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1955年 公立医院+附属医院

2人

 454

2023-9-14至2023-9-28

已结束

刘安课题组科研助理
全职
本科起
招聘要求

刘安课题组科研助理招聘启事

因工作需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刘安课题组20232024年度拟招聘科研助理2名。

一、招聘简介

刘安课题组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科研积累、良好的研究平台、旺盛的科研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科研助理在设岗团队工作期间,有机会参与该领域的重大课题攻关,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掌握该领域的先进技术,是提升科研素养、实现科研理想的重大机遇。中药所对科研助理岗位提供多维度的保障措施。被录用后签订服务协议,实行协议工资制(含国家规定的相关保险及税费等),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具体工资由毕业生与科研团队双方协商确定。担任助理期间的工作时间与之后就业的工龄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

二、岗位条件

1.热爱中医药事业,热爱科研工作,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心健康;

2.须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全脱产培养和全脱产学习本科或硕士生;

3.专业方向:中药化学、中药学或分析化学专业;

4.熟练掌握色谱、薄层等分析技术,熟练使用HPLC仪。

三、应聘材料及程序

1.应聘者请将简历发送至邮箱:jzhang@icmm.ac.cn;请按科研助理+刘安+应聘者姓名+学校的格式命名邮件标题。

2.资格审查和考核。根据岗位要求由科研团队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参加考核。科研团队(项目)组织选拔考核。考核要求另行通知,请应聘人员保持通信畅通。

3.体检。由人事处安排或本人择期参加体检。

4.考察。对体检合格的考生进行考察。考察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采取向应聘人员所在院校党组织征求意见、查阅档案等多种形式,全面考察被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自律意识、能力素质、工作学习表现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同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对报考资格条件弄虚作假的将取消聘用资格。

5.公示。根据考核、体检和考察等情况,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6.签约。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四、应聘问题的说明

1.此次最终录用人员为编制外用工,不解决北京常住户口。

2.被录用后,与第三方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聘期一般为两年。服务协议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签协议。

五、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

课题组联系人:章老师(电话:**邮箱:jzhang@icmm.ac.cn

六、待遇

工资及福利待遇与课题组协商。

招满为止,有意请电话咨询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联系方式
  • 课题组 章老师去报名  打电话免费  看微信免费
  • www.icmm.ac.cn/
  •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国家级研究中药的专门机构。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我所屠呦呦研究员由于发现青蒿素,2011年被授予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2016 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屠呦呦研究员在“建国七十周年大庆”前夕,因为为人类健康和中医药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中药研究所经过六十六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文献、中药资源及品种鉴定、化学、分析、炮制、制剂、药理、毒理和新药研发的科技骨干。全所现有职工500余人,设有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生药研究中心、中药化学研究中心、分析化学研究中心、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中药药理研究中心、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数据中心、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和期刊部,以及挂靠管理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全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等。主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和《基层中医药》,承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中药杂志》。设有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中药研究所构建了中药理论、中药产业关键技术、中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等完善的中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平台。中药理论研究重点进行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原理、炮制原理等研究。中药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中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重点进行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中药炮制、中药制药工程化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为中药产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中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中药新药创制的核心环节,重点进行中药信息与数据挖掘、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化学提取与分析、中药制剂、中药代谢、药理、毒理及安全性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60项。已获科研成果奖项35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7项;开发新药33个,出版中医药著作257部,发表论文5910余篇。
    近年来,中药研究所在高水平论文发表、成果获奖、项目经费、新药研发、企业服务、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环境设备升级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五年,在国际知名杂志The Lancet,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Molecular Plant,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Nucleic Acids Res等发表SCI论文760余篇。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奖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纵向课题经费创历史新高,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数量稳步增长。新药研发实现跨越式突破,金柴抗病毒胶囊、舒咽片、金草提取物、金草片、双氢青蒿素片、黄连解毒丸、保心颗粒、檵木颗粒等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我所全面深度参与抗新冠肺炎中药新药--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研制工作。两个抗疫新药均已获批上市。我所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我所横向服务合同额和到位经费快速增长,科研转化能力大幅加强。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一批具有海外研究背景的优秀科技人才,提高了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优化梯队结构。
    与WHO、美国、奥地利、挪威等8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我所作为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与荷兰莱顿大学共建“中欧中医药及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与奥地利格拉兹大学共建“中奥合作研究中心”,与澳门大学共建“澳门中医药研发中心”,与英国利兹大学共建“生物力药理学合作中心”。现拥有600兆核磁共振等3.8亿元科研仪器和设备。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杨米一课题组科研助理
    本科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1.17-2024.2.16
  • 科研助理
    本科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3.12.13-2024.1.12
  • 高层次领军人才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3.12.4-2024.1.3
  • 北京公立医院招聘

    北京民营医院招聘

    北京市政府就业补贴

  • 城市搜索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