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附属医院)

2001-5000人 公立医院+附属医院 (三甲)

20人

 1304

2024.11.19-2025.7.31

报名中

医师、放射技师
全职,社招,应届生
本科起
招聘要求

【招聘公告】2025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人才招聘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因业务发展需要,诚邀各个口腔亚专业博士人才加入,共谋发展。

为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含龙华医院、大鹏医院)2025年招聘工作现正式启动,具体岗位详见《2025年用人计划岗位表》(附件1,以下简称《岗位表》),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条件及要求(见职位信息栏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热爱卫生事业;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招聘公告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有关要求

1.关于招考范围

符合岗位条件的中国公民均可报考。

2.关于报考专业

1)应聘人员所学专业须与《岗位表》要求一致(专业是否相符可参考《广东省202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国外学历学位证未明确标注专业的,以教留服学历学位认证书为准;

2)所学专业须与《岗位表》规定的学历层次相对应。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接受报名

1.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报名及资格审查

报名和资格审查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实施。

(一)报名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应聘者于报名截止日前按岗位要求全将全部资料原件扫描为PDF格式的文件,(逐项资料名称命名,如“1.张三身份证”),所有文件压缩打包后通过链接:https://f.wps.cn/g/mv0F5rQ2/提交。

(二)报名时间

2024年11月19日至2025年7月31日。

(三)提交相关资料(扫描件)

1.《报名表》(附件2);

2.身份证或户籍本;

3.高中毕业后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以及认证报告/认证书;

4.初、中、高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执业证书,中、高级职称报名表或评审表;

5.证明应聘者符合岗位规定条件的其他材料;

6.聘书、论文、科研成果、荣誉(奖状)证书等证明材料可自愿提供。

(四)报名注意事项

1.请严格按照岗位要求报名。个人条件与岗位要求不符的,资格审查不予通过;

2.报名人员应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发现弄虚作假等行为,取消报名资格;

3.报名人员提供的联系电话、邮箱应准确无误,确保能够及时联系。因提供错误联系信息或无法及时联系造成的后果由报名人员本人承担。

(五)确定面试人选

根据招聘条件,对报名人员相关材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行审核并确认。资格审核通过者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面试通知书》,并通过电话进行确认;资格审核不合格的,不予进入面试环节。面试人选标准参照《岗位表》要求确定。

资格审核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

三、面试及考核

考生凭《面试通知书》和居民有效身份证(两证缺一不可)参加面试。由医院对资格审查结果合格的面试人选进行结构化面试;面试题目为与本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测试。

面试结果将于5个工作日内通过邮件、电话通知,通过面试的人员,由临床专科组成考核小组,根据拟聘岗位条件,对应聘者进行临床技能水平和适岗能力考核。面试及考核分值采用百分制,设置80分合格线。对面试及考核均通过的报考人员,成绩从高至低排序,按岗位招聘人数1:1比例,确定拟录用人选。

四、聘用

(一)拟录用人员名单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官网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拟录用人员经公示,没有投诉、经查投诉不实或投诉属实但不影响聘用,且不违反关于聘用、回避等有关规定的,由本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入职手续。入职手续的相关信息另行通知。

(二)拟录用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我院报到,无正当理由或虽有正当理由但未经我院批准同意未能按期报到的视为放弃聘用资格。

(三)咨询电话:陈老师**-2284。

五、本公告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负责解释。

1-2025年口腔科用人计划岗位表

2-报名表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公立医院招聘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1-2025年口腔科用人计划岗位表下载预览
  • 、2-报名表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公立报名重点
    规培、职称、证书、教育/工作/实习经历等
    去完善简历  免费制作附件简历 
    职位信息(点图片可放大)
    联系方式
  • 陈老师自己报名 代报名
    康强老师一对一为您代报名
     看微信免费
  • 075****66388  免费看电话
  • www.szrch.com/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街道笋岗西路2008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80年,1996年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首批两家“三甲”医院之一。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先进集体”、“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2017年,牵头成立深圳第一个“社康中心-区级医院-市级医院”分级诊疗和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医联体——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2018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2019年,以医院为依托成立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着力打造全市转化医学研究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2022年,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创新技术转化中心;同年,入选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2018年-2022年,连续五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等级为A+,2022年度位居全国第70名,稳居全国百强。

      一、基本信息

      医院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910张,2023年门急诊量206.10万人次,出院人数91438。截止到2023年底,在职员工336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1人,各类高层次人才超10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名,在站博士后98名。

      二、学科建设

      医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院有名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了学科“脑强骨头硬、烧伤五官强、重症是保障”的鲜明特色。

      截至目前,医院共获批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30个,

      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骨科、神经外科、烧伤科);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6个(骨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烧伤科、重症医学科、口腔科);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5个(运动医学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肾病科、血液内科);

      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2个(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深圳市临床重点专科/专病11个(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手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康复医学科、肾病科、介入科、护理、临床药学科、脑卒中);

      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3个(老年病科、针灸推拿科、肿瘤科);

      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网络成员)共5个: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代谢病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大湾区分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共28个: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学专业、呼吸内科、骨科、烧伤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甲乳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重症医学部、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妇科、皮肤科、急诊科、口腔科、肛肠外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麻醉科、中医老年、消化内科、康复科、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生物等效性试验、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I期药物临床试验;

