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959年 501-2000人 公立医院+附属医院

4人

 319

2023-9-13至2023-10-12

已结束

王延鹏研究组:助研/副研、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
全职
博士起
有编制,免笔试
招聘要求

王延鹏研究组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延鹏研究组现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助研/副研1-2名,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1-2名,主要从事基因编辑、细胞递送以及植物微生物组改造等生物育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研究组具体信息参见http://www.genetics.cas.cn/wangyanpeng

一、应聘条件

(一)助研/副研1-2

1.热爱生命科学研究,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工作积极主动,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富有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

2.具有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和生物信息等相关博士学位,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有基因编辑或微生物组相关研究背景者优先。

3.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刊物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4.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需有2年及以上博士后或工作经历。

(二)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1-2

1.热爱科研,工作积极主动,踏实勤奋,具有事业心与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具有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和生物信息等相关博士学位,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

3.具有较强的中英文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能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撰写项目申请书。

4.以主要作者在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过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

二、岗位职责

1.独立完成研究组长交给的科研任务或承担相关课题。

2.协助课题组长在相关课题中指导研究生及实验室管理。

3.协助课题组长或独立申请研究课题。

三、申请程序

应聘者请将《科研岗位竞聘申请表》或《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岗位申请表》、本人简历、包括研究经历简介、代表性论文及两位推荐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推荐信等相关资料合并为一个PDF文件发至yanpengwang@genetics.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助研/副研/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申请+姓名。

研究所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在收到材料的合适时间内通知初审合格者前来面试,招到合适人员为止。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再另行告知。

四、待遇

1.被聘任岗位工作人员的职称将依照研究所职称相关管理办法根据申请者的研究基础与工作业绩确定,此岗位为事业编制,享受研究所岗位聘用有关的福利待遇。

2.博士后工资及福利待遇按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优秀应聘者待遇从优。

3.博士后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等资助,额外提供5000/月人才津贴。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岗位申请表

科研岗位竞聘申请表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岗位申请表下载预览
  • 、科研岗位竞聘申请表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联系方式
  • 人事部去报名  打电话  看微信
  • www.genetics.ac.cn/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遗传发育所1959年成立于北京,前身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遗传研究室与动物研究所遗传组合并组建的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2001年,遗传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980年建立)整合成立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即遗传发育所);2002年整合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78年建立),并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资源研究中心;2003年研究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包括华大基因)成建制分离成立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遗传发育所历任所长李家洋(2001~2004)、薛勇彪(2004~2014)、杨维才(2014~至今)。
      遗传发育所下设基因组生物学、分子农业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系统生物学和农业资源等5个研究中心,拥有公共技术平台、实验动物中心、现代化植物温室等平台设施,昌平生物技术育种基地、海南南繁育种试验基地、东营分子设计育种试验基地等试验基地,以及河北栾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试验站、南皮生态试验站、太行山试验站等网络台站。拥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的依托单位。2014年联合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现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共同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是,面向我国粮食安全、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生命科学与农业生态学前沿,攻克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领域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成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原始创新研究基地、生物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所,作为现代农业和生命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研究所在高粱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应用,棉属种间杂交育种、大豆高效育种、小麦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原生质体再生等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创新,动物胚胎移植、胚胎核移植、人类遗传病产前诊断、中国人类群体遗传学,以及农业生态节水、盐碱地资源利用和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01年遗传发育所成立并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先后出色完成了二期、三期、创新2020和“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的创新发展目标。在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中国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重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大豆、番茄等)基因组精细图谱构建,理想株型、氮高效、植物免疫、生殖发育、表观调控等复杂性状调控机制解析,植物染色体工程、分子设计育种、作物快速人工驯化和基因组编辑等前沿技术创新,农田水碳氮循环及环境效应、咸水资源利用和盐碱地增粮技术体系创立,“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器官再生临床修复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创新贡献。研究所独立或合作完成的8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1、2002、2003、2010、2018、2021年)、5项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09、2010、2013、2014、2018年)、4项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6、2019、2020、2021年)。李振声院士因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开创性贡献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家洋院士领衔完成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以来,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遗传发育所共有创新研究组90余个,职工52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拥有一级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学位、“作物学”硕士学位和“生物与医药”、“农业”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设有“生物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遗传发育所是中国遗传学会和河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的挂靠单位,主办英文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和中文学术期刊《遗传》、《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李红菊研究组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博士起 全职

    报名中 报名时间:2024.6.24-2024.7.23
  • 贾顺姬研究组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博士起 全职

    报名中 报名时间:2024.6.24-2024.7.23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或者相关学科
    博士起 全职

    报名中 报名时间:2024.6.13-2024.7.12
  • 北京公立医院招聘

    北京民营医院招聘

    北京市政府就业补贴

  • 城市搜索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