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501-2000人 学校(小/中学+中/大专+大学)

2人

 89

2025.4.11-2025.4.21

已结束

专业技术岗: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全职,社招,应届生
博士起
招聘要求

兰州市2025年春季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公告

为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认真落实1139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广泛集聚各类优秀人才筑梦黄河之滨,根据《兰州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兰州市2025年春季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本次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529个岗位1199人,其中:事业单位364个岗位461人,企业165个岗位738人。具体岗位详见《兰州市市直部门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附件1)《兰州市县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附件2)《兰州市企业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附件3),以下简称《岗位需求表》。

一、事业单位引进对象及条件(见职位信息栏)

(一)引进对象

引进对象为往届毕业生和2025年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通过面试考核后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并按规定时间上岗;2025年应届毕业生,通过面试考核后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方协议》,待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后上岗。

(二)引进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2.满足引进岗位所要求的院校、专业和其他条件,且各学习阶段均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可报考《岗位需求表》中的所有岗位,不受毕业院校限制,须满足岗位所要求的专业和其他条件。留学归国博士研究生需取得国家教育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

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进入相关院校或科研院所学习,且按规定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毕业生。2017年起,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政策和标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

4.全日制本科生年龄须在30周岁及以下(19944月以后出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在35周岁及以下(19894月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须在40周岁及以下(19844月以后出生,《岗位需求表》规定了年龄的除外),其中:医疗卫生岗位的本科生年龄放宽至35周岁及以下(19894月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放宽至40周岁及以下(19844月以后出生)。

(三)不得参加人才引进的情形

1.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2.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6.在校就读或工作期间受到重大处分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引进的;

7.在校就读或工作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等问题的;

8.兰州市属(含县、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含项目人员);

9.兰州市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引进拟录用,暂未发文招聘到岗的(不含临聘人员);

10.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公示后放弃、辞职、合同期内解聘等未满三年的;

11.提供虚假证件及材料的;

12.人事档案审核中发现影响引进情形的;

13.现役军人;

14.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

15.报考人员不得报考任职后即构成《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所列情形(凡与应聘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的聘用岗位。

二、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及方式。时间:20254119:0042117:00,逾期不再接受报名。应聘人员登录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进入“兰州市考生公众服务系统”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报名时,应聘人员要仔细阅读相关岗位资格条件,确保本人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因填报信息错误导致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行承担。提交报名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名确认的关键信息,请务必牢记。

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与面试考核时使用的身份证件必须一致。

2.报名材料。应聘人员需提前下载并填写《兰州市公开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见附件4,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

2025年应届生报名材料:《报名登记表》、个人有效身份证、个人简历、就业推荐表和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证等证明材料。

②往届生报名材料:《报名登记表》、个人有效身份证、个人简历、毕业证、学位证和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证等证明材料。在职人员必须出具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报考证明。

③个人近期免冠标准证件照,红、蓝或白色背景、JPGJPEG格式,文件大于30K,小于5MB,大于295*413像素。

3.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查询线上资格审查结果

各用人单位于20254119:0042117: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初审,确认报考人员是否具有报考资格。应聘人员可登录“兰州市考生公众服务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其中,42017:00前报名的应聘人员,如未通过资格审查,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重新提交材料或改报其他岗位;42017:0042117:00之间报名的应聘人员,如未通过资格审查,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

资格审查贯穿引才全过程,任何环节发现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取消引进资格。

(三)线下资格复审

20254249:0017:00,组织“兰州市考生公众服务系统”报名初审通过人员进行线下资格复审。地点: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E座一楼大厅(兰州市城关区高新区飞雁街126-128号)。

考生最晚于202542416:00前,携带《公告》中明确的报名材料(含报考岗位要求的相关佐证材料)原件、复印件及《报名登记表》赴指定地点参加资格复审。资格复审通过人员由用人单位现场出具《面试通知书》。逾期未参加线下资格复审的视为自动放弃。

(四)面试考核

线下资格复审通过人员于2025425日上午7:30前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面试通知书》赴相应考点(具体时间地点以《面试通知书》为准)参加线下面试考核。证件不全或迟到30分钟以上者,按自动放弃处理。

