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医疗人才网 招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56年 · 501以上人 · 211 · 公办院校
详情

尊敬的用人单位:

为继续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青春有你·未来已来-北京中医药大学2026届秋招第二场大型校园双选会暨中医药院校专场双选会将于10月30-31日在和平街校区、良乡校区举办,线上双选会也将在10月30日-11月2日同步举办,诚邀兄弟院校及附属医院、附属科研机构来我校招贤纳士!欢迎其他医药相关用人单位加入!

我校2026届毕业生预计3900余名,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各个层次,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管理学、法学、英语、生物工程、马哲等多个学科专业,涵盖中医药类硕士及博士专业最全。

一、报名流程

1.双选会时间和地点

线下:

1.和平街校区:操场

10月30日(周四)13:00-16:00

2.良乡校区:东院操场

10月31日(周五)13:00-16:00

注:受天气等原因影响,具体举办地点请以当天安排为准。

线上:

10月30日-11月2日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10月28日

2.报名流程:登陆北京中医药大学就业信息网jy.bucm.edu.cn按要求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成功后,方可报名本次双选会,请注意选择线上/线下参会校区。

3.审核:我校将在10月28日前对报名单位进行网上集中审核,审核结果将以邮件方式通知至用人单位,请各单位届时注意查看预留邮箱信件。

4.确认参会:通过审核的用人单位请于10月28日前按照邮件通知要求将材料回传至我校邮箱进行备案(邮件题目请以“单位全称+线上/参会校区”命名)。

5.参会当天:通过审核并已回传材料备案的线下双选会参会人员,于双选会当日持本人身份证在校门口查验入校。线上双选会参会单位只需回传《招聘信息采集表》(审核通过后会发送至邮箱),毕业生如有意将简历投递至预留邮箱,届时注意查收即可,无需其他操作。

二、注意事项

1.校园内停车位有限,停车费自理。建议您选乘公共交通工具由和平街校区西门/南门及良乡校区东院西门步行入校。

2.免费提供标准摊位帐篷(2m×1m)一个(含1桌2椅、单位标识门楣)。

3.参会人员提前30分钟到场签到,需自带易拉宝和招聘海报。

4.双选会不收取任何费用,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5.举办时间地点如有更改将另行通知,请持续关注北中医就业微信公众号。

7.联系方式:马老师  010-64287672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期待您的参与!


展开
【用人单位邀请函】北京中医药大学2026届秋招第二场大型校园双选会暨中医药院校专场双选会
主办:
时间: 2025.10.30-11.2 线上/线下 免费
职位:护士/护理中医药学+中药学康复科/治疗/理疗公卫健康管理展开
形式:线上/线下同步招聘会
费用:免费
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瑶琪,校长唐志书。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双****”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建设学科;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6369人,专任教师1822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8人,并拥有一支以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从丰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92人,其中博士生1889人、硕士生4737人、本科生9014人,留学生352人(其中博士生38人、硕士生107人、本科生207人)。非全日制在校生5405人,其中博士生26人,硕士生3人,远程教育学生5376人。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制药、药学、公共事业管理、英语、康复治疗学、法学、工商管理、药事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生物工程、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骨伤科学16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4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5个专业学位类别,囊括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全国中医、中药、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以及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所在单位。在首轮全国研究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彰显学校在全国中医药拔尖人才教育领域的****示范作用。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
 学校现有7个**********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学基地,9个北京市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6门**********本科课程,3个******教学团队,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8门北京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个北京市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两届学校获得******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5项。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2个,包括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新型研发中心、北京市哲学科学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岐黄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4家在京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学校遵循“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指导思想,探索校地合作共建新模式,支持附属医院在地方搭建高质量中医药区域服务平台。另有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30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工作。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4个。建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46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49个。
 建校伊始,学校就成为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中医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到目前已为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并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996年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在国外高校独立颁发医学学士学位项目。率先在世界50强高校中开办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设“中医学-生物学”双学士学位教育。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获欧盟认可的第一个中医学硕士学位项目。开设我国****全英文授课西医生学习中医的博士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全英文授课中医学士学位项目。牵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医学大学联盟,打造合作典范,推进全球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学校于1991年在德国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中医医院,开创了中国大学在海外办中医特色医院的先例,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典范。学校首创集医疗、教育、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北中医方案”,先后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俄罗斯中医中心、美国中医中心、中国-德国中医药中心(魁茨汀),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丽名片。俄罗斯中医中心成功取得俄罗斯联邦医疗机构资质,成为俄罗斯第一家被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的中医特色医院。澳大利亚中医中心积极推动针对西医生的中医学历教育,两届中医学硕士学生成功毕业。美国中医中心瞄准中医特色及医学前沿,围绕癌症、癫痫、儿科疾病、生殖疾病等成功举办多次高端学术会议,与美国国家儿童医院合作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成为中美两国在医学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
 学校主办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临床》《中医教育》和《中医科学杂志(英文)》4本高水平学术期刊,是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等重要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历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入选t1级中医药中文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项目;《现代中医临床》连续8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医教育》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收录;《中医科学杂志(英文)》被scopus、doaj等数据库收录并入选t2级中医药英文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迈入新时代,学校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守正创新作为发展思路,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全面建成中医药特色世界****大学而不懈奋斗!

展开
生源我校2026届毕业生预计3900余名,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展开
招聘职位学生简历
      10月30号
      上线报名单位、职位、待遇
      敬请期待
    加载中...重新加载
    更多单位
    收起
    0 加入简历库
    性别 职位 姓名电话学号
    简历仅面向 证件已审的VIP单位开放
    上传证件办理VIP会员
    加载中...重新加载
报名参会 我的报名 发布简历 管理简历
联系 马(老师)
沟通在线聊VIP免费
电话打电话
邮箱免费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导航
复制 标题/网址网址二维码
网址https://www.bucm.edu.cn/
公立医院招聘民营医院/门诊招聘
  • 临床科室(临床医学、医学类)
    三甲硕士起 全职 应届生 报名中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报名时间:2025.10.16-2025.6.302025.10.16发布
  • 骨科中心(创伤)显微外科医师、消化内科护士
    三级硕士起 全职 社招 报名中
    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两江医院)重庆 重庆市
    报名时间:2025.10.27-11.262025.10.27发布
  • 助产士
    2K~10K
    1年以上大专
    宿州高新医院安徽 宿州
    发布时间:2025.10.22
  • 病房护士
    3K~5K
    1年以上大专
    武汉健嘉康复医院湖北 武汉
    发布时间:2025.10.21
免费发招聘会 管理招聘会 报名 简历 康强客服
发布/管理招聘会 发布简历 免费报名 我的报名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注册二维码
网址二维码
QQ好友
标题/网址
职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