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要求,深入落实******总书记关于“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全国工商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动员部署会暨海南省专场招聘活动的通知》(全联厅发〔2025〕10号)要求及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的通知》(琼教高〔2024〕111号)等文件精神,省工商联、省教育厅和省人社厅(省人力资源开发局)联合举办海南省 2025 年“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校园专场招聘会。
活动详情
一、活动名称
海南省 2025 年“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校园专场招聘会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5月9日(周五)9:00-12:00
地点: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礼堂金鸟巢(海口市美兰区琼山大道18号)
三、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
海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
承办单位:
海南省医药行业协会、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医科大学、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四、服务对象
1、海南省工商联执常委及各会员企业、海南民营企业50 强企业、省医药行业协会会员企业等为重点,同时面向其他民营企业。
2、以海口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同时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五、活动内容
1、岗位征集、毕业生求职摸底。
对外征集海南省工商联执常委及各会员企业、海南民营企业50强企业、省医药行业协会会员企业以及其他民营企业岗位需求,摸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求职意愿;
2、校企双选会1场。
根据前期供需双方需求分析结果,联合全省部分高校和民营企业开展校企双选会,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双向奔赴”的交流平台,预计组织80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2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3、求职能力探寻营。
活动期间组织开展毕业生求职能力探寻营,职业生涯探寻营是为高校学生量身打造,具备专业性、趣味性、促动性和推广性的职业生涯体验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尽早明确就业意向、尽快投身求职行动。设立一对一职业咨询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职业发展指导。通过职业能力测评、生涯规划、简历修改、面试模拟、职场适应、就业实习等服务。
4、政策宣传。
活动现场设立政策宣传区,为服务对象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使高校毕业生了解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规定。
5、线上招聘会活动。
为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兼顾不能参加现场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实际情况,本次招聘活动将同步在新视线招聘网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招聘企业和求职者可通过下方二维码进行岗位发布和线上求职。
六、其他精彩活动内容
1、搭建对接桥梁,组织毕业生走进民企活动2场。
活动期间,根据企业招聘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意向组织开展毕业生进4家企业观摩对接服务活动2场,帮助毕业生现场直观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概况、运作模式、职场环境及各工作岗位职责;
2、走进高校举办小型招聘会3场。
在高校内设置岗位对接洽谈区,提前对接5-10家有用工需求的优质民企,提供至少50个符合本校毕业生专业要求的就业岗位数参加招聘活动,组织求职者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岗位需求及专业要求,促进双方达成就业意向。
七、预约进场方式
校外人员统一关注小程序入校
扫描二维码-阅读来访系统使用手册
八、毕业生信息
学校位于海南省海口市,2006年在原****美术学院海口校区的基础上筹建,2008年获批成立海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专科),2018年获批升格为全国首批、海南省****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院校,2019年更名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和“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服务国家战略、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重点产业、职业领域需求,坚持“三全育人”“德技并修”“五育并举”,培养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娴熟,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现有美兰和云龙2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9234人,其中本科生15318人。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总建筑面积97.61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56万余册,电子图书185万册。设有18个学院(教学部),27个本科专业,48个专科专业,涉及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10个专业大类。其中航海技术本科专业填补了海南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的****。现有海南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2个、******骨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于2021年入选海南省第五轮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机械和交通运输等专业于2022年获批为海南省立项建设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组建了规模达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自有专任教师1166人,外聘教师1066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80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3.19%,博士学位占比15.87%,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68.78%,双师型教师占比60.89%。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比例为25.59%。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部级以上工作室4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思政教师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2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南海工匠”称号教师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技师1人,海南省技术能手1人,省创新创业先进个人1人,省优秀辅导员1人,高层次人才150人,有50名中青年教师被海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聘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积极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坚持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引入企业育人资源,牵头成立1个职教集团,已共建6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4个、校外实训基地220家。主动对接海南自贸港主体产业,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共建6个产业学院(含1个省级),开展产教融合项目93个、校企合作项目69个,签约合作企业达474家。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奖2449项,其中******62项、******511项;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省级以上获奖9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以上立项203项;本科生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30项,发表学术论文43篇,获授权专利20项。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各类技术技能人才6万余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96%。近三年毕业生年度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6%以上,留琼率连续两年突破65%,超过海南省平均水平。
学校坚持科教融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科研和技术研发,持续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现有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航运发展与物权数字化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筹)、海南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海南省智慧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教师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84项;发表学术论文2215篇,其中sci、ssci、ei及北大核心期刊收录论文470篇;出版著作129部;获授权专利364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获软件著作权357项。学校服务政府、企业需求项目73项,经费达5105万元。
学校坚持职业培训,已在27个领域获教育部批准开展“1+x”试点工作。作为海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已有58个职业工种,共计141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2024年****获批建设人社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拥有药物制剂工、化工总控工等6个生产制造技能培训资质。学校船员培训中心已具备开展无限航区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等培训项目最高培训资质,成为海南省规模**、设施最齐备、培训资质种类最齐全的航海类船员培训与教育基地。2021年以来,学校面向社会开展非学历培训累计达19.95万人次。学校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累计到账约4110万。
学校积极推动“职教出海”,按“教随产出、产教同行”路径,推动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参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中医学实训室建设;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建“中国与白俄罗斯传统民间文化对比研究室”;为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国立大学进行太极和八段锦教学指导。依托******骨干专业,面向孟加拉国sea-kingmarine公司、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等境内外民众团体及境外学校,开展课程输出、员工考核、学术交流等服务活动。
学校承担职业本科教育试点改革使命,持续改革,探索职业本科办学与人才培养规律,被批准为海南省“双高”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革试点院校、海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教育部规建中心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示范校。在中国科教评价网(金平果)和中国校友会发布的职业本科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连续三年位列民办职业本科大学第一;在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2023年abc中国职业本科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职业本科高校前三、民办职业本科高校第一。
中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转折期,学校坚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要求,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规模、抓重点、强特色、促融合、提质量、上层次”的指导方针,为海南自贸港背景下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海南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贡献力量,以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