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医院
2022-7至2025-7护士长、安全生产管理、救护车调度4200
安全管理员:负责医院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并建立风险台账,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团队应急能力;对接上级部门,规范处理安全类公文,维护医院安全秩序。
? 救护车调度: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调度流程,实时掌握车辆及路况信息,实现精准调配,缩短急救响应时间。
? 护士长: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升成员业务水平与服务意识;创新护理服务模式,落实优质护理,降低医疗差错率;建立纠纷预警机制,规范处理医疗纠纷,保障医患权益。
眉山市友情养老托护中心
2025-8至今项目负责人
1. 项目全局规划与管理:牵头制定喘息项目整体战略、实施方案及阶段性目标,明确项目核心指标(如服务覆盖人数、机构合作数量、用户满意度等);统筹项目预算编制、资金分配与成本管控,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搭建项目管理体系,制定进度计划,通过定期复盘、风险预判与应对,保障项目全周期落地执行。
2. 医疗机构对接与合作:建立并维护与各级医院、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合作网络,洽谈合作模式(如服务转诊、专业支持、技术指导等);协调医疗机构为项目提供医疗资源支持,包括医护人员驻场服务、健康评估、急救处理、康复方案制定等;推动医疗服务与喘息服务的衔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项目医疗专业性与安全性。
3. 政府部门沟通与协同:对接卫生健康、民政、医保等相关政府部门,精准解读政策导向与扶持要求,争取项目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及资源倾斜;按部门要求提交项目进展报告、数据统计、成效评估等材料,确保项目运营符合监管规范;参与政府组织的行业会议、项目评审等活动,反馈项目实践问题与需求,推动行业标准完善。
4. 跨部门与资源统筹协调:协调内部执行、医护、运营、行政等团队,明确各环节职责分工,推动跨部门高效协作;整合外部资源,包括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物资供应商等,为项目提供人力、物资、技术等支撑;处理项目实施中的跨主体问题,保障服务流程顺畅衔接。
5. 服务质量管控与优化:建立喘息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联合医疗机构制定服务规范(如照护流程、安全操作、应急预案等);通过定期巡查、用户反馈调研、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监控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医疗建议、政策变化及用户需求,迭代优化服务内容与模式。
6. 数据管理与成果输出:统筹项目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建立涵盖服务量、医疗干预、用户反馈、资源投入等维度的数据库;基于数据形成项目运营报告、成效分析报告,为政府汇报、合作洽谈及项目优化提供依据;提炼项目典型案例与经验成果,推动项目品牌建设与模式复制推广。
7. 应急处置与风险防控:制定项目突发事件(如服务对象突发疾病、合作资源中断、政策调整等)应急处置预案,联合医疗机构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与团队培训,提升全员风险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主动识别项目运营中的政策、医疗、安全等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