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

501以上人 学校(小/中学+中/大专+大学)

56人

 31

2025.11.18-2025.11.28

报名中

专业技术岗: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燕京医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
全职,社招
博士起
免笔试,人才引进
招聘要求

首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公告(第一批)

首都医科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

学校设有12个学院、2个研究中心、23所临床医学院(其中21所为附属医院);具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7个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1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进入ESI学科前1‰,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ESI学科前3‰、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进入全球前5‰。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师8394人,其中教授1210人,副教授2022人;博士生导师1509人,硕士生导师1880人。两院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149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6094人,其中研究生7948人,本科生7485人。

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助力北京生命健康领域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现面向全球招聘优秀青年人才。

一、招聘对象

2026年应届毕业生(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为2025年、2026年的高校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及社会人员。

二、招聘岗位见职位信息栏

首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首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岗位需求表(第一批)》(附件1)。

三、申报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政治立场坚定。

(二)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恪守师德师风,爱岗敬业,身心健康。

(三)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

(四)应聘者为2026年应届博士毕业生的,须在报到前取得学历和学位证书;应聘者为在站博士后的,应符合二次进站相关规定,且已在站时间应不超过3年。

(五)具有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所研究领域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潜力。

(六)年龄要求:38周岁及以下(至报名截止之日)。

(七)符合招聘岗位的基本要求和申报岗位的条件要求。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政策要求。

(八)应聘者不得申报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回避关系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中关于岗位回避的相关要求执行。

(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应聘:曾受过行政或刑事处罚、党纪政纪处分的,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或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曾有学术不端或其他不良行为记录的,法律规定不得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存在其他违规违纪违法情形的。

四、招聘程序

(一)应聘报名

1.报名截止时间:即日起至20251128日。

2.申请材料及要求

材料清单:

1)首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岗位申请表(附件2);

2)相关支撑材料:包括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大学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扫描件,2026年应届毕业生提交毕业院校就业主管部门盖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扫描件,就业推荐表上须明确标注培养方式(统招、非定向等)、生源地、学历、学制和毕业时间,如推荐表中未明确以上信息,请提交学信网下载的本人《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拟进二站的博士后提交办结上一站博士后研究的相关手续材料;申请表中填写的主要学术业绩的证明材料,其中研究论文提供全文(未发表的须提供论文接收证明),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科研项目提供项目批复扫描件,专利或奖励等提供证书扫描件。

32封专家推荐信(附件3,其中包括博士导师推荐信,由推荐人直接发至申报岗位的联系人邮箱)。

请应聘者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上述材料(不含专家推荐信)电子版按照清单顺序排序,并打成一个压缩包(命名为“申请人姓名+应聘学院”),发送至申报岗位的联系人邮箱(详见附件1)同时抄送至学校人事处邮箱,邮件标题命名方式与申请材料压缩包名称一致。

3.每人限报一个岗位。

(二)资格审查

依据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设岗学院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聘者进入下一步考察,未通过资格审查者不另行通知。

(三)学院考核评议

设岗学院对应聘者统一进行考察、面试和评议,根据考察、面试和评议结果按照1:3比例确定拟推荐人选,提交学校评议。未达到1:3比例的岗位,按实际符合条件的人数确定。

(四)学校评议审定

学校人事处对各学院考核评议情况进行综合复审,并集中组织开展学校层面的考核评议确定拟聘人选。拟聘人选由学校校长办公会审议确定。

(五)公示及体检

学校人事处通知拟聘人选按要求进行体检并实施政审调查,对通过体检和政审的拟聘人员在首都医科大学官网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结束后报北京市人社局审批,审批通过后签订聘用合同。

五、相关说明

(一)学校与拟聘人员签订六年首期聘用合同,分阶段约定工作任务,并依据工作任务实施中期和聘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可聘至正式教师岗位,聘期考核合格可续聘相应教师岗位。聘用人员入职前三年实行年薪制;第四年起,根据所聘岗位和个人业绩进行薪酬分配。

(二)关于招聘程序各阶段的具体时间,学校将以电话、手机短信、邮件等形式通知进入招聘程序的应聘者,请应聘人员保持联系畅通。未进入后续招聘程序的不另行通知,应聘相关材料不予退还。因联系不畅造成无法通知本人的,或因个人原因造成未按约定时间参加招聘相关环节的,视同本人自动放弃,责任由应聘者本人承担。