面试考核采取结构化面试或试讲的形式。面试考核内容为招聘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表现等。成绩为百分制(保留两位小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确定。参加面试人员按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名次。成绩并列者,顺延小数位确定名次。若出现不能顺延小数位确定名次的情况,进行面试加试,以加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名次。面试成绩低于80分(含)为不合格,不予引进。

(五)成绩公示

面试考核结束后,在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示面试考核成绩,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六)签订协议

面试成绩公示期满后,根据面试考核成绩,按照岗位引进计划人数等额确定进入下一环节人员,由用人单位与通过面试考核人员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或三方协议。

(七)体检

体检工作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体检标准参照最新《公务员录用通用体检标准》执行,体检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应聘人员对体检结论如有异议,须在公布体检结论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检申请。复检只能在指定时间、指定医院进行一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体检和复检费用均由体检者本人自理。

(八)考察

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确定为考察对象,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对考察对象的个人档案、相关证书等进行审查复核,并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学习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详实的考察,形成书面考察结论。

(九)公示

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示拟聘用人员,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十)聘用

公示期满,如无影响聘用的情况,按相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市直部门、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服务期最低为5年;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服务期最低为3年。

三、企业引才条件、方式和程序

企业自主决定本单位人才引进的条件、方式和程序,意向报名人员请直接联系《岗位需求表》中的企业报名。

四、优惠政策

(一)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纳入兰州市事业编制管理,享受兰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二)企业引进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按博士每年2.4万元、硕士每年1.8万元、本科每年1.2万元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或申请免费入住人才公寓,政策享受期3年。

(三)根据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有关规定,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还可享受引才补贴、房票补贴、生活补贴、社保补贴、公积金补贴以及创新研发奖励等各项优惠政策。

五、引才宣介行程安排

4119:30在兰州大学举办引才宣介会(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招聘大厅);

414日至420日,赴天津、武汉、西安、成都等地高校开展引才宣介活动(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六、注意事项

(一)为确保本次引才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经应聘人员申请,仅可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应聘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应聘人员身份证号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应聘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5),于线下资格复审当日交用人单位,由各用人单位汇总报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修改。逾期不再受理。

(二)本次引才各环节,由于本人放弃或体检、考察不合格等原因形成的岗位空缺,均不进行递补。

(三)报考人员所学专业名称和代码必须与招聘岗位要求相同。《岗位需求表》中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条件,参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设置。

(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印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为准,“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印发的《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为准。

(五)本次人才引进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培训班。对不法利益团伙举办的各类违规培训、短信诈骗等行为,广大应聘人员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六)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http://rsj.lanzhou.gov.cn)、“兰州组工”和“兰州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此公告。

(七)本公告未尽事宜由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公告中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招聘岗位咨询电话:

兰州市教育局**

兰州市卫生健康委**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市直其他部门详见附件1

城关区人社局**

七里河区人社局**

西固区人社局**

安宁区人社局**

红古区人社局**

永登县人社局**

榆中县人社局**

皋兰县人社局**

兰州市人社局政策咨询电话:**

兰州市人社局监督电话:**

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2:0013:00-17:00

1、兰州市市直部门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

2、兰州市县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

3、兰州市企业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

4、兰州市公开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

5、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

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49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公立医院招聘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兰州市市直部门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下载预览
  • 、兰州市县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下载预览
  • 、兰州市企业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下载预览
  • 、兰州市公开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下载预览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公立报名重点
    规培、职称、证书、教育/工作/实习经历等
    去完善简历  免费制作附件简历 
    职位信息(点图片可放大)
    联系方式
  • 张淇去报名  看微信免费
  •  免费看电话
  • www.lzmvc.edu.cn/
  • 甘肃省兰州新区西岔职教园区九龙江街500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成立于2016年,是在原兰州市属10所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上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院地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科教园区,占地面积2720亩,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总投资50多亿元,设备总值3.88亿元,图书馆藏书190余万册。目前设有城市建设、理工、卫生健康、财经商贸、教育艺术、农林科技、旅游航空、继续教育8个二级学院。开设高职专业54个、中职专业57个。现有在校学生2.5万人(其中高职1.8万人,中职7000人),教职工1424人(其中在编教职工1221人,外聘教师203人)。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职业教育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强省会”行动、“技能甘肃”建设和市委“1139”工作部署,结合重振“兰州制造”和兰州新区产业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建“双高”院校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兰州职业教育新高地,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为社会输送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4%以上,社会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学院先后被评为全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学校,省、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甘肃省中小学职业启蒙劳动教育实践基,省、市级文明校园,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全国明星赛区,甘肃省“红石榴”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学校,甘肃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被中国教育在线评为“甘肃省最受中学信赖高职院校”。院属8所中职学校中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国家级示范校3所、省级“双优校”3所,2023年全省高等学校分类督导评价综合排名学院位列全省26所高职院校第8位。

