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故乡、侨乡——莆田市,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管理体制。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2万人,硕士研究生80人。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顺利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1年10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A类****应用型建设高校,同时获批3个省级主干学科。学校获评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平安校园,福建省花园式单位。
办学历史:2002年3月,学校在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合并基础上,吸收利用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教育资源组建而成。2003年7月,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2013年10月仙游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创办的兴化圣教医院附设护士训练班。
办学条件:学校拥有2个校区,紫霄校区占地2970亩,核心区和工科组团建成并投入使用。学园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约1150亩,投入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积共83.7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26亿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532多万册。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个;实习实训基地347个,其中包括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国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2023年,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企业联合申报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莆田)实训基地”顺利通过工信部验收。拥有附属小学1个,直属附属医院1个,非直属附属医院2个,教学、实习医院27个。
办学思路:学校按照“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坚持“服务需求、贴近产业、强化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做优做强工医优势学科,做精做特人文社会学科,打造“工医占优势,文管显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培养大爱深、上手快、能吃苦、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推进“红色、品质、文化、活力、美丽”五新莆院建设和“十大行动计划”,奋力开创****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学院专业: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护理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5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机电类、信息类、土建类、医学类、文化产业类、工商及公共服务类、环境与生化类、工艺美术类等八大专业群,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8大学科门类。
师资队伍:学校着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坚持“外引”“内培”和“柔性聘用”并举,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794人,其中专任教师136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46人、博士学位以上教师41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801人,福建省“最美教师”1人,福建省优秀教师7人,福建省教学名师3人。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8人、省高层次A类人才1人、B类人才4人、C类人才28人,2人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研究生教育:现有新闻与传播、机械、资源与环境等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3年****招生录取80人,研究生导师403人,与企事业单位共建优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1个。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62名,现有在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44人,已经毕业118人。建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等完善奖助体系。“十四五”时期提出要加快建成规模结构合理,体制机制完善,培养质量过硬,产教融合深入,服务支撑能力坚实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通过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产教融合和科研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建设。
教学改革:学校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注重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育部、卫生部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是第二批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单位。获批1个国家****本科专业和16个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和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省级立项;荣获5门国家****本科课程、85门省级****本科课程、1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批省级以上教学团队11个,其中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2个。同时,建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临床医学、工艺美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6个专业成为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通过教育部认证,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师范专业认证,体育教育、学前教育专业顺利通过师范认证专家进校考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获国家立项,机电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省级立项。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9项。近三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获国家立项70项,省级立项141项;学生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53项,其中国家奖项449项,省级奖项1604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铜奖4项,省级金奖2项,省级银奖6项,省级铜奖17项。装备与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绿色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获福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科研工作:学校现有国家工信部创新平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医学研究中心、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省级新型智库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4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妈祖文化研究中心获评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基地。近年来,全校共承担校外纵向科研项目2300多项,其中国家项目64项(含重大项目1项,特别委托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00多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授权专利1400多项。
合作办学:稳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合作举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人才为主)本科教育项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印度尼西亚希望之光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20多个境外大学开展交流合作。作为福建省首批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高校,学校目前与台湾清华大学、弘光科技大学等2所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与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50多个企事业单位开展政产学研合作。
服务地方:贴近福建省经济社会需要,紧密对接莆田市13条重点产业链,成立13个服务专班,成立装备等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78个创新科研团队,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效对接。成立妈祖文化研究院、莆仙文化研究院、木兰溪综合治理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院、鞋服产业研究院、香文化产业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妇女理论研究院等9大研究院,打造莆院智库品牌。与莆田市各县区(管委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工业园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莆田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莆田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莆田市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莆田市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共建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