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为更好地促进我校2025年毕业生的充分实习与就业,满足用人单位招聘需求,畅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选渠道,我校计划举办“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2025年毕业生校园供需见面会”。
本次招聘会为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现诚挚邀请贵单位莅临我校选聘优秀毕业生,我们将以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广州市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云浮市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协助单位:
广州红海人力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
02、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
2025年5月22日(周三)18:00
03、举办时间
广州校区:2025年5月28日(周三)下午14:00—17:30
云浮校区:2025年6月5日(周四)下午14:00—17:30
04、举办地点
广州校区:文体楼三楼(广州市增城区广州华立科技园华立路11号)
云浮校区:科研楼一楼(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云祥大道53号)
05、参会要求
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的单位优先报名,其他经地市人社部门推送的招聘单位需满
足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
(二)用人单位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
(三)招聘岗位符合高校学生求职对象
(四)招聘岗位不得有工作经验的限制
06、服务对象
我校2026届毕业2025年实习学生和未落实毕业去向的2025届毕业生。
07、参会方式
企业报名通道:
本次招聘会采用网络在线报名,用人单位申请参加我校招聘会时需上传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
报名链接:
https://docs.qq.com/form/page/dtnhnzhnivgnxqnrv
扫描二维码报名
入场审核及展位安排:
此次招聘计划邀请150家左右企事业单位到场招贤纳才。学校将对申请进校的招聘单位根据企业规模、招聘岗位信息、专业相关度等进行审核和归类对应二级学院,学校将于招聘会开始前3-5天完成审核工作,获得入校招聘资格将由学校对接人通过短信或者邮件方式发送“校园临时通行卡”、“展位号”和“参会须知”通知企业确认。
08、参会须知
本次招聘会由学校进行企业审核及展位安排,展位号及注意事项将于招聘会开始前3天发送至各参会单位,请及时关注。
来校招聘工作人员应与申请参会人员一致,不得随意更换(人员不超过3人)。招聘工作人员须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会场,配合学校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安排。
物料清单:招聘会当天,主办单位将为参会单位提供招聘展位一个,含桌子1张、椅子3张、企业招聘门楣1张等。
(企业可自行携带招聘展架,建议尺寸1.6m*0.6m或1.8m*0.8m)
09、联系方式
韦老师、陈老师、张老师
咨询热线
广州校区:
020-32801395
020-32802341
云浮校区:
0766-8288365
09、附件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扫描上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始建于1999年6月,至今已有20余年办学历史。
现有广州和云浮两个校区。广州校区地处穗莞深港黄金走廊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位于具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美誉的广州市增城区,与的北汽集团华南基地隔路相望;云浮校区位于云浮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两校区均具有对接产业的天然优势。华立校园以环境优美闻名两市。校园内花团锦簇,林木繁茂,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是读书求学、立志修身的****选择。
校园总占地面积938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8万多册。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设有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城建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学院、中医药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9个二级学院。
学校紧密对接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软件技术、网络新闻与传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工商企业管理、环境艺术设计、中医学与健康管理、教育等10大专业群,开设了48个专业,其中,国控专业4个,省内同类院校最多。形成了专业群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布局特色,较好地适应了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学校大力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现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各类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78项。2021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学校秉承“崇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目标,构建了素质培养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创“四必二选”peabap核心素养课程模式,全校学生必修哲学、人工智能、艺术、体育4门课程,文科类学生须选修2门工程课程,理科类学生须选修2门商务课程,通过跨学科选修,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黄钰杰通过跨学科选课,毕业后开设个人抖音号粉丝数已近2000万,点赞2亿多,全省排名第2。推行“第二课堂学分成绩单”制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兴趣爱好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多次进入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平台第二课堂大数据周报前50名,活动评分始终保持在全国高校top100,受到团****肯定。
注重培养学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搭建了16个校内专业技能竞赛平台,每年举办专业技能节,近五年累计参赛学生超过12000人,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530余项,其中国家奖项149项,省级奖项386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50余项,二等奖130余项,三等奖300余项。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45%,双师型教师超过40%,高级职称教师达到35%以上,其中二级教授8人,省内同类院校。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科研团队,成立了云计算平台下大数据应用研究所等15个科研平台和智能制造、土木工程等9个创新团队,学校为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教师承担科研课题近2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80余项,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30多篇,公开出版教材60余部、专著25部,入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3部。近五年学院各类专利授权188项。学校重视科研和社会服务,拥有广州市科普名师1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1人,科技创新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多次被《广东省高校科研工作简报》报道,受到上级肯定。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双主体育人。先后与阿里巴巴、比亚迪、神州光大、富士康、广汽、北汽集团、中国高科、科大讯飞、浪潮信息等100余家上市公司、全球500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设“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实验班”等20余个特色班,通过实施“1+x”证书,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岗课赛证”融通,为合作企业培养了上万名急需人才。与中国高科、高标建筑、浪潮信息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学院3个。校企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平台10余个,建成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建筑工程、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大商科、智慧物流、电商直播等7大实验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为省级公共实训中心,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教学保障。
学校隶属华立大学集团,旗下本科、高职、技师三所院校4万余学生同校读书,打通了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了中职、高职、本科纵向融通人才培养,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国际化办学彰显活力。学校已与欧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共16所高校机构合作,开设学分互认专升本学历、专升硕学历等学生项目。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美国中西州立大学、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马耳他圣丁高等教育学院等境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菲律宾国父大学、女子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硕、博师资学历提升项目,国际化办学迈出坚实步伐。
学校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完善招生配套措施,生源省份由原来的5个省市增加到24个省市,招生总规模在省内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二,2020年招生录取率排名。近五年来学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7%,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7%。呈现“进口旺,出口畅”态势,实现了规模和效益良性发展,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办学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品牌影响力高校”、“综合竞争力民办高校”、民办教育40年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2022年在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第3名。
未来,学校将以新职业教育法为****,以创建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之路,为打造国内知名、省内****、特色鲜明的百年名校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