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满足更多用人单位及地方政府招才引智需求,更大力度的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促进2024届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云就业/英才校招拟定于2024年春季组织全国优质用人单位前往华中农业大学举办“2024年春季‘全国高校就业促进巡回招聘会’湖北站-华中农业大学专场”系列活动。
我们诚挚邀请各用人单位参与选聘优秀毕业生,欢迎各地区政府组团选聘英才!
活动主题
2024年春季“全国高校就业促进巡回招聘会”湖北站-华中农业大学专场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承办单位:云就业/英才校招
活动时间
时间:2024年3月15日(周五)14:00-17:30
地点:华中农业大学
参会对象
1.参会单位:岗位需求与学校设立专业相匹配,对本校2024届及毕业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有招聘需求的全国各地区人社厅/局、国企单位、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医院、上市公司、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等。
2.参会学生:线下招聘会以本校2024届及毕业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为主,其他高校毕业生可根据学校进校要求预约报备后进校参会。
提供服务
1.本次招聘会为参会企业提供一桌三椅、统一眉头、饮用水2瓶、招聘文具1套等,参会代表限定1-3人;海报/易拉宝等宣传物料请自行携带(如需要会务组代为制作的,由招聘单位提供设计文件,并支付制作费用)。
2.参会单位需求信息将提前在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学院就业工作联络群、各专业毕业生班级群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线上云校招(全国近500家高校和650多万毕业生线上招聘服务)同步宣传,提高招聘效果,实现人岗匹配。
3.如用人单位因招聘行程冲突不能参会,会务组可为用人单位设立代招展位并提供代招服务。
单位报名
1.线下报名:(电话、微信咨询—填写报名表格—完成缴费—报名成功)
企业报名:15972099090罗老师(同微信)
15927134560徐老师(同微信)
政府组团:15972099090罗老师(同微信)
2.线上报名:用人单位注册并登录平台(http://hbrcsh.bysjy.com.cn/index)后,选择“校园巡回招聘”栏目,****栏目框右上角“more”查看更多(或直接输入网站进入http://hbrcsh.bysjy.com.cn/module/jobfairs);搜索选择“华中农业大学”,****“报名”并按要求填写单位信息和岗位信息;单位填写完相关信息并完成缴费,审核通过后即报名成功。新注册单位资质审核将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招聘会资格审核请留意后续说明。审核结果将通过云校招企业服务平台通知单位联系人或可留意云校招企业服务平台-校园招聘-双选会-我的报名的审核进度。
参会须知
1.企业参会:
①.参会单位招聘人员限1-3名工作人员参会;
②.参会单位来访人员需按照校方要求,提前报备进校人员及车牌,不接受未预约来访;
③.参会单位自带易拉宝/海报、宣传单册;食宿、交通费自理;
④.用人单位参会人员应积极配合校方做好招聘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遵守学校校园管理规定,请勿影响教学秩序,服从学校统一安排,杜绝一切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
2.学生参会:
①.提前查阅学校就业网上发布的各单位招聘信息、招聘会举办时间及场地安排,提前规划好时间,准时抵达活动现场且有序入场;
②.入场后请留意紧急疏散标识,勿乱扔纸屑、杂物,不要大声喧哗;由于会场人流量大,请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和随身物品;
③.提前准备好多份求职简历,整理好着装仪表参会,建议多咨询,多投递。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建设行列。
党和国家领导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1998年,时任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百年校庆亲笔题词。2011年,时任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听取我校关于生物产业的汇报。2013年,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并提出“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
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拥有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9公里浪漫湖岸线,10公里“林中路”,6.6公里湖光绿道,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
学科优势特色明显。首轮“双****”成效评价,学校整体建设9项评价指标中,7项指标为一档。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再次滚动入选第二轮国家“双****”建设学科。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据美国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数据显示,我校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社会科学等6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
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学院(部)17个,本科专业6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2982人,其中本科生19022人,硕士生10566人,博士生3394人,留学生456人。
硕彦俊秀荟萃。现有教职工3010人,其中教师1704人,教授555人,博士后32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6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84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教学团队7个。
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累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5项。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国家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本科课程58门。建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1个。
科技实力雄厚。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31个,部省级研发中心4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7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近5年,获批科研项目7019项,经费49.1亿元。在杂交油菜、绿色超级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和棉花、玉米、淡水鱼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优异。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十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以来连续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再次荣膺这一荣誉称号。
发展愿景:到本世纪中叶,建校150周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大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