    办学条件。实习实训条件优越,建有省级以上实训基地2个、大型生产性实训车间14个、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354个,实训实验室400间,实训工位9615个,实训(实验)设备设施总价值1.61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90多万册,共享科教园区图书281万册。校园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近6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以上,并建有6万多平方米的人工湖。生活配套设施齐全,16个餐厅为2万余名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饮食服务,学生对食堂满意率达到98%以上。文体设施完备,建有室内体育馆7个,集游泳馆、篮球馆等为一体的综合体育馆1个,标准运动田径场5个,室外球类运动场161个。先后投入1.43亿元重点打造“一主一备双中心,一云一卡多平台”的数字化校园。建成624间多媒体教室、8间公共云机房、6间精品录播教室,数字资源总量35347GB,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甘肃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

    专业建设。学院围绕兰州市“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形成了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13个专业大类,共开设专业111个(高职54个,中职57个),所开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匹配度达到77%以上。2024年获批中高职3+2贯通培养专业33个、联合培养3+4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专业2个、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专业4个,中高职专业衔接达80%。其中,高职拥有省级骨干专业1个,全国新商科品牌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8门,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3个。中职拥有国家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

    教学改革。学院以培养“匠心独具、技高一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深化“三教”改革,大力推广“三延伸两融合”教学模式、“六位一体”学生评价体系,持续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基础+企业+岗位”三训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1.3%,获得甘肃省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参赛师生在2024年“中银杯”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高职组一等奖13项、二等奖68项、三等奖79项,中职组一等奖45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90项;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高职组铜奖2项,中职组银奖1项、铜奖5项。

    师资队伍。学院在编教职工1221人,其中专任教师1126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39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372人,“双师型”教师709名。现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1名、国家级技术能手3名、甘肃省领军人才2名、甘肃省优秀专家1名、省级技术能手8人、甘肃省技术标兵17名、陇原青年英才4名、甘肃省职教名师6名、甘肃省技艺技能传承名师6名、兰州市“151”人才3名,“金城名师”2名,“金城萃英”人才9名、兰州市职教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40余名。设有省级名师工作室7个、名班主任工作室3个、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近两年,学院聘请技能大师、能工巧匠等20余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4名,其中,世界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名、甘肃省领军人才2名、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

    校企合作。学院以“强省会”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面推进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先后与367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76个,实现了校企合作专业全覆盖。牵头组建2个省级职教集团,1个市级职教联盟。2024年组建“5G赋能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中国兰州牛肉拉面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中软国际集团、兰州新区现代农业投资集团等优质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47个;与京东集团共建数字商业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与兰石集团等企业联办“华住酒店管理店长班”等12个订单班,获批全市“校企联合育才”示范项目。与新区科文旅集团等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3个;与佛慈集团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6个,产教融合型实习实训基地18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9个,并建成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文化。学院秉承“开放包容、勤业思行”的校训,常态化开展以“缤纷现代”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舞台。全院共有学生社团80余个,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社团文化节、校园文化活动等贯穿学年始终。同时,倡导“体教结合”,努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年开展田径运动会、“三大球”联赛等系列体育赛事。在2024年甘肃省大学生体育赛事中获得男子排球第二名、女子足球第三名、男子篮球第四名。

    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1139”和“强省会”行动部署,根据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西部,服务全国,联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面实施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努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甘肃公立医院招聘

    甘肃民营医院招聘

    兰州政府就业补贴

  • 兰州热门招聘单位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免费发布招聘  免费发简历  登录/注册 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