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医疗人才网 招聘会
常熟理工学院
1958年 · 501以上人 · 本科 · 公办院校
详情

尊敬的用人单位:

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苏州工学院就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苏州工学院是省市共建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校企合作、融合发展,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二万多名各类人才。目前,学校有近5000名2026届毕业生,分布于两校区12个学院的52个专业。

为了更好地促进2026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和提供高效优质的招聘服务,学校决定于10月29日下午在东湖校区风雨操场(室内)举办秋季校园招聘会(第二场)。

诚邀各企事业单位来校选聘优秀毕业生!

一、招聘会组织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苏州工学院

承办单位:苏州工学院学生工作处、常熟市企业科协联合会

二、招聘会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下午14:00-16:30

地点:苏州工学院东湖校区风雨操场(室内)

三、会务安排

本次招聘会预设展位300个,主办方为每个参会单位提供展位一个(一桌两椅),企业需自带宣传材料,建议使用易拉宝(大小控制在80*200cm以内)。

招聘会当天开放东湖校区闻道楼部分多媒体教室用于宣讲和面试,如有需要,请提前联系就业指导中心预定(顾老师,0512-52251232)。

东湖校区分布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商学院、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师范学院。

东南校区分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东南校区毕业生将乘坐招聘会大巴赴现场求职。

四、参会对象

1.组团参会:地方人才服务部门、集团企业、商会协会等组织企业参会,需于10月24日17:00前直接联系校就业指导中心预留展位(姚老师,0512-52251132),并同时提供参会企业和岗位基本信息(详见附件1)。

2.用人单位需于10月24日17:00前通过“苏州工学院就业信息网”报名,学校将于10月26日前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类型、岗位数量、薪资福利、校友反馈等方面审核并安排展位。已通过组团参会的企业无需重复报名。

3.苏州工学院2026届毕业生可于10月29日前登录“苏州工学院就业信息网”招聘会专区进行网上报名,预约本次招聘会。

五、用人单位报名须知

1.用人单位在“苏州工学院就业信息网”(https://szgxy.91job.org.cn/sub-station/home/10333),提供相关资质材料进行注册,经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用户中心,报名参会。如已注册,可使用账号登录。(详见附件2)

2.参会单位请登录本次招聘会网上报名专区(苏州工学院就业信息网—招聘会—苏州工学院2026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第二场)),****“单位报名参加”,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预定展位,审核通过的企业将由学校统一排展,10月26日后可在系统中下载带有展位号的“参会通知”,招聘会当天凭“参会通知”进入校园。请用人单位在填写招聘信息时明确简历投递邮箱、招聘部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申请展位提交前微信扫码加入“苏州工学院10月29日招聘会企业联络群”(微信群仅用于活动事项交流,报名请务必使用系统)。

3.因展位有限,系统内显示未审核通过的企业可继续选择参与学校其他场次招聘活动。

六、用人单位进校须知

1. 请于当天携“参会通知”(纸质电子均可),统一由东湖校区北门进入校园,并按照指定的路线进入、退出校园和招聘现场。

2. 每个参会企业的进校人员原则上不超过2人,尽量不要随意更换、临时增减。

3. 如遇特殊情况导致招聘会被迫调整,学校将第一时间联系参会用人单位,请及时关注最新信息,保持联系畅通。

七、友情提示

1. 为保障应聘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次活动拒绝传销招聘、虚假招聘、委托招聘,参会单位应严格规范招聘行为。

2. 参会单位应遵守我校日常管理相关规定,对扰乱招聘秩序或违反招聘承诺的参会单位,主办方将其纳入合作单位黑名单,并取消校园招聘资格。

3. 如参会单位招聘行为涉嫌违法、违规,主办方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4. 参会单位在报名后因故不能按时到会的,请及时联系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取消预订的展位,以便后续安排,谢谢配合!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512-52251132、0512-52251232

联系人:姚老师、顾老师

邮箱:clgzhjy@163.com(招聘信息投稿公众号)

就业信息网:https://szgxy.91job.org.cn/sub-station/home/10333

展开
苏州工学院2026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第二场)邀请函
主办:
时间: 2025.10.29(14:00-16:30) 线下 免费
职位:医药/制药展开
形式:线下招聘会
费用:免费
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省市共建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与常熟职业大学合并,成立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六十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苏州、落地常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市共建办学机制,坚定不移地坚持校地合作,坚定不移地坚持融合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二万多名各类人才。升本以来,全体常熟理工人在“立本求真、日新致远”校训的指引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发扬“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创****,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校现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51个招生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多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60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750多人,博士近700人。建有省级优秀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4个;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突贡”专家、省级“师德标兵”、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省“双创博士”、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省级以上人才及人才项目280多人次。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建立了全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声学技术、应急管理、电商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获批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含应急管理学院)4个,应急管理学院获批教育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项目试点单位。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15项,承担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多项。获批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31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7个、省级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项目)8个、省重点专业(类)6项、省特色专业8个,1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商科认证。建有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1个。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年来,学生累计获“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竞赛奖项500多项。学校位列“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全国第3名、江苏***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学科****战略,重视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了一批地方(行业)急需的应用型学科,构建了以工学为特色,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有“十四五”省重点学科4个。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50项,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6项;获批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各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建有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50余个。办有《东吴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评价中心核心期刊)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本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9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入选江苏-英国高校合作联盟、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获批江苏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分别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学位),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合作开展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与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开展中芬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2+2学分互认本科双学位来华留学项目。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常熟理工学院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推进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的“3211”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学科****、人才强校、融合发展”三大战略,全力推进申硕、更名两项任务,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谱写常熟理工学院新的辉煌篇章而努力奋斗!  

展开
生源我校2026届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共计77人展开
招聘职位学生简历
      10月29号
      上线报名单位、职位、待遇
      敬请期待
    加载中...重新加载
    更多单位
    收起
    0 加入简历库
    性别 职位 姓名电话学号
    简历仅面向 证件已审的VIP单位开放
    上传证件办理VIP会员
    加载中...重新加载
报名参会 我的报名 发布简历 管理简历
联系 就业办(办公室)
沟通在线聊VIP免费
电话打电话
邮箱免费
地址江苏苏州常熟市南三环99号导航
复制 标题/网址网址二维码
网址https://www.cslg.edu.cn/
免费发招聘会 管理招聘会 报名 简历 康强客服
发布/管理招聘会 发布简历 免费报名 我的报名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注册二维码
网址二维码
QQ好友
标题/网址
职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