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校友:
首先衷心感谢各位校友长期以来对母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建校43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作为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多次入围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连续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关排名,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52位;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大力提高科研人才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凝心聚力推动多校区一体协同,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实现汕头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建设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为方便广大校友企业选拔人才,帮助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定于2024年3月29日(星期五)举办“汕头大学2024年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热诚欢迎广大校友企业(含校友所在企业)来校招贤纳才!现将有关事宜函告如下:
一、 招聘时间:2024年3月29日 9:30-15:00
(8:30-9:30签到、布展,9:30正式开始)
二、 招聘地点:汕头大学桑浦山校区老体育馆
三、 报名流程:本次招聘会设摊位80个,额满即止。请贵单位于3月22日12:00前登录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https://gdc.stu.edu.cn/jobfair/dualoption?id=5074报名(如无账号,请先注册用人单位账号),审核结果将通过网站及邮件通知,敬请留意查看。
四、 参会须知
1、参会展位费400元/展位,包含提供一桌两椅的标准展位、招聘海报印制、工作午餐等。
2、通过审核的企业,请务必于3月22日17:00前缴纳参会费,逾期未完成的将取消参会资格。费用汇至账户:
(1)开户名称:汕头大学
(2)人民币汇入账号:628857760147
(3)开户银行:广东 汕头 中国银行汕大支行
(4)联行号:104586020024
特别提示:请汇入时统一备注“2024校友招聘会”。如需发票的单位,可在缴费后在报名招聘会网站页面提交申请开具电子发票。
3、如已提交报名资料企业需要取消本次招聘会的报名,需在2024年3月27日12:00前发加盖公章的取消函(格式自拟)到邮箱,我校将会帮您取消本次招聘会的报名,如已缴费将退回费用,逾期将不再退费。由于前期我校对此次招聘会已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贵单位若在2024年3月27日之后取消报名将会被我校列入校园招聘企业异常名单,望知悉。
4、招聘会当天,主办方将为参会单位提供展位,设1桌2椅、统一制作海报(内容标示参会单位名称和招聘信息),提供汕头大学2024届毕业生资源手册1本、工作午餐2份、饮用水2瓶等。每展位限2人参会。
5、关于宣传:我校将招聘会信息在汕头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网站(https://gdc.stu.edu.cn/)、“汕头大学就业在线”微信公众号、校内通知网以及毕业生就业交流群等进行适时宣传。
6、招聘内容严禁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或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或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如参会单位招聘行为涉嫌违法、违规,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应责任。
7、关于住宿:住宿自理,校内住宿为学校学术交流楼(0754- 86505126)或专家公寓(0754-86503146)。
8、关于入校:请用人单位在进校前1-2天提交进校人员信息报备表,由审核通过后,招聘人员入校门时微信扫码验证身份即可进入学校。(注:入校人员应身体健康、体温正常)
2024汕头大学访客进校申请指南
五、 联系方式
叶老师 18060921393
邮箱:3779573136@qq.com
企业微信二维码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3号 汕头大学招生就业处(515063)
六、毕业生生源信息
2024届毕业生生源信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等相关信息,请查看二维码:
再次感谢您对母校建设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期待在招聘会现场与您相聚!
展开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也是全球****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
学校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并设研究生院和11个住宿学院(书院)。现有专任教师1272人,全日制在校生逾21000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逾16万人。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我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7个;**********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产品设计、行政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市场营销、公共艺术),******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项目7个(艺术设计、工商管理、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部(******)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本科课程13门,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专业4个,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开设“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已建成一批既能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又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图书馆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185.90万册,电子图书341.78万册。学校校园网始建于1990年,目前校园网已延伸到校内每一栋建筑物,学生可以从宿舍直接上互联网,全校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居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
学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多次入围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连续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关排名,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52位;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多位教师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132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积极邀请众多国内外****大学的知名学者到校访问,为师生开设课程、讲座。
学校秉承“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育人理念,提出以“先进本科教育”为核心,以“精细培养,追求卓越”为质量文化,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具有奉献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高质量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国际基准学分制,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创新cdio和obe教育,深化户外素质拓展,开展公益课程服务学习,深化书院学院“双院”协同……诸多改革开国内高校先河,被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2022年10月,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正式启用。东海岸校区以交叉学科、新兴工科和应用型人文社科为主体,直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未来学校将以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为抓手,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多学科背景教师队伍,构建适合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科研人才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凝心聚力推动多校区一体协同,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实现汕头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