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秋意渐浓,金风送爽。衷心感谢贵单位长期以来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为进一步做好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精准化对接平台,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共促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我校拟定于2024年10月26日(周六)举办“河南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暨新乡医学院2025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用人单位莅临我校招贤纳士!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新乡医学院、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二、参会范围
500家用人单位;新乡医学院2025届毕业生、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省内外其他院校毕业生。
三、时间和地点
报名时间:2024年9月19日-10月22日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26日上午9:00-12:00
活动地点:新乡医学院南校区五环广场
报到地点:新乡医学院南校区签到处
来校路线:
1.新乡东站(高铁)乘坐9路、56路公交车,医学院站下车;
2.新乡火车站乘坐5路、7路、62路公交车,医学院站下车;
3.自驾可导航至“新乡医学院南校区北门”。
四、报名方式
1.参会单位注册:参会单位登录新乡医学院就业信息网(http://job.xxmu.edu.cn/)进行注册,根据提示提交认证审核申请,进入后按要求逐项准确填写单位信息,上传相关资质材料并进行招聘会报名。前期已完成注册的用人单位可直接报名申请参会。
2.参会申请:参会单位登录新乡医学院就业信息网(http://job.xxmu.edu.cn/),进入【单位登录】界面,点 击“招聘会-河南毕业生就业市场医学卫生类分市场暨新乡医学院2025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企业预订展位”,按要求填写参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单位简介、需求专业、人数、岗位设置、薪资待遇以及具体联系方式等内容)。
3.审核发布:具体参会名单及展位号将于10月24日17:00后在我校就业信息网和“新乡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温馨提示:参会单位通过报名审核时生成的序号,仅为按照时间顺序产生的报名序号,并非双选会当天的展位号。)
五、毕业生参会方式
1.登录新乡医学院就业信息网
(http://job.xxmu.edu.cn/),“用户登录”-“学生登录”界面,点 击“非本校学生入口”,注册账号,查看用人单位信息、线上投递简历;
2.2024年10月26日上午9:00到新乡医学院南校区五环广场现场参会;
3.线上参会,“新乡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届时将现场直播双选会全过程。
六、会务服务
1.本次招聘会不收取任何费用;
2.提供展位1个(洽谈桌1张、椅子2把),参会单位自行准备宣传材料,食宿自行安排,费用自理;
3.配备志愿者,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4.提供面试场地。参会单位在招聘会当天如需进行专场招聘面试活动,请提前在教室申请处预约申请,由会务组登记,统筹安排。
5.招聘现场提供热水、瓶装水、打印、用人单位宣传视频展播等服务。
七、参会要求
1.参会单位请于招聘会当天7:30-9:00到现场服务台签到办理报到手续,9:30前未签到的单位,将被取消展位。因故不能参加的单位,请务必提前5个工作日致电取消招聘展位。
2.参会当天,招聘人员进校需携带与用人单位名称一致、加盖单位公章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证书复印件、参会凭证、校园招聘接洽函和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在服务台签到并领取参会资料后,由志愿者指引到招聘展位。
3.用人单位应规范招聘行为,服从学校统一安排,严格按照参会流程,在预约时间、预约地点开展招聘活动。如有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存在虚假欺骗、不遵守学校规定等行为的用人单位,学校有权停止其一切招聘活动,并列入我校招聘单位黑名单。
4.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招聘需要,携带本单位宣传资料(宣传展架尺寸为180cm*80cm),不得私自搭建展台,请勿携带、播放音响设备。如需播放招聘视频,请提前与我校联系。
5.招聘会当天,请参会单位及毕业生注意保管好所带物品。用人单位因中午用餐或中途因其他原因离开展位时,请携带走所有物品,谨防丢失。
八、联系方式
叶老师 18060921393
邮箱:3779573136@qq.com
企业微信二维码
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601号新乡医学院南校区党委本科生工作部
邮编:453003
2025届毕业生生源信息
展开
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目前河南省**独立建制的省属西医本科院校。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英国人劳海德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招收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并由中华护理学会(1923年名为“中华护士会”)颁发文凭。1949年冀鲁豫卫生学校及哈励逊医院迁入,于1950年成立平原省医科学校。学校经历华北第二医士学校、河南省汲县医士学校、新乡专区医学院等发展阶段,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916亩(含附院),建筑面积135.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纸质图书112.37万册,电子图书3753.13gb。现有教职工11941人(含附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06人。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系、部),具有研究生、本科、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成人教育等较为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建有一个独立学院——三全学院。各类在校生53131人,其中校本部本科生15972人,研究生691人,来华留学研究生、本科生54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9927人;三全学院学生16487人。
学校学科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7个门类,拥有河南省特色学科(a类)1个、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1个;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二级学科学位点和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本科专业;拥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和药学等4个***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35个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获批为国家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建有3个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全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1个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1个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4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创办有《新乡医学院学报》《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等5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其中《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建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9406张;拥有1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百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多所医院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入选全国地市级医院100强。**附属医院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加入长青藤百年医院联盟。第二附属医院成立了全国省级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高考**志愿报考率和录取分数连年位居河南省理科类院校前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等活动中屡获佳绩。2014年,实现了***教学成果奖的突破。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硕士研究生年底就业率多年保持100%。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近年来,启动“265人才工程”,实施了“太行学者”和“太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聘请法国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5人来校工作。现有3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拥有全国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原学者、省管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特聘教授、海外留学归国专家、知名学者等300余人。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建有分子诊断与医学检验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医用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1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2014年,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获得河南省医疗机构许可证,成为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型临床检验中心。2015年,河南省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现历史性突破。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310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伍斯特大学、澳大利亚科文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聘请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免疫学家bernard malissen为荣誉教授,组建科研团队;建立中德医学组织再生实验室、中法动物基因敲除实验室、中美内分泌与代谢实验室、中美环境与健康实验室、中英神经信号传导实验室等5个国际合作实验室。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樊代明院士、戚发轫院士、徐建国院士等专家学者来校交流,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讲学或开展学术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代新医人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不懈奋斗,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逐渐积淀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被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标兵示范校、省级“平安校园”。
千秋大业,实干为基;宏伟蓝图,落实为要。今天的新乡医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朝着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阔步迈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