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首先衷心感谢贵公司(单位)长期以来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是陕西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西部海员培养基地,海军、空军、武警部队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是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共建消防救援学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校,陕西省军民融合示范高校建设单位,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等。学院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11608人,2025届各类毕业生共计3122人。
2025年4月18日,延安市人社局与我院共同举办延安市2025年“红色筑梦 创业延安”高校毕业生主题招聘活动,现诚挚邀请贵公司(单位)参加。
一、会议主题
“红色筑梦 创业延安”
二、组织单位
主办:中共延安市委组织部
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延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延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延安市总工会
承办: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三、相关安排
时间:4月18日(星期五),活动时间1天。
地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中心广场
诚邀贵公司(单位)于2025年4月18日上午9:00之前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中心广场签到处报到,并领取会务材料。
四、参会方式
本次招聘会采用线下报名方式,各系(院)邀请参会(企业)单位由各系(院)负责,同时将审核通过后参会(企业)单位信息及时汇总报送,具体详情咨询招生就业处。
联 系 人:冯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911-8238118 0911-8262811
五、参会须知
1.参会单位报名时间:2025年4月10日—4月14日。
2.参会单位需制作门型展架(尺寸1.90米×0.9米),携带企业相关宣传材料,内容包括单位简介及招聘要求、岗位职数、薪资待遇等宣传内容。
3.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在招聘过程中向应聘人员收取费用,不得留用应聘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4.本次招聘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为企业提供展位、面试室和工作餐,由于展位有限,建议参会单位选派1-2人。
5.乘车路线:可乘坐8路、13路、209路、教育专线公交车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南门下车即到。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是从2005年起先后由延安10所大中专学校逐步合并而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延安创立的一所师范学校——“鲁迅师范学校”。学院现为陕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海军、空军、武警部队定向培养军士院校,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学院位于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西侧。校园占地764亩,建筑面积38.82万平方米。内设石油和化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农林与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医学系、航运工程系、师范教育系、艺术系(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继续教育学院、军士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0系2院1部共13个教学机构;下设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延安技工学校)、中职教育中心(宝塔区职教中心)、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等5个附属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903人,其中,专任教师517人,“双师型”教师332人,正高32人,副高286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陕西省职教名师5人。开设涵盖石油、化工、机电、经管、师范、艺术、农林、建筑、医学、旅游及航运11个领域、覆盖延安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的43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2个(航海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3个(航海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园艺技术),省级重点专业5个(石油化工技术、油田化学应用技术、油气地质勘探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油气智能开采技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石油化工技术、护理、工程造价),省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2个。拥有十大实训中心183个校内实训室,232个校外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西部船员培训基地),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延安装备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石油工程、化工技术、经济管理、航海技术)。现有各类在籍学生1.85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4万人。累计输送毕业生4万多名,就业率连年保持90%以上,“圣地石化人”“圣地海员”“圣地幼师”“圣地士官”“圣地护士”等人才品牌被行业、企业广泛认可。近年来,延安职院秉持“延安精神立院、德能并重育人”的办学使命,坚持“传承枣园灯火、培育能工巧匠”的延职精神,聚焦党的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任务落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内涵建设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更为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亮,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当前,延安职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职教改革新机遇,推进“双高”建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把******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延职“大有作为”的具体行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术支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