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历史悠久。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是在昭通卫生学校(1957年8月成立)的基础上,于2016年创建的一所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已66年,累计为社会输送了8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
(二)初具规模。学校占地655.89亩,建筑面积29.17万平方米(2016年至2021年5.15万平方米,2022年14.82万平方米),2023年秋季学期在校生规模已达9300人,校外五年制合作办学点2500人,成人教育393人。
(三)队伍齐备。现有编制351个,教职员工490人,专任教师243人,其中,高级职称78人,医学博士2名,“双师型”教师164人,硕士研究生114人,从人文到各专业教师队伍基本齐备。
(四)潜力巨大。在职在编教职工318人,平均年龄36岁,90后占比54%。
(五)专业健全。现开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康复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助产、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药学、中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等19个大专专业。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3个五年制专业。护理专业成为全省优质专业,眼视光技术、药学专业、医学美容技术入选省级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覆盖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医药卫生大类的重点专业。
二、主要成绩
(一)党的建设成效明显。现有在职党员教师194名,占比60.8%,是全市教体系统党员人数占比最 高的学校。建成全省高校“****党建”示范党支部3个,市级示范党支部1个,市级离退休示范党支部1个。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单位,先后荣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等荣誉30余项。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成效明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
(二)招生就业双提升。招生由云南增至贵州、四川、广西、甘肃、河北、新疆、宁夏、青海9省。2022年招生4477人(含五年制);2023年招生4952人(含五年制)。现有学生1.2万人。预计2024年招生3300人,2022年毕业专科学生1674人,2023年毕业生1382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专业建设提质培优。护理专业成为全省优质专业,眼
视光技术、药学专业、医学美容技术入选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
(四)教学科研稳步提升。教师参编教材130多部,发表论文600余篇,主持课题100余项,发明专利10项,累计获得全国全省各类教学及技能比赛130余项。其中,2022年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尤其是2023年,我校1名思政课教师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比拼,1名教师参加2023年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政比赛斩获一等奖;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检验检疫技术”赛项,并获得了团队二等奖;今年9月承办了云南省高职组“检验检疫技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校2支队伍参赛,包揽了一等奖中的第一名、第二名。近三年,学生双证取得率达96.42%,护考通过率达96.30%以上,专升本率达22.94%。
三、发展思路及工作举措
(一)发展思路。围绕省委“3815”战略、市委“六大战略”和“产、城、人”三篇文章的决策部署,按照二年夯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23515”思路,分段实施、分步推进,奋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二年夯基础(2023—2024年),围绕“双高”计划建设指标体系,找差距、理思路,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夯实办学基础,2024年实现省级“双高”建设目标。三年上台阶(2023—2025年),实施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达标工程建设,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思政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和服务产业能力、对外开放合作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等全面提升,力争2025年前办成2个以上本科专业、3个以上省级高水平专业,与全省同步进入西部先进行列。五年大发展(2023—2027年),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办学特色优势更加鲜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力争到“十五五”中期升格为本科职业院校。十五年大跨越(2021—2035年),通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接续奋斗,到2035年,顺利通过本科职业院校办学合格评估,实现“立足昭通、服务云南、辐射周边、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医药卫生类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
(二)工作举措。围绕“一个主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聚焦“一个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轮驱动”(“双高强校”驱动和“人才强校”驱动),强化“五大提升”(教学质量大提升、专业水平大提升、科研能力大提升、合作水平大提升、社会服务大提升),创建“六大校园”(绿美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现代校园、智慧校园、幸福校园)的“11256”工作举措,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担当的精气神,全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