(三)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全过程,应聘者须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提供虚假信息、伪造相关材料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应聘资格,已办理聘用手续者,解除聘用合同,本人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四)违反本公告岗位招聘政策的拟聘人员,学校不予或取消聘用。

(五)拟聘人员应于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办理完毕报到和进站手续,否则视为主动放弃聘用和进站资格。

(六)若应聘者所学专业学科代码与所报名岗位专业学科代码不一致,或国外院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名称与所报名岗位专业学科不一致,但与岗位所要求的学科专业类同,可对照教育部历年公布的专业目录,以及经教育部批准的各学校特设专业目录,提供所在学校、院或系级出具的相关专业说明材料;国外院校毕业生提供翻译过的专业课程目录及成绩单;同一专业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均可报名;所学专业与代码不一致的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七)如遇国家、上级单位和学校相关规定、政策发生调整,且与本次招聘要求不符的,按新规定、政策执行。

六、联系方式

(一)招聘岗位职责和条件等设岗相关问题咨询各设岗学院联系人,具体联系方式见附件1

(二)招聘组织程序相关问题咨询人事处,联系人:陈老师**,马老师**,邮箱:rsccx@ccmu.edu.cn

学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

本公告的最终解释权归首都医科大学人事处所有。

热忱欢迎海内外青年英才加入首都医科大学!

1:首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岗位需求表(第一批)

2:首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岗位申请表

3:专家推荐信

首都医科大学人事处

20251118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公立医院招聘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首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岗位需求表(第一批)下载预览
  • 、首都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岗位申请表下载预览
  • 、专家推荐信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公立报名重点
    规培、职称、证书、教育/工作/实习经历等
    去完善简历  免费制作附件简历 
    职位信息(点图片可放大)
    联系方式
  • 人事处 陈老师、马老师去报名  看微信免费
  • 010****1210 010****1209  免费看电话
  • www.ccmu.edu.cn/
  •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导航
  • 单位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
    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学校现有22所临床医学院(其中20所为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39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39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187人,其中研究生6699人,本科生6945人,高专高职生884人,留学生659人;成教生2500人。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师6651人,其中有院士5人;教授1020人,副教授1627人;博士生导师1115人,硕士生导师1511人。
    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学校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全球前5‰。
    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置的长学制专业有临床医学、儿科学和口腔医学;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精神医学、药学、临床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法学(卫生法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26个;高职高专教育设有临床医学等13个专业。学校培养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6个;7个国家级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3个国家级和11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门国家级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17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8个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1名市级教学名师、4名青年教学名师、3名“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学校共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8项、优秀奖1项,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40项、优秀奖1项。学校2014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得专家组充分肯定。
    学校有5个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5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在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同时,学校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322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976项),累计科研经费32.27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15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含合报)、北京市科技奖3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中华医学科技奖30项、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4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3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奖4项、何梁何利科技奖4项、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49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北京市优秀调查成果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5511项。
    学校建有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中心实验室、信息中心、实验动物部、学报编辑部、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香港、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校获批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项目院校。留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除交流访问外,学校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选派师生参加有关学习项目和学术会议。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牢记社会责任,把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做贡献为己任,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健康守护人,做出能更好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首医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本单位职位

  •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管理、燕京医学院教师、公共卫生学院教师
    硕士起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5.5.15-2025.5.30
  • 护理学院教师、研究生院管理岗、学生处教师、学生处教师、基础医学院教师、公共卫生学院教师、人事处管理岗、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管理岗
    硕士起 全职 社招 应届生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4.26-2024.5.25
  • 基础医学院教师、中医药学院教师、医学人文学院教师、燕京医学院教师
    硕士起 全职 社招 应届生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3.7.12-2023.7.31
  • 中医药学院专业技术岗、基础医学院专业技术岗、公共卫生学院专业技术岗、医学人文学院专业技术岗、燕京医学院专业技术岗
    全职 社招 应届生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3.3.1-2023.3.15
  • 更多 
    北京公立医院招聘

    北京民营医院招聘

    北京市政府就业补贴

  • 城市搜索

    北京市热门招聘单位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免费发布招聘  免费发简历  登录/注册 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