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

501-2000人 学校(小/中学+中/大专+大学)

1人

 291

2024-5-17至2024-5-31

已结束

社会与心理学院行政岗(办公室管理与服务人员)
全职
本科起
招聘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行政岗招聘启事(非事业编制)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www.cufe.edu.cn)。社会与心理学院是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成立于2006年,拥有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下设社会学和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点和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科教育既体现专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又有鲜明的“财经特色”,其中社会学专业以经济社会学为特色,应用心理学专业以经济心理学为主要方向,社会工作专业突出金融社会工作特色。经过十余年的锐意进取和精心建设,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绩。现因工作需要,向社会公开招聘办公室管理与服务人员1名。

一、岗位职责

1.负责学院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

2.负责学院研究生教务工作;

3.完成学院指派的其他工作。

二、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2.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3.言行雅正,为人师表,恪守相关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

4.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管理服务岗位的职责和义务。

(二)具体条件

1.原则上男性不超过45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

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4.熟练使用各类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工作;

5.有耐心和责任心,以及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相关说明

(一)岗位性质

本次招聘的岗位性质为中央财经大学非事业编制,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订立劳动合同。

(二)待遇

1.所聘岗位待遇按照中央财经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2.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规定为劳动合同制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

(三)其它

应聘者对个人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与事实不符,中央财经大学有权取消其录用资格,所有应聘者资料恕不退还。

四、招聘流程

1.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简历,用人单位进行简历初筛;

2.简历筛选通过后由学校人事处和用人单位安排面试;

3.面试通过后办理录用手续。

五、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发送到shyxlxy@cufe.edu.cnrscrcjlzx@163.com,电子邮件主题应为:姓名+应聘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负责人:李老师联系电话:62288651

招满为止,有意请电话咨询

中央财经大学人事处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2024517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联系方式
  • 人事处 李老师去报名  打电话免费  看微信免费
  • www.cufe.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守“立德树人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建立起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7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截至2023年12月,全校教职工1768人,其中专任教师1094人,教授374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81人。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0168人,硕士研究生5675人,博士研究生924人,外国留学生440人,成人教育学生2894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3个,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课程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6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5本、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20本。入选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入选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获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成为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创新培养基地单位;与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共建“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金融学+英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实施“统计学-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高起点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等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等2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金融安全工程、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工商管理、会计、法律、公共管理、金融、审计等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国保险、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校;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老一代教师中,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崔书香、李宝光、刘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张玉文、闻潜、姜维壮、魏振雄、王佩真、侯荣华、李继熊等先后在校任教。学校有39人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此外,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2人、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1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8人、首都劳动奖章5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和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5个,其中3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也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充分发挥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拥有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和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智库机构。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7项。学校举办的各类论坛和高水平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牵头成立中外财经教育联盟,与世界知名高校、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等200余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10个学位项目获得AACSB、AMBA、英国精算师协会等知名国际组织的认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了本硕博层次的全覆盖。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承担国家援外项目以来,先后对来自110余个发展中国家2300余名政府高级官员进行培训。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将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公立医院招聘

    北京民营医院招聘

    北京市政府就业补贴

  • 城市搜索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