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为全力做好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满足用人单位招才引智需求,北大口腔拟举办2025届毕业生推介会,诚邀京内外公立医院用人单位参加!
2025年,北大口腔拟毕业200余名本、硕、博(含八年制)优秀学生,将为各地医疗卫生单位输送优秀口腔医学人才。感谢各用人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01 具体安排
推介会时间
第 一 场
2024年11月21日周四下午13:30
第 二 场
2024年12月5日周四下午13:30
02 推介会地点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总院)
教学楼三层报告厅
03 推介会报名
请有意愿参加线上毕业生推介会的单位于2024年11月1日前扫描以上二维码提交参会信息,并请于毕业生推介会前至少1周将相关宣传材料发送至邮箱kqxueban@163.com,宣传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单位资质:如组织机构代码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副本等。
2.宣讲ppt:宣讲时长预计在6分钟以内,内容一般包含单位简介、岗位需求、薪资待遇、联系方式等。
04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邓老师:(010)82195571
刘老师:(010)82195598
电子邮箱:
kqxueban@163.com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信息统计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信息统计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信息统计
展开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1996年,通过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论证。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同年启动“985”计划,随着与校本部的深度融合发展,医学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在“双****”建设支持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北大医学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现有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心理学共11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共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技术、公共卫生、药学共5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护理、应用心理共2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路38号医学校区设有5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共有6家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4家共建医院和11家教学医院,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实习任务,并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
共有在校学生1120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93人、硕士研究生2766人、本科生4053人,留学生290人;网络教育学生2950人。
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科研、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519人,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121人,博士生导师10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4人。
拥有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独立建设3个、合作建设2个),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69个省部级设置的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
与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40余所为战略合作伙伴。与10余所协议学校建立了md-phd项目,与8所亚洲院校联合开展公共卫生及口腔医学领域的“亚洲校园”合作项目;设立了40余个短期交流项目,包括33个临床海外轮转项目和9个境外暑期学校及实习项目,2个虚拟在线国际交流项目和若干海外奖学金项目,搭建起国际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医学部与多个国际合作伙伴建立了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际联合研究平台,该平台被科技部认定为“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助力构建区域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以“临床医学+x”为抓手,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医疗服务、人才队伍等方面守正创新、持续探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全国医学教育的示范****作用;组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关,实施构建“高峰学科****科技攻关+青年科技中坚力量培养+初期青年人才孵育”三级联动的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医理念,打造医疗卫生高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着力拓展新空间,怀密医学中心规划用地约1160亩,其中一期712亩,于2023年底开工建设,同时挖掘和优化现有空间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校园文化。
勇担使命、坚持不懈把“厚道”精神书写在祖国大地上。2020年初400多名援鄂医疗队员在武汉奋战72天,收到******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鼓励“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疫情3年来共外派7万余人次承担各类抗疫支援任务,全力以赴守护人民健康;作为****参与北京、延庆、张家口全部三个赛区的医疗保障单位,在千余名参与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重大专项任务,展现大国医疗的水平、自信和力量;持续十年、累计选派204人次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创造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卫生系统多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取得显著发展;十八大以来,累计选派80人次,完成援疆、援藏、博士服务团、援滇定点扶贫等干部人才援派任务,助力受援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科学管理方面水平提升。
北大医学办学112年来,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服务的献身精神”的校风,坚持“明德为先、厚道为蕴、尚仁为本、出新为常”的办学精神,把办学与服务国家的使命融为一体,助力我国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今,北大医学接续奋斗,将努力成为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旗帜,医学卓越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集聚的基地,医学科技创新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策源地,重大疾病防控、诊疗和临床研究中心,新药创新研发和转化基地,卫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库,医学教育和医学科技的国际合作中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