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是重庆市团校,1987年成立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6年转制为普通高职院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8月,根据****群团改革要求,学校由团市委划转市教委主管;2019年5月,经市教委同意,学校与重庆教育管理学校开展深度合作办学;2022年3月,经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市教委同意,学校与重庆教育管理学校实行全面深度融合一体化管理办学模式,学校办学主体从北碚区搬迁至巴南区。
学校现有巴南、北碚两个校区,巴南校区坐落于重庆高职城,北碚校区坐落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歇马拓展园,占地面积近1000亩,现有在校学生近13000人,教职员工近7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5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77人,“双师”型教师301人,具有英才计划人选等市级人才、教学名师等市级优秀教师13人。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健康医学院、航空与汽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专业覆盖9个大类,已初步构建七大专业群。
学校秉承“明德笃学、求真强技”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培育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大力提倡“向善向上、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着力强化内涵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现为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牵头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和旅游产教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巴南区市域产教联合体等,承接有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重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公共卫生安全科普基地、重庆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培训基地、重庆中华职教社乡村振兴实验学院等社会服务职能。
学校始终坚持走立德树人、特色育人之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健全“十大育人”工作体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品牌特色项目6个,其中红色VR项目、艺术展演等特色活动得到了市级单位和主流媒体的认可、采用、传播,各平台****阅读量共达5000万次。以川渝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为核心,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打造“5G+3D+VR”红色旅游教育资源平台,有效推动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开展“党旗领航中国梦,国旗映耀新时代”主题教育、集中观看爱国影片、“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心理健康月”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20余项,学生荣获各级各类奖项6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路径,努力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优化素质技能协同育人新格局。探索组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产业(企业)学院,拟推进校企合作迭代升级,将建设凤凰数字传媒产业学院、中德(重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同方鼎欣产教融合产业基地、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推动校企协同共育人才培养。加快推动“三教改革”,立项12门校企双元教材;深入推广“1+X”证书试点制度,证书数量达12个。依托巴南区工业园,牵头成立重庆巴南产教联合体,实行实体化运作,积极探索“一驱四制五联”管理模式,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为巴南区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五大重点产业发展服务。建立市级“双基地”2个,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建成市级教学资源库5个、市级在线开放课程4门。
学校始终坚持走科教融汇、服务发展之路。紧贴区域发展趋势,积累专业技术技能,切实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依托巴南区公路物流基地,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数据中心项目,建成三大数据资源库,推动跨境贸易大数据成果在重庆落地转化。建设市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1个、市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同时依托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重庆市新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等5个机构,面向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开展全媒体运营师、互联网营销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物联网工程师等新职业培训以及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服务,全年培训2万人次以上。深入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建设智能识别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医学电子信息智能检测处理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智能导航、智慧康养等技术得到企业运用,开发康养旅游、“智慧农业”等数据库,完成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发明专利100余项。
学校始终坚持走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之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合作交流,已加入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东盟学院、****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和“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与俄罗斯、日本、泰国、德国、美国等国家10余所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思科CCNA资格证书标准开展本土化教学。切实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已有20余名教师获得中澳“国际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中澳职业教育创新管理国际培训项目证书、中德“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师”证书、“ACCA全球数字金融证书”等。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制定,聚焦标准输出,以牵头单位建成幼儿教师4级职业标准,已入选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