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附属医院

1937年 5001以上人 公立医院+附属医院 (三甲)

4人

 386

2024-6-5至2024-7-4

报名中

标本接收工作人员、资料登记工作人员、会诊接待工作人员、分子室辅助工作人员
全职
大专起
招聘要求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招聘派遣制人员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现因工作需要,对外公开招聘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一、标本接收工作人员

(一)资质条件

1.大专及以上毕业,30岁以下(有工作经验的年龄可以放宽)。

2.仪表端庄,举止规范,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

3.经培训后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和执行医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准时到岗。

2.在科主任和技术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完成窗口标本接收、登记及报告发放工作。

3.团队协作能力良好。

4.接受医院或科室指令性工作安排。

二、资料登记工作人员

(一)资质条件

1.大专及以上毕业,30岁以下(有工作经验的年龄可以放宽)。

2.仪表端庄,举止规范,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

3.经培训后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和执行医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准时到岗。

2.在科主任和技术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完成取材描述记录,报告录入等工作。

3.团队协作能力良好。

4.接受医院或科室指令性工作安排。

三、会诊接待工作人员

(一)资质条件

1.大专及以上毕业,30岁以下(有工作经验的年龄可以放宽)。

2.仪表端庄,举止规范,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

3.经培训后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和执行医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准时到岗。

2.在科主任和技术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完成会诊室窗口病人接待等工作。

3.团队协作能力良好。

4.接受医院或科室指令性工作安排。

四、分子室辅助工作人员

(一)资质条件

1.大专及以上毕业,30岁以下,有护理执业资格证(有采血工作经验的年龄可以放宽)。

2.仪表端庄,举止规范,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

3.经培训后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和执行医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准时到岗。

2.在科主任和技术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完成分子室病人的采血工作及分子检测人员的接待工作等。

3.团队协作能力良好。

4.接受医院或科室指令性工作安排。

五、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招满为止(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人及电话:柳老师:**

招满为止,有意请电话咨询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联系方式
  • 柳老师去报名  打电话  看微信
  • www.dyyy.xjtu.edu.cn/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277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西迁,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之诞生,复经西北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母体的发展演化,1956年搬迁现址命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随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校,现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几代人接续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医院已入围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
    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医院全面推进“一院多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三院四区”的发展格局。“三院”包括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四区”包括兴善寺院区、南院区、行政院区和创新港MED-X研究院。院本部编制床位2600张,现有职工5656人,其中在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62名。有双聘院士7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9名,“杰青”3名,“优青”4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名。
    7名
    双聘院士
    9名
    国家级人才项目
    3名
    杰出青年
    4名
    优秀青年
    10名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有医疗医技科室58个,其中医疗47个,医技科室11个,共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专科1个;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学科7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个、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46个。其中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妇产、癌症、精神6个专业在委省共建合作协议中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外科学(泌尿外)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皮肤与性病学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58个
    医疗医技科室
    14个
    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5个
    省级重点学科
    7个
    省级优势学科
    4个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16个
    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46个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
    医院注重专科和技术发展,在先进技术应用及复杂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医工结合领域,广泛开展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等5大类17种创新技术探索;世界首台200W蓝激光手术设备和国产ECMO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起搏器至今仍有迭代产品供应临床。器官移植技术领域,获批心脏移植和肺脏移植执业资格,目前已经开展肝-肾、心-肾、胰-肾等多器官联合移植,肝移植、肾移植水平和数量达到国内先进,肾移植数量超过6000例,肝移植数量超过1300例,DD肾移植2663例,DD肝移植1054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施全国首例试管婴儿亲体肝移植,外科梦工场在离体器官灌注保存方面取得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位居西北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完成世界首例“完全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右室憩室修补+Peek材料3D打印全胸骨再造术”,研发可降解心耳封堵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开展微创多瓣膜置换、瓣膜置换(成形)+Bentall术+房缺修补、复合切口下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多项国内首例高难度多病种复合性心脏微创手术。感染性疾病防治与炎症领域,制定了首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显著降低了乙肝感染率。腔内微创领域,开展了国内首创蓝激光在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腔内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大幅优化微创效果。医院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无痛诊疗、团队诊疗、整体护理、精准用药等新型服务模式。2022年门急诊患者347.53万人次,出院例数15.17万人,出院患者手术例数5.75万例,平均住院日5.83天。
    医院为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覆盖全球34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等各层次和各专业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8个专业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7个专科基地),是教育部、卫健委联合颁发的“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核心单位。获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住培重点住培专业基地3个,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2020年,在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健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位居全国第13位,西北首位。2022年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医院以“举国体制”打造医疗领域的“大国重器”,聚焦高水准的医学研究转化,围绕健康重大需求,不断凝练“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研究项目。在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9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分中心,2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及11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研究所(室)的支持下,2022年获批陕西省精神疾病一带一路实验室。近3年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175项,项目经费2.5亿余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1项,SCI论文2100余篇,高影响力论文期刊近百篇;中文文章核心以上期刊1500余篇;获国家奖2项,教育部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华夏医学科学技术卫生管理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2项。医院科研排名位居2021年度复旦排行榜第34位、西北第一,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综合榜单中,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8位。
    此外,医院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落实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政策,开发了国内首个实现就诊全流程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互联网医院——“智慧好医院”。自2018年上线至今,用户突破536万人,为患者提供在线预约挂号、视频问诊、检查检验预约、报告查询、健康档案查询、药品配送到家及在线随访等多种医疗和扩展服务,形成完整的在线医疗服务闭环。在疫情期间,对于疫情防控、慢性病人和复诊病人的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2020年医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医院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和医学人“兴医强国、艰苦奋斗、精勤育人、救死扶伤”的抗战迁陕精神和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引领,秉承“厚德、博爱、精医、卓越”之院训,始终以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抓手,逐步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名院。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住培:全科、儿科/儿外科、精神科、妇产科、急诊科、临床病理科、重症医学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眼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医学遗传学科、口腔全科、代培
    大专起 提供规培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6.14-2024.6.23
  • 2024年实验技术岗位招聘考核通知
    公示

    发布时间:2024.6.14
  • 派遣制导医人员
    大专起 全职

    报名中 报名时间:2024.6.5-2024.7.4
  • 规培/住培
  • 1、住培:全科、儿科/儿外科、精神科、妇产科、急诊科、临床病理科、重症医学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眼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医学遗传学科、口腔全科、代培

  • 陕西公立医院招聘

    陕西民营医院招聘

    西安市政府就业补贴

  •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