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医疗人才网 招聘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
1956年 · 501以上人 · 本科 · 公办院校
详情

尊敬的用人单位:

衷心感谢贵单位长期以来对我校、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为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优质平台,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我院定于2025年5月15日(周四)举办“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诚挚邀请贵单位莅临指导,选拔优秀人才!

一、学院及毕业生概况

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于2007年,秉承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紧扣国家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使命担当的复合型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为己任。

学院现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本科专业1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个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全覆盖。

2025届本科毕业生共计372人,其中:

预防医学(170人):掌握人群健康相关状况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公共卫生研究等核心技能,能够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药品监督机构、检验检疫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健康相关企业等从事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控工作。

卫生检验与检疫(88人):掌握先进卫生检验技术、具备初步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适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从事卫生检验检疫技术工作等需求。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65人):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预防医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将食品卫生学、营养学、中医食疗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人群和临床实践,可胜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健康管理部门、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营养健康相关工作岗位。

食品质量与安全(49人):具备较强的科研素养、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监管部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从事食品质量控制、食品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督相关工作。


二、供需见面会安排

时间:2025 年5月15日(周四)14:30-17:00

地点: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百会堂演播大厅(启动仪式)

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百会堂2楼21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供需见面会)


三、参会须知

报名时间:2025年4月23日-2025年5月10日

报名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或将二维码中涉及报名材料发送至邮箱386955324@qq.com

温馨提示:

1.本次供需见面会不收取费用,参会人员的往返路费及住宿费由各参会单位自理。

2.会场提供展位1个(桌子1张,椅子2张),提供饮用水、笔、纸、文件袋等用品(均为免费);参会单位请自行携带招聘广告(可以为宽度1米以内的门型展架,或者高度为1米,宽度1.2米的海报张贴桌上)。

3.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如实公布拟招聘人才的岗位、数量、条件、待遇等相关信息,不得做虚假宣传;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尊重毕业生人格,保护毕业生隐私。

4.招聘会场内禁止吸烟,请保持场内清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保持场内招聘秩序。

5.如有其他事项变动,将另行通知。贵单位的参与是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支持!我们热忱期待与您携手,共同为毕业生搭建梦想舞台,为健康中国建设输送栋梁之才!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王若涵)

联系地址:

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弘景楼4号楼305

联系电话:

17725175750/028-82629189

学校官网:

https://www.cdutcm.edu.cn/ggwsxy

学校官网:

https://www.cdutcm.edu.cn/

学校就业网:

https://jy.cdutcm.edu.cn/

展开
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邀请函
主办:
时间: 2025.5.15(14:30-17:00) 线下 免费
职位:公卫展开
形式:线下招聘会
费用:免费
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20个学院、3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2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学校有国家“双****”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双****”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5个(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临床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esi全球前1%学科3个(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化学)。

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14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特聘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9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杰出人才奖、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省部级称号19人,四川省特聘专家55人。

学校有**********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专业14个;**********课程18门、省级****课程98门;******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首届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获******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7项。学校作为教材主编或副主编单位已完成100多部行业规划教材编写,主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三。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3部主编教材获全国二等奖,6部副主编教材分获特等奖1部、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获奖情况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

近五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30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331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8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杏林”系列校园文化品牌。近五年,学生获得******省级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志愿服务类赛事奖项、文化艺术类赛事奖项等210余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学校有各级各类实验室82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社科联重点实验室等。

学校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省级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直属医院4所,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103所。

学校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四川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届董事会,与5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是全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校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合作。学校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基尔健康医学院”,设有“葡萄牙宝德分校”“南非分校”“加拿大分校”等;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在黑山、德国、白俄罗斯设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在塔吉克斯坦建设“中国-塔吉克斯坦传统医药中心”;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

“十四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以新一轮“双****”提速建设为核心,坚持“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强特色”发展路径,围绕“调布局、优结构、提效能、促创新”工作主线,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体系、传承创新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为重点,全面构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建设奋进、幸福、美丽、仁爱的世界****中医药大学。

展开
生源公共卫生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共计372人展开
招聘职位学生简历
    加载中...重新加载
    更多单位
    收起
    0 加入简历库
    性别 职位 姓名电话学号
    简历仅面向 证件已审的VIP单位开放
    上传证件办理VIP会员
    加载中...重新加载
报名参会 我的报名 发布简历 管理简历
联系 王老师(公共卫生学院) 在线聊
电话
17725175750
028-82629189
地址四川成都温江柳台大道1166号导航
复制 标题/网址网址二维码
网址https://www.cdutcm.edu.cn/
免费发招聘会 管理招聘会 报名 简历 康强客服
发布/管理招聘会 发布简历 免费报名 我的报名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注册二维码
网址二维码
QQ好友
标题/网址
职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