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

 55

2024-6-24至2024-7-31

报名中

科研岗(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等)
全职
博士起
招聘要求

2024年度科研岗社会公开招聘公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原名抗菌素研究所,是国内第一所现代化的微生物药物研究机构。研究所“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药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所以抗感染药物为核心,兼顾肿瘤靶向与免疫治疗,心血管、代谢类疾病等治疗药物研发,发挥资源、技术与团队优势,在微生物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及生物技术药物领域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研究。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一)招聘对象

符合北京市落户政策的在站博士后或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留学回国人员。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曾受过刑事处罚、党纪政务处分,被开除党籍、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人员,不得报名。报名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

(二)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工作技能以及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4.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责任意识强,学习能力突出,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材料撰写能力及工作执行力;

5.具有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

1.任职岗位要求: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应聘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198411日(含)以后出生)。

岗位职责:独立承担或参与实验室课题,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配合课题组长开展科研工作;协助课题组长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协助课题组长进行实验室安全以及科研相关管理工作等。

2.专业要求:0703化学、0710生物学、1001基础医学、1007药学等相关专业。

3.招聘岗位:(见职位信息栏)

注:本人最高学历对应专业需符合专业要求。岗位所列专业代码参考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4月更新)以及研招网最新信息。对于所学专业接近但不在上述参考目录中的,应聘人员可与我单位联系,确认报名资格。

三、招聘程序

(一)报名

请于2024731日前将《社会人员应聘报名表》、《应聘人员情况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招聘邮箱。相关证明材料包括:

1.身份证复印件(需正反面);

2.个人简历;

3.高等院校教育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博士后证书或设站单位出具的博士后在站证明;

4.任职文件或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5.其他体现科研能力水平的材料。

(二)资格审查

根据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对报名人员的基本信息、报考资格等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将通过邮件通知本人,未通过者不再进行通知。

(三)组织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参加笔试,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按照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比例不足13的,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取消该岗位招聘或减少该岗位招聘人数或按照实际应聘人数参加面试,笔试成绩不足60分的不列入面试人选。按照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的比例计算应聘人员的综合成绩,面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考试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四)体检和考察

根据考试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等额确定体检与考察人员。未入围人员不再另行通知。如放弃资格或体检、考察不合格,按考试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递补。

(五)公示和聘用

根据综合成绩、体检、考察情况,经研究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拟聘人员名单,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四、注意事项

(一)应聘者需对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如与事实不符,研究所有权取消其考试和聘用资格。

(二)未尽事宜可咨询研究所人事处。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丁老师

联系电话:**

招聘邮箱:imb_hrm@126.com

研究所网站:http://www.imb.com.cn/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1

社会人员应聘报名表、应聘人员情况表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2024624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社会人员应聘报名表、应聘人员情况表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职位信息(点图片可放大)
    联系方式
  • 人事处 丁老师去报名  打电话免费  看微信免费
  • www.imb.com.cn/
  • 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1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生所)创建于1958年,原名抗菌素研究所,前身可追溯到北洋政府时期的北平天坛中央防疫处,是中国抗生素的发源地和摇篮。自成功研发第一支青霉素以来,迄今已完成了临床各大类几十种抗生素的研发,占国产抗生素50%以上,为我国抗生素的研发、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在国家感染性疾病控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药生所的重点领域与特色专业是抗感染药物、微生物药物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在国内一直保持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优势。建所六十多年来,已获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件70余件,国内外授权专利300余项,10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累计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
    药生所现有职工300余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及多名国家杰青和优青、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和部委突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已汇聚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药生所的“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于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该专业领域的唯一二级重点学科,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药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61年开始招生以来,迄今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近千名,多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青年学者奖”等奖项,为我国药学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药生所已建成了综合的新药研究体系,并在抗感染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形成优势地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中,药生所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通过合作研究将自主创新药物可利霉素等三个品种推向临床研究,并在基础研究中取得了重要发现,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另外,研究所在抗代谢综合征、抗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布局也较为完整,在相关的基础研究及新药研发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药生所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抗感染药物研发核心目标,大力加强创新队伍建设,提升在前沿交叉与共性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特色药学科技创新核心基地建设,为我国卫生健康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医药卫生健康领域优秀人才: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物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等
    博士起 全职

    报名中 报名时间:2024.3.21-2024.12.31
  • 博士后
    博士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3.12.4-2024.1.3
  • 2023年公开招聘拟接收人员公示(第二批)
    公示

    发布时间:2023.7.12
  • 北京公立医院招聘

    北京民营医院招聘

    北京市政府就业补贴

  • 城市搜索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