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就业决策部署,助推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定于2025年12月12月举办“安徽第二医学院2026届毕业生冬季校园双选会”。活动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12月12日14:00-16:30
二、活动地点
安徽第二医学院室内体育馆
三、参会单位
以医疗卫生单位和医药企业为主,同时面向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
四、报名方式
招聘活动采取线下方式进行。报名平台:请登陆“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登陆,注册审批后,****【安徽第二医学院2026届毕业生冬季校园双选会】报名参会(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1)。
用人单位参会报名流程:
第一阶段【已入驻平台的单位,可直接进入第二阶段操作】
1、在企事业单位校招服务平台注册 ,也可微信扫码登陆。
2、在菜单【关于我们】完善资料,含基本资料、单位简介、招聘专业和招聘职位类别等
3、在【入驻高校】选择意向的高校(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入驻申请(学校审核后才能报名双选会)
第二阶段
4、选择菜单【招聘简章】,编辑、保存和发布招聘简章
5、选择菜单【职位信息发布】发布招聘职位
6、选择菜单【校园双选会】,选择安徽第二医学院,****【我要报名】:安徽第二医学院2026届毕业生冬季校园双选会
第三阶段
7、所有审核通过的单位,注册手机号都会收到参会确认短信通知。
五、相关安排
1.本次招聘会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各用人单位于12月7日前报名参会(达到报名上限,系统将自动关闭),自带易拉宝等宣传材料,摆放在招聘现场指定位置。
2.招聘活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和2025届未就业毕业生开放。我校应届毕业生生源及专业情况请登陆就业网首页查看。
3.所有参会单位人员报名成功后,注意查看会务组会前短信通知,按要求进校参会。
4.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何老师、 魏老师
联系电话:0551-62861492/62860000
咨询qq群:100211868
附件1
就业市场报名操作手册
一、用人单位登录
(一)注册
请****企事业单位校招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注册。若****注册平台,您的状态将处于待审核状态,平台将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审核通过后,您将会收到短信通知,您可以关注并重新登录平台检查审核的状态。
企事业单位校招服务平台:https://yun.ahbys.com/company?
注意事项:
2 用人单位信息审核包括信息平台的审核和入驻学校的审核两个过程,在平台未审核之前,您不能进行任何的业务操作(发布信息和招聘会报名等)。
(二)完善单位资料
1.上传营业执照和认证申请公函(附件2)。
2.填写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单位行业、单位地址、单位简介、单位联系人、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3.填写招聘专业、维护招聘职位类别,用于精准职位推送和人才搜索。
注意事项:
2 用人单位必须填写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 公函中的注册手机号必须与系统中的注册手机号一致
2 招聘专业很重要,只有招聘专业是该高校开设专业,才能入驻
二、入驻高校
1.选择平台菜单【入驻高校】
2.选择相关高校,在入驻情况栏目中****【申请入驻】
注意事项:
2 只有您的专业需求与入驻高校开设专业匹配方可入驻
三、发布招聘信息
1.选择平台菜单【校园就业市场】【招聘简章】
招聘简章:包含单位介绍、单位文化、招聘流程、专业和岗位需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等。
2.选择平台菜单【校园就业市场】【职位发布】
职位信息:包含工作类型、工作地点、专业要求、薪资待遇和岗位要求等详细内容。
注意事项:
2 只有状态是招聘中的信息,才能审核。
2 招聘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出现在其入驻的高校就业信息网上、毕业生手机客户端以及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 每个单位的招聘简章只能是一个,职位信息的发布数量不受限制,职位的有效期是30天,过期后平台、高校就业信息网和毕业生小程序不再显示(请用人单位及时更新)。
四、参加2024年安徽省医药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市场
1.选择平台菜单【校园就业市场】
2.选择高校(安徽第二医学院)
3.选择【安徽第二医学院2026届毕业生冬季校园双选会】,在指定的报名时间内报名,****【我要报名】
安徽第二医学院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合肥市,校本部有芜湖路校区、芙蓉路校区和新桥校区,占地面积1182.58亩,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0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330余人。
安徽第二医学院前身是合肥卫生学校,始建于1955年;1969年迁至巢湖市;1974年9月回迁合肥市并设安徽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78年7月恢复合肥卫生学校;2001年6月升格为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3月更名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6月升格为安徽第二医学院。
在高职高专阶段,学校获批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基”建设示范高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安徽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和第三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直机关文明校园。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以“优秀”等次分别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学校目前总建筑面积407395.86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52714.63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734.86万元,图书馆折合图书总量173.91万册。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2个学院。拥有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安徽省卫生职工培训中心等多个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遗传医学中心、科研实验中心等科研平台。设置“医、药、护、技、管”五大类专科专业18个,本科专业4个。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3个。学校设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17个,其中******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7个,教学实践基地200余个;有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1所、直属附属口腔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11所、产业学院6所。
学校代管的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担全省基础医学和应用医学研究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对外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院内设中药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预防医学研究所5个专业医学研究所;建有安徽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医药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安徽省卫生技术评估中心3个科技服务平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动物实验室,2021年安徽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微生物与消毒学实验室”,2023年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具备国家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安徽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科教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秘书处挂靠省医科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获批安徽省第十五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含直属附院)83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88人,占比70%以上;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47人,占比40%以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6人(其中正教授4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以上。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8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省级教坛新秀31人。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获******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精品课程7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1人,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5项,省赛金奖11项。
学校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安徽省高校重大类项目11项;教师获国际发明专利9项、国家发明专利30项,学生获新型实用专利1037项;《安徽医专学报》先后3次被中国高校期刊研究会评定为“优秀学报”。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学校具备“国际学生招收培养资质”,2021年开始招收首批国际留学生。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新加坡护理医科全额奖学金项目合作院校,目前已累计选派25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工作、生活;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德国等多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和师生交流互访。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异。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居省内前列;招生、就业两旺,高考文理科录取投档线稳居高职高专全省第一,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就业满意度95%以上。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理念,围绕“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健康安徽”战略需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加强新医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