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西辽河文明核心区、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哲里木盟农牧学校;后历经发展,三所学校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2000年6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三所院校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校196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获批中药学(蒙药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66年薪火相传,66年风雨弥坚,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北疆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598亩,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6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1.8万册。
现有27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2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98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专科生22051人,硕士研究生2896人,博士研究生35人。
现有教职工187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33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8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
现有**********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课程9门,教育部“四新”项目9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学团队1个,获******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现有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科研平台33个,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2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3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类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人文社科类奖励93项,其中,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
现有6个版本的学术期刊公开出版发行。《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为AMI扩展期刊。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
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2020年蒙药学专业获批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8年被评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优秀单位,2023年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步入新时代,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四为服务”办学要求,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秉承“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训,坚持“强医、兴文、厚理、提农、精工”多科并举、文理交融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扎根北疆,面向全国,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域****、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