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2023-6至2024-9数字化设计
工作内容
1. 扫描与模型重建:使用口内扫描仪为患者口腔进行精准扫描,获取牙齿、牙龈等部位的三维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经过专业软件处理,转化为清晰、准确的数字化口腔模型,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比如,在为一位准备进行牙齿矫正的患者扫描时,细致地捕捉到每颗牙齿的形态和位置信息,重建出高精度模型,帮助正畸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口腔状况。
2. 治疗方案设计协助:依据数字化模型,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软件模拟牙齿移动、修复体的安装等过程,直观展示治疗效果,为医生决策提供参考。例如在牙冠修复案例中,利用软件模拟不同牙冠设计方案在患者口腔中的适配情况,协助医生确定最佳方案。
3. 与加工中心沟通:将设计好的数字化文件传输至义齿加工中心,并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加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有一次加工中心反馈义齿颜色与设计稍有偏差,及时与他们沟通调整,保证最终产品符合患者需求。
工作成绩
1. 效率提升:引入新的扫描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后,口腔扫描及模型重建的平均时间缩短了10%,原本需要两天完成的工作现在一天半就能交付,大大提高了科室整体工作效率 ,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2. 方案优化:协助医生完成了7例复杂病例的治疗方案设计,通过数字化模拟,成功避免了7起潜在的治疗风险,提高了治疗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从80%提升至90%。
3. 成本降低:通过与加工中心的高效沟通,优化加工流程,在义齿制作环节为科室节省了30%的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的更合理利用 。
领导评价
在口腔数字化设计科室工作认真负责,对扫描和模型重建工作一丝不苟,数据精准度高。在协助治疗方案设计时,总能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有效帮助医生完善方案。与加工中心沟通顺畅,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自入职以来,显著提升了科室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为科室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是一名值得信赖的优秀员工。
成都口口齿科
2024-9至2025-5数字化设计
● 工作内容
●
● 数字化印模采集与处理:运用口内扫描仪为患者精准获取牙齿及口腔组织的三维数字化印模,取代传统的石膏印模方式。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去除噪点、修补缺陷,保证模型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后续的修复设计提供可靠基础。
●
● 修复体设计:借助专业的口腔数字化设计软件,依据患者口腔解剖结构和临床需求,进行各类修复体的设计工作,如牙冠、桥体、贴面等。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修复体的美学效果、功能恢复以及与邻牙和对颌牙的咬合关系 ,反复模拟调整,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
● 与临床沟通协作:保持与口腔临床医生的密切沟通,参与病例讨论。从数字化设计角度提供专业建议,协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时了解临床需求与反馈,对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修改,保障设计成果能够顺利应用于临床治疗。
●
● 质量把控与设备维护:严格把控数字化设计各个环节的质量,建立质量检查标准和流程。定期对口腔数字化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扫描精度。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数据异常问题,保障科室工作的连续性。
●
● 工作成绩
●
● 效率提升:引入新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后,将单个修复体的设计时间从原来的平均4小时缩短至3.5小时,整体工作效率提高了10%,大幅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了科室的接诊能力。
●
● 设计优化与患者满意度提升:通过对数字化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修复体的贴合度和舒适度显著提高。根据患者反馈调查,修复后的满意度从之前的57%提升至72% ,有效减少了修复体返工率。
●
● 新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并成功应用了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修复体设计技术,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复杂病例的设计准确性。相关技术应用成果在院内进行推广,举办多次培训讲座,带动科室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
● 领导评价
●
● 在口腔数字化设计科室工作期间,表现极为出色。在工作内容的执行上,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无论是数字化印模采集的精准度,还是修复体设计的创新性与合理性,都远超预期。在工作成绩方面,其主导的效率提升和患者满意度提升项目成果显著,为科室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并且积极推动新技术应用,为科室的技术革新做出重要贡献。该员工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与临床团队配合默契,是科室的核心骨干力量,期待其在未来工作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