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兴皖工程战略部署,为皖北地区企事业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进校企对接和成果转化,服务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安徽省教育厅定于2025年3月22日举办招才引智安徽高校行之“皖北地区”专场招聘会,诚挚邀请贵单位参会。
一、主办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阜阳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阜阳师范大学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13:30
地点: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体育中心一楼羽毛球馆、篮球馆
四、报名流程
1.当地人社部门统一报名:阜阳市、淮北市、亳州市、蚌埠市、宿州市、淮南市、霍邱县、明光市、凤阳县、定远县等地用人单位,由当地人社部门统一组织报名。
2.就业服务平台报名:其他地区用人单位由阜阳师范大学统一征集报名,计划遴选约100家单位参加线下招聘活动,优先审核校友企业、就业实践基地参会。
报名渠道为安徽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https://yun.ahbys.com/company/login.aspx),详见《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使用说明(用人单位端)》,请各用人单位在简介或招聘简章中呈现相关资料,便于尽快通过审核。
3.各地市组织、人社等单位组团报名,请直接联系阜阳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
报名时间:2025年3月5日-12日。
五、参会须知
1.费用:本次招聘会不收取任何费用。主办方为每家参会单位提供1个标准展位(含单位名称标牌、1张洽谈桌、2把洽谈椅等基础配备),参会单位需自行准备并携带宣传材料。
2.招聘信息要求:参会单位需确保提供的相关资质、招聘需求真实有效。发布的招聘信息中不得设置违反国家规定的歧视性条款和限制性条件。如有以上情况,经核实将取消其招聘资格。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58-2596248
联系人:宋老师、李老师
七、阜阳师范大学简介
http://www.fynu.edu.cn/xxgk/xxjj.htm
八、阜阳师范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生情况
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体育中心的定位图
附件:招才引智安徽高校行之“皖北地区”专场招聘会用人单位操作手册(阜阳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坐落在千年历史文化古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阜阳。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老庄文化发源地、管鲍故里、三曹故乡,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有着“百亿粮仓、颍淮善郡、书法名城、生态水城”的美誉。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汇千里长淮锦绣,聚三清贯颍灵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便捷,环境秀美怡人。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设立阜阳师范学院,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启动研究生培养,2019年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2022年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2024年获批安徽省重点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校60多年来,学校荣获******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先后向社会输送20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维海、常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人才培养质量赢得广泛赞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籍在校本科生23769人、研究生987人,占地114.3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69万平方米。设置17个教学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个;设置70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现有******特色专业3个、**********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专业建设点15个、**********课程3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建有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1个,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分中心1个。学校获批安徽省首批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高校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中心,生物标本馆被认定为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图书馆、淮河文化馆被认定为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校史馆被认定为安徽省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纸质图书218.9395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库等41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以及皖北文化研究专题数据库、农民工研究专题数据库等自建特色数据库。
现有专任教师1345人,97.8%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比4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6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83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万人计划、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8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40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方维海院士、常凯院士等兼职教师109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43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773项,横向合作项目446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4项,学校教师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732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399篇,获国家授权专利737项;出版著作232部。主办出版《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阜阳师大报》《安徽基础教育》。
学校不断彰显实践育人特色,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五年来,学生获得******学科竞赛奖励1166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4913项,连续荣登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top300)、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top20);学生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647项,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7项。毕业生角色转换快、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社会满意度高。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省级华文教育基地,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短期进修、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与40余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与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长期坚持开展“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社团文化艺术节、校园生活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第二课堂活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安徽省创业研究院、第一批“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自胜、勤行”的校训,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综合改革,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支撑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为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