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用人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稳就业”“保就业”指示精神,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精准对接平台,我校联合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拟于近期举办“佛山大学2026届毕业生秋季首场校园招聘会”,诚邀贵单位拨冗莅临、广纳英才!
一、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佛山大学,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佛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佛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佛山市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佛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二、活动安排
企业报名时间:
即日起-9月22日16:00(免费报名)
活动开展时间:
2025年09月27日(星期六)下午14:30 - 17:30(请各用人单位提前半小时入校签到)
举办地点:
佛山大学江湾校区(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三、服务对象
1. 具有招聘需求的优质用人单位;
2. 佛山大学2026届本科、硕士毕业生;
3. 退役军人。
四、服务标准
1.安排现场招聘展位1个(含桌子1张,凳子3张)
2.信息展板1张(内容包含展位号、公司名称、招聘岗位、薪资待遇、人数需求,用人单位可另外携带自己制作的海报展架等物料。)
3.《佛山大学2026届毕业生专业介绍》1本
4.饮用水2支
以上物料均为免费提供
五、报名流程
请有意参加本场校园招聘的企业登录广东公共求职招聘服务平台报名,报名链接如下: https://ggfw.hrss.gd.gov.cn/recruitment/internet/main/#/jobfairsdetail?bcb048=1965304634580848642
广东公共求职招聘服务平台操作指引详见https://ggfw.hrss.gd.gov.cn/isso/static/unit.html
六、参会流程及须知
1. 企业通过审核后即完成参会报名,招聘会当天需凭《参会凭证》签到及出入会场;
2. 如因不可抗力未能参会,参会单位应于活动开始前向我方提出情况说明。
七、入校要求
1.同一企业进校及参会人员不超2人。
2.报名提交后,视同认可本邀请函所示要求,更多参会详情,请留意校方的实时通知。
八、联系方式
佛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联系人:谭老师、黄老师
联系电话:0757-83961048
附:
佛山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广东佛山,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
强化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部),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特色重点学科4个、“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4个,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共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兽医学、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2023“软科世界****学科”,数学、畜牧学、光学工程学科进入“2023软科中国**学科排名”全国前50%。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教育、艺术十大学科门类,其中******特色专业2个,**********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专业建设点17个。2021—2023年连续三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1000强。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单)中,我校位列全国高校第219位,广东高校***1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251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338人,联招博士研究生61人。2018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励6405项。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团委、“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星创天地”、******大学科技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落户学校。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646人,其中专任教师132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518人,博士学位878人,在聘全职******高层次人才17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7人,培育******高层次人才5人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4人。
坚持产学研合作,增强科研创新实力。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2018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基金3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64项,其中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2021年学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牌;2022年学校7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列当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高校排行榜第8位;2023年学校以广东省排名第5的成绩进入中国发明创造百强高校。
致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与德国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先后与澳门科技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2020年成为“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23年入选教育部“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成员单位,2024年入选教育部德国博世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合作试点项目首批培育建设单位。牵头组建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国际膜生物学与环境研究中心、粤港澳高校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联盟、粤港澳高校氢能创新联盟等多边合作科研平台。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明德博学、自强有为”校训,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进取品格、基础扎实、功夫到家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快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