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公立医院+附属医院

2人

 87

2024-4-9至2024-5-8

已结束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助理(人才派遣)
全职
硕士起
招聘要求

微生物所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研究室李明青年研究组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http://www.im.cas.cn)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58123日,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研究所坚持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的战略定位。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微生物资源、微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设有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学与创新技术研究室)、农业微生物组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研究室)。另设有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菌物标本馆等基础设施平台。位于中国科学院奥运村园区,毗邻国家5A级森林公园。

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研究室李明青年研究组主要围绕微生物的新型免疫系统如CRISPR-Cas、毒素-抗毒素、原核Argonaute等进行研究,通过解析其复杂多样的分子机制,系统认知微生物的噬菌体防御体系,并通过发掘其中蕴藏的特异性分子元件促进基因编辑等分子工具的创新。另一方面,研究组致力于CRISPR等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和优化,面向重要工业底盘的系统性改造、临床多重耐药细菌的特异性消杀和肠道菌群的精准调控等需求,开发定制的、高效的基因编辑、基因驱动等技术。近年来,研究组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系列论文发表在ScienceCell Host MicrobeNat CommunNucleic Acids Re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更多信息请见研究组主页

http://www.im.cas.cn/jgsz2018/yjtx/gywswyswjsyjs/202101/t20210120_5873343.html)。

现因工作需要,拟招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1名,科研助理(人才派遣)1名。

岗位(一):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1

一、任职条件:

1.具有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所学学科专业不在选定的参考目录中,但与岗位所要求的学科专业类同的招聘人员,可以主动联系招聘单位确认报名资格;

2.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含);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3.具有较强的英文写作与口语交流能力,在本专业主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SCI论文;

4.具有独立承担研究项目和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蛋白表达、动物实验、哺乳细胞编辑、厌氧培养等方面经验者优先;

5.热爱科研,诚实可信,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感、服务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能长期稳定工作。

二、岗位待遇:

1、工资及福利待遇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可参见:https://www.im.cas.cn/zp2018/bshzp/202306/t20230621_6784347.html

2、科研支持:鼓励优秀博士毕业生或满足申报条件的新近入站人员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计划等;

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各项人才计划和科研基金资助,符合条件者推荐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研究所自设科研项目;

在站期间获得博新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等优秀博士后人员,出站时优先推荐申报中国科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优先聘用。获资助后享受相应待遇。若通过计划择优评选,可申请青年研究组长或研究组长岗位。

3、其他:博士后在站期间参照助理研究员二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符合研究所当年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的,可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4、生活保障:

户口政策:享受全国博管会关于出站博士后户口迁移及家属户口随迁等政策;

子女入学:按国家及中国科学院3H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协助办理子女进入研究所集体户口所在行政区划内相应学校。

三、应聘方式:

1、自发布招聘通知之日起至招满为止;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应聘申请表》发送至lim_im@im.ac.cn,邮件主题注明应聘李明组特别研究助理,附件形式的《应聘申请表》请注明姓名+学历+现单位/学校

2、初选合格者电话或E-mail通知本人参加面试答辩;

3、参加面试者需提供:1)学历、学位证书及复印件;2)已发表论文复印件;3)专家推荐信和其它可证明本人能力及水平的相关资料。

4、通过面试者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将被录用。

岗位(二):研究助理(人才派遣)  1

一、任职条件:

1、具有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所学学科专业不在选定的参考目录中,但与岗位所要求的学科专业类同的招聘人员,可以主动联系招聘单位确认报名资格;

2、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或遗传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蛋白质表达、动物实验、哺乳细胞编辑、厌氧培养相关实验经验者优先;

3、热爱科研,诚实可信,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感、服务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能长期稳定工作;

4、身心健康,性格开朗,可尽快到岗工作。

二、岗位待遇:

工资及福利待遇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应聘方式:

1、自发布招聘通知之日起至招满为止;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应聘申请表》发送至lim_im@im.ac.cn,邮件主题注明应聘李明组研究助理;附件形式的《应聘申请表》请注明姓名+学历+现单位/学校

2、初选合格者电话或E-mail通知本人参加面试答辩;

3、参加面试者需提供:1)学历、学位证书及复印件;2)其它可证明本人能力及水平的相关资料。

4、通过面试者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将被录用。

应聘申请表(科研及支撑)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应聘申请表(科研及支撑)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联系方式
  • 人事部去报名  打电话  看微信
  • www.im.cas.cn/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nstituteofMicrobi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简称“微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合并而成。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雄厚研究基础和广泛影响力的微生物学研究和微生物技术研发机构。
    微生物所坚持“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成为微生物领域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针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微生物类群,围绕微生物多样性及资源深度挖掘和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与关键防控技术,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努力促进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重要贡献。
    微生物所设有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五个重点实验室。2020年2月,依托微生物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农业微生物先进技术工程实验室。同时设有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生物安全与动物实验公共平台、所级公共技术中心等技术支撑平台和一个专业性图书馆。依托微生物所还建设有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与交流卓越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科技部和财政部首批启动的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NMDC)、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DCM),均设在微生物所。微生物所同时拥有保藏量8万余株的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和馆藏55万余号标本的菌物标本馆。
    “十三五”期间,微生物所在新发突发传染病跨种传播、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微生物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和进展,在Cell、Nature、Science等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135篇;申请国内和国际专利525余项、授权321余项;埃博拉和新冠等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和“202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微生物所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国内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研发的新冠肺炎治疗性抗体成为首个在我国开展临床试验的特异性药物;此两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阿维菌素微生物高效合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病原室团队获“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
    微生物所目前共有在编职工近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6人。设有生物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115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微生物所现设有生物学、基础医学和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包括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七个二级学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设有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
    目前挂靠微生物所的学术组织有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菌物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3个国家级学会。微生物所与相关学会共同主持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有《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菌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及英文刊物mLife、Mycology等。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工程师(正式编制)、研究助理(人才派遣)、综合事务管理(人才派遣)
    硕士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3.19-2024.4.18
  • “海外优青”项目(博士)
    博士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1.10-2024.2.9
  • 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科研助理(人才派遣)
    硕士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1.10-2024.2.9
  • 北京公立医院招聘

    北京民营医院招聘

    北京市政府就业补贴

  • 城市搜索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