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您好!衷心感谢贵单位长期以来对我校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为更好地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洽谈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我校计划于2024年4月9日(周二)举办浙江省第七届卫生人才招聘会(秋季)暨“千校万岗 就业有位来”杭州医学院专场校园招聘会。诚邀您前来我校招贤纳士!为了保证招聘会的有序进行,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招聘会安排
(一)招聘会时间:
2024年4月9日(周二)9:30-14:00
(二)招聘会地点:
杭州医学院滨江校区操场(杭州滨江区滨文路481号)
(三)招聘会日程安排:
二、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共青团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才市场
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
杭州医学院
三、杭州医学院2024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杭州医学院2024届毕业生共计2883人(其中硕士146人,本科1481 人,专科1256人),各专业人数以及生源情况,请分别扫下面二维码查看。
四、参会报名
一、招聘单位报名
1、便于妥善安排展位,请各单位于2024年3月11日-3月25日登杭州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官网进行注册报名,网址:http://hmc.jysd.com/(****“单位登录”,如未注册,先注册再登录→****“招聘会预订”→找到需要预订的招聘会→****“展位预订”→填写报名信息,※为必填项,公司简介150字内为必填项,上传最新企业工商执照年检副本,文件以单位全称命名,以上信息全部完成后,****“发布信息提交审核”,请勿重复提交发布,所填信息务必准确简洁。)3月26—27日,我们将会在招聘会报名结束后统一审核,审核后会邮件反馈审核信息。
2、请参会单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杭州医学院校企交流群(钉钉群号:11535012993),便于后续对接招聘会相关事宜。
3、用人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超过2人,单位可以于3月28日起在“我的预定”中查看并下载参会证明,用人单位在收到参会证明后,需下载打印并加盖单位公章(建议准备多份),凭参会证明报到,招聘会当天用人单位车辆凭借参会证明入会,招聘单位车辆停放服从学校统一安排。
二、求职人员预报名
求职人员参加招聘会,请于3月28日前完成预报名:登录杭州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官网(网址:http://hmc.jysd.com/),未注册的学生先注册,注册后登录账号,在首页面找到招聘会栏目,选择本场招聘会,****【学生报名参加】即可。招聘会当天,外校学生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入校。
五、其他事项
1、各参展单位自行准备展位的宣传、展示材料,易拉宝尺寸建议(80cm*180cm或宣传海报(尺寸不超过80cm*120cm)),届时有工作人员协助布置。
2、本次招聘会不收摊位费,学校将为各位代表免费提供工作餐和饮用水。为了使招聘会顺利开展,请各与会代表提前半小时到场。
3、为保障招聘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次招聘会拒绝传销招聘、虚假招聘、委托招聘,如用人单位招聘行为涉嫌违法、违规,主办方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4、由于校内车位有限,请各参展单位尽量绿色出行。用人单位车辆停放请服从学校现场统一指挥。
滨江校区附近宾馆有:
1、杭州滨文苑大酒店 电话:0571-87778888,地址:滨文路529号,距离:500m
2、杭州滨江雷迪森维嘉酒店 电话:0571-26202000,地址:滨文路474号,距离:500m
3、蝴蝶假日酒店 电话:0571-28063777,地址:浦沿街道杨家墩街2号楼,距离:850m
4、如家酒店 电话:0571-86617566,地址:滨文路426号文苑大厦1楼,距离:1km
5、锦江之星品尚 电话:0571-86601222,地址:东冠路661号金盛嘉悦广场,距离:1km
联系部门:
杭州医学院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联 系 人:
蔡老师、洪老师(0571-88892852、0571-87692648)
杭州医学院为浙江省人民政府直属从事公益服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医学院校。
历史沿革:杭州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5年的浙江省立女子产科学校,历经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浙江省卫生学校、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2016年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0多年办学历史。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8年的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历经浙江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科学院、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研究院等,1987年更名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19年,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与原杭州医学院整体合并组建新杭州医学院。
办学条件:现有临安、黄龙、滨江三个校区和青山湖科创中心。学校占地1435.76亩,校舍建筑面积40.3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2亿元,拥有中外文专业数据库等数字资源13种;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浙江省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14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百余家。
师资队伍: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106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9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人员 、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等200人次;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最美教师等称号37人次。
学科专业:学校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以医学为主,理学和工学等多学科融通协同发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省****学科(a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医学技术4个学科为省****学科(b类),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排名已达2.8395‰。有肿瘤科、普通外科学、临床护理学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微创外科、生物医药等2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群。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共12707人。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药学、生物与医药、医学技术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等21个本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现有**********课程5门(药事管理学、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药物化学、康复功能评定学、护理基础),省级****课程123门。
人才培养: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甘于奉献、广受赞誉杰出校友。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日趋广泛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六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率在全省本科院校排名中连续六年名列前六。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和安全性研究、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究开发、药物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胃肠病学、肿瘤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研究、内分泌腺体疾病诊治研究、生物标志物与体外诊断转化),6个省工程研究中心(消化道肿瘤诊疗与药物研发、新型疫苗、检验诊断关键技术、数智化康复装备、脑认知与疾病数字医疗器械、炎性慢病新药研发),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glp认证机构、国家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保存中心、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中心、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等17个科技服务平台。2018年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11项,其中******科研项目211项,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励15项,国家授权专利106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年均公开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公开出版发行《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浙江实用医学》《浙江医学教育》等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南威尔士大学、阿尔斯特大学等20所高校合作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推动学生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构建教师海外进修平台;引进葡萄牙、罗马尼亚、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外籍专家教授,促进学校师资国际化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马里兰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国际组织和高校建立联系,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签署了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合作备忘录,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目前,学校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brimea)、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等国际平台的会员单位,国际化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发展目标: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杭州医学院将始终坚持教育初心,潜心立德树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和卫生健康一线,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家国情怀、开放视野和求真博爱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医教研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浙江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贡献杭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