      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共25个:内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全科、康复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口腔全科、皮肤科、核医学科、口腔颌面外科、重症医学科;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肿瘤基因组临床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医学合成生物学工程实验室(深圳大学共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蛋白组学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舌诊原理与应用重点研究室;

      广东省创新平台、实验室共5个:广东省智能化数字骨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广东省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创新平台、广东省运动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泌尿生殖肿瘤系统与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共4个:神经学科群(神经学科、康复医学科)、骨科运动医学群(创伤骨科、脊柱外科、骨关节科、运动医学科、周围神经手足外科)、泌尿外科男科群、口腔科;

      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共12个:深圳市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组学中医药三级实验室、舌诊原理与应用重点研究室、分子医学诊断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圳细胞生物技术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脑损伤与修复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医学重编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生物材料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医学检验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免疫基因治疗工程实验室(提升)、深圳市微生物基因组修饰编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公共平台共9个:深圳市驯化器官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脑损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运动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重大疾病体外诊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药物临床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骨髓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眩晕诊治与前庭功能重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智能诊疗与防控公共服务平台;

      深圳市研究所共7个:深圳市血液病研究所、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深圳大学泌尿生殖研究所、深圳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深圳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深圳市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研究所;

      深圳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5个: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深圳市康复医疗质控中心、深圳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中心、深圳市消毒供应质控中心、深圳市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

      引进“孔雀计划”团队共3个:肿瘤生物标准物与免疫细胞治疗团队、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关键科技和医疗新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常见恶性肿瘤的精准医学研发团队;

      引进“三名工程”团队38个:首都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学科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运动医学专家团队;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创伤骨科治疗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赵国屏院士肿瘤精准治疗团队;美国匹兹堡大学戴一凡教授异种器官移植团队;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及蒙特利尔神经疾病研究所团队;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团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肾内科团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励建安院士康复医学团队;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杨焕明院士产科团队;北医三院刘忠军教授脊柱骨科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守珍教授专科护理团队;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景在平教授创新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骨肿瘤团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华伟教授耳鼻喉科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邵志敏教授乳腺外科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血液内科团队;西南医院吴军教授烧伤外科团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应禄院士/周利群教授泌尿外科团队;北京协和医院金征宇教授放射影像诊断团队;北京协和医院刘晓红老年医学团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智广教授代谢内分泌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姚咏明教授重症医学科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于布为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迎龙教授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团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纳米酶应用转化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团队;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康来教授足踝外科团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学浩院士肝脏外科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妇科恶性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团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吕国忠教授烧伤整形外科团队;北京积水潭医院田文教授手外科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德昌教授重症医学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朱平教授老年医学科团队;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针灸学经穴效应临床研究团队;西澳大学马歇尔教授幽门螺旋杆菌研究团队;-哈佛医学院附属斯波尔丁康复医院海曼院士医养康复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艺教授儿童神经专业团队。

      三、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医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牵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3项,承担(子)课题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0项,其中承担重大项目1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批省市级科技计划600余项;各级科研经费累计达5亿元。医院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29项;发表SCI论文1504篇,最高影响因子达72.087,JCR二区及以上占比达63.4%;授权国家专利1361项,其中发明专利226项。在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医院2016-2021年连续六年进入全国医疗机构前百强;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公布的ESI排名,医院临床医学学科于2019-2023年连续五年跻身ESI世界前1%;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排名全国94位,14个学科进入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全国百强,14个学科进入2018-2022五年医院总科技量值全国百强;首两届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排名保持在全国前24位。医院坚持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导向、以临床需求为引导,鼓励学科交叉合作,不断推进成果转化,完成医学成果转化17项,直接受益达479.38万元,为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持续发力!

      四、教学情况

      医院作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是深圳市首批获批的三家住培基地之一临床教学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建立了深圳市卫生系统中完整的教学体系;始终坚持“医教协同”的发展理念,积极整合院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教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医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业4个,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3名;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25个,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64名;2007年获“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称号,2013年获批深圳市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深圳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培育建设单位,是深圳市唯一入选的单位。我院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编号:44126),目前拥有住培专业基地25个,其中康复医学科为省级住培重点专业基地。三家协同单位: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宝安区中心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共有带教师资633名,其中博士导师23人,硕士导师164人。

      医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狠抓行风政风、廉政建设,倡导积极的医院文化,借助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东风,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秉持“一切为了患者健康”的宗旨,以高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群、区域医疗中心三大重点建设工作为轴心,以基建扩容、智慧医院、人才优化、临床研究、科研转化、管理深化为驱动引擎,努力实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十四五”建设目标。我们坚信:有光荣传统的“二院人”,将能继续大力弘扬“敬业、爱院、团结、奉献”的医院院训,锚定“技术精湛服务至尚”的发展愿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内科医师、外科医师、放射技师、岗位培训护士、行政干事、康复医学科技师、检验技师、药师
    本科起 全职 社招 应届生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10.20-2024.12.19
  • 市卫生健康委关于2023年度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拟聘人选名单公示
    公示

    发布时间:2024.9.18
  • 住培:麻醉科、放射科
    本科起 提供规培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8.6-2024.8.10
  • 规培/住培
  • 1、住培:麻醉科、放射科

  • 2、规培:儿科、神经内科、全科、神经外科、妇产科、麻醉科、病理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口腔全科、口腔颌面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

  • 广东公立医院招聘

    广东民营医院招聘

    深圳政府就业补贴

  •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免费发布招聘  免费发简历  登录/注册 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