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国务院及自治区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结合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和人社部“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现定于2025年10月举办“就业领航 共筑未来”就业服务帮扶活动(通辽专场)招聘会。本次活动旨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与用人单位搭建高效、便捷的对接平台,现诚挚邀请各类求职者和用工单位踊跃参与。
一、活动主题
就业领航 共筑未来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8:30-11:30
地点:内蒙古民族大学霍林河校区大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一楼(原大学生事务中心)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
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内蒙古民族大学
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
四、服务对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退役军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及其他有求职需求的劳动者;
(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
五、技术支持平台
内蒙古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六、企业参会
1.请参会单位于2025年10月28日前登录内蒙古民族大学就业信息网https://imun.nmbys.cn(未注册单位需先完成注册,审核周期为1个工作日);
2.审核通过后,进入“招聘会”栏目选择本次活动专栏,****“企业预定展位”,按要求填报职位信息及招聘需求(请在备注栏注明近三年在我校招聘的毕业生人数);
3.提交信息后,等待内蒙古民族大学就业指导处对单位及岗位资质进行审核;
4.审核结果将于1个工作日内公布,请单位及时登录网站查看展位预定状态;
5.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报名信息将用于统一制作招聘展板,请务必如实填写。
七、参会须知
1.会务组为每家单位提供标准展位(一桌两椅)、统一制作招聘展板,并免费提供饮用水;
2.用人单位所发布岗位信息须真实有效,严禁出现收费招聘、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行为,我校有权终止违规单位的招聘活动;
3.请各单位自觉遵守会场秩序,不得擅自张贴或散发宣传材料;
4.如因故不能参会,请至少提前2个工作日告知就业指导处。无故缺席者将限制后续进校招聘资格;
5.展位号安排将于招聘会前一日通过内蒙古民族大学就业信息网及“内民大就业”“内民大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公布,请及时关注。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范老师
电 话:0475-8313572
附: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西辽河文明核心区、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哲里木盟农牧学校;后历经发展,三所学校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2000年6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三所院校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校196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获批中药学(蒙药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66年薪火相传,66年风雨弥坚,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北疆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598亩,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6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1.8万册。
现有27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2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98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专科生22051人,硕士研究生2896人,博士研究生35人。
现有教职工187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33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8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
现有**********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课程9门,教育部“四新”项目9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学团队1个,获******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现有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科研平台33个,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2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3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类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人文社科类奖励93项,其中,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
现有6个版本的学术期刊公开出版发行。《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为ami扩展期刊。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
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2020年蒙药学专业获批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8年被评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优秀单位,2023年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步入新时代,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四为服务”办学要求,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秉承“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训,坚持“强医、兴文、厚理、提农、精工”多科并举、文理交融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扎根北疆,面向全国,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域****、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