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满足广大用人单位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增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举办“新春首场、伯乐精英汇”广州大学城2025届毕业生(综合场)校园双选会,诚邀贵公司莅临现场招贤纳才,展示企业形象,我们将以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参会有关事项如通知下:
组委会联系人:钟老师 13450230637(微信同号)
一、招聘会介绍
举办主题:“新春首场、伯乐精英汇”广州大学城2025届毕业生(综合场)校园双选会
举办时间:2025年2月22日 周六(14:00-17:00)
举办地点: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广大商务酒店三楼
具体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中环西路230号
面向院校:广州大学城高校(中大、华工、华师、广工、广外、广大、广中医、广药科、广财、广金、广美、仲恺、广技师等)广东省所有高校毕业生
二、招聘会费用及相关服务(需会前汇款,不接受现金支付,缴费后不予退款,以下费用均含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如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需另加收10%费用,请知悉!)
【标准单展位】(费用800元/个):
1、提供标准区域专业招聘展位一个;
2、标准招聘海报(规格0.6m高x1.2m宽);
3、标准2人份会务用品,饮用水2瓶,一桌四椅。
【形象双展位】(费用1600元/个):
1、提供标准区域专业招聘展位两个;
2、双展位招聘海报(规格0.6m高x2.4m宽);
3、双展位4人份会务用品,饮用水4瓶,两桌八椅。
温馨提示:
1、招聘会展位位置按报名顺序排列,先到先得,位满就截止报名,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如期进行,将延迟举办,以计划日期前公告为准!
2、具体招聘会时间有可能微调,场次也会随时增加,以最新通知为准,敬请留意。
3、以上招聘会所有2022届~2026届学生均可参加。
4、因特殊原因(临时活动,演习,恶劣天气等事件),招聘会延期,所交费用不退款,可以延期参加其它场次。
三、现场招聘会参会流程(钟老师13450230637 微信同号)
1、参会企业需提供营业执照或办学许可证原件扫描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2、参会回执单填写盖章(人事章、人资章、合同章、公章之一)扫描件;
3、word文档的招聘资料(含:公司简介、招聘岗位信息、福利待遇等,字数在1000字内)
4、提供以上3项资料(相关填写资料请看本文档最后)发送至微信13450230637钟老师处预订展位。
四、招聘会现场场地介绍
广大商务酒店(广州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店):四星 级酒店,背靠广州大学商业中心,位置独特、交通便捷,多条公交线路在门前停靠。
广州大学商业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内,大学城最旺的商业中心之一,由大型餐饮中心(肯德基、必胜客等)和购物中心美食城组成,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中庭广场上活动不断。
公交车路线
a:乘b25、801、310、专线1、专线3、专线4、环线1、环线2于广大生活区站下车;
b:乘384、387路于广大总站下车;
地铁路线
地铁4号线、7号线至大学城南站 d 出口
1、广州南站→大学城南:7号线至大学城南站 d 出口;
2、广州东站→大学城南:3号线(北延段)→3号线→5号线→4号线大学城南站 d 出口。后转乘公交车环线1、环线2、番201、番202、383在广大生活区站下车
驾车路线
经南部快线由大学城城高速路口收费站下,右转进入大学城中环西路后,直行500米。
停车场导航以下名称:广州大学商业中心
广州大学城内高校
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
文科类专业:新闻学、艺术设计学、数学媒体艺术、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政策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
社会科学类专业:社会学类(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哲学类(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
管理类专业: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等。
商业类专业: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
理科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交通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等。
信息技术类专业: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经济与金融学院、旅游管理系、电子商务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软件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院、医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法学院:法学
物理学院:物理学(师范)、应用物理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
化学学院:化学(师范)、应用化学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
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体育教育、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和中医养生学
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
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专业。
法政学院: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管理等法律与社会科学相关专业。
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等经济与管理学科。
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日语等语言类专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为南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
会计学院、商学院、金融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英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安全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等。
商务英语专业(立交桥项目)、工商管理专业(立交桥项目)、金融学专业(立交桥项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交桥项目)、电子商务专业(立交桥项目)、日语专业(立交桥项目)等。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朝鲜语、日语、教育学、经济学等。
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法语、日语、印度尼西亚语、泰语、越南语、朝鲜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创新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创新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
轻工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创新班)、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等。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腾创班)、电子信息类等。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创新班)、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
广东药科大学大学城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
药学:包括临床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
中药学:包括中药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等。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包括生物科学、海洋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星海音乐学院:
具体专业包括:音乐表演、音乐学、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录音艺术、艺术与科技和艺术管理
广州美术学院:
具体专业包括:中国画、绘画、雕塑、环境设计、工艺美术、陶瓷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
暨南大学南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法学、国际政治、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会计学(acca)、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态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
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
具体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基础医学
展开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和新农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三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276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9302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6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现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78个,其中理工类专业43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7个、艺术类专业8个,******和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计52个,占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数近70%。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32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50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11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6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704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6人、全职外国和国际组织院士3人、特聘院士3人,******人才项目入选者104人次、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08人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296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建设、创新****、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科、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基础学科支撑能力;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集聚工科力量、强化交叉融合,增创和形成新工科优势。现已形成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地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2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学科,其中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强;27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中国**学科”,其中3个位列全国7%-12%、24个位列全国12%-50%。学校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主榜第98位,自2020年以来一直稳居国内百强;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17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u.s.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71位;在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801-1000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5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40个**********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拥有5个******特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现代化产业学院、11门******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1个******教学团队、5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教学成果奖、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本科课程27门、省级****本科课程130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课程200门。“减震防灾教师团队”和“数学教育教师团队”入围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众创空间,学校入选为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为93%。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现拥有******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80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48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6672项,授权专利3526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31余项。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251项。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和冬奥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92%,攻读硕博生学位留学生占在校留学生总数的57%。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并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23所,分布于全球18个国家的21个主要城市;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相继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中澳韧性材料与结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16个;获批“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土木工程、天文信息技术等2个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分别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帕多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联合培养等项目80多个。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强化服务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服务广州中心型世界城市建设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大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