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结合教育部“万企进校园计划”以及“八闽春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举办“福建医药食品行业毕业生暨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热忱欢迎贵单位派员莅临大会,择优录用毕业生。
一、招聘会主题
“逐梦青春 就业启航”
二、主办、指导、承办和网络支持单位
主办单位: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指导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福建海峡人才网络资讯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中国海峡人才网(www.hxrc.com)
三、参会对象
1.对2023届毕业生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以医药类和食品类企业为主;
2.2023届毕业生及往届未就业学生。
四、招聘会安排
本次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一)线上招聘会时间、规模和报名方式
1.时间:自招聘会公告发布之日——2023年5月30日
2.规模:150家
3.展位预定链接:http://app.hxrc.com/services/rcjlh/ydtw_text.aspx?rq=3665
(二)线下招聘会时间、地点和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即日起——2023年4月18日
2.参会时间:2023年4月25日 14:00-17:00(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3地点: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洪山校区
注意:主办单位将从4月18日前成功报名线上招聘会的用人单位中挑选100家参加线下4月25日的线下招聘会。因场地有限,确认参会企业后,主办方将电话通知具体的现场展位号。
五、参会流程
1.报名:本次招聘将使用“招聘会智能平台”,无论是参加线上还是线下招聘会的用人单位均需在报名时间段内登录海峡人才网(www.hxrc.com)****“校园招聘会”——“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活动专区页面,按照以下方式参与:预定展位→企业会员登录(如不是中国海峡人才网企业会员请先注册企业会员)→录入招聘岗位→****“提交”申请展位→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进行参会登记。
展位预定链接:http://app.hxrc.com/services/rcjlh/ydtw_text.aspx?rq=3665
2.审核:招聘单位的招聘信息必须真实有效。主办单位将对意向企业招聘内容等信息进行审核、筛选。线上预定的展位不代表线下都能参会,本次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预定的展位不代表线下都能参会,参会企业请以主办方微信、电话通知及海峡人才网通知的现场展位号为准,无法现场参会的企业同步参加线上招聘会,请知悉。
3.确认:组织单位将于4月20日前通过微信、电话通知及海峡人才网公布审核通过的参会单位具体展位号,收到展位号的视为预订成功。未通过参会资格审核的企业不再电话告知原因,请知悉!
4.参会:预订展位并经审核通过的招聘单位,请于招聘会开始前1小时前到招聘会现场服务处签到,招聘会当天14:30后未签到的单位展位不予保留。预订成功企业招聘会当天未签到参会的,将记入不良信用企业黑名单。
5.入校要求:每家入校的招聘单位工作人员不超过2人,根据校园管控要求,活动当天仅允许有提前报备的人员入校(人员报备表详见附件2),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员不得进入校园。所有招聘会现场人员需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在划定的招聘洽谈专区供需交流。现场不设临时展位,未收到电话确认展位号的企业现场恕不安排展位,请知悉!
六、注意事项
1.招聘会为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
2.请参加线下招聘会的单位自行携带招聘易拉宝,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单位简介、招聘岗位、招聘条件等。
3.线下招聘会现场设有企业签到处及服务处,请参会单位于当天下午13:00前到企业服务处签到,领取饮用水、毕业生推介材料等参会资料。
4.我们将为每个单位免费提供1个招聘摊位(含单位名称门楣、帐篷、一桌3椅),并免费提供2名工作人员的饮用水。
5.参会单位交通及住宿事宜请自行解决。
6.其它未尽事宜,请电话联系。
七、其他事项
导航地址:福州市仓山区洪山桥中店42号(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公交路线:可搭乘77路、312路、181路、15路、22路、85路、191路、329路、75路公交车至福建建筑学校站。
因场地有限,每个单位仅允许一部车入校,建议参会企业绿色出行!
八、联系方式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591-83986865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
联系人:林老师、许老师
电话:0591-87383053 、0591-87383098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5月的福建医药学校,是一所隶属福建省教育厅,以培养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康复养护、医学技术、健康管理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现有洪山桥和铜盘2个校区,是福建省文明校园。
学校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与关节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技术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是“金陵康复医学教育联盟”成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副主任单位,是全国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中医药技术传承(福建)基地、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福建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培训基地、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
人才培养
学校设有7个教学系(院、部),设有23个高职专业,涉及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四个大类,其中教育部骨干专业3个、教育部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示范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药学专业群获批省级“双高计划”,康复治疗类专业稳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学校主持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2个、职业工种标准5个,承担教育部中药学、药剂、药品经营与管理技术、中小企业创业经营等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其他奖项9项;获省赛一等奖2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其中“化学实验室技术”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赛区第二名,为福建省历史最 好成绩。各类在校生6400多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02人,其中专任教师234人。另有校外兼课教师1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共18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35%,“双师型”专任教师100人,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总数的56.18%。高级职称47人,占20.08%;中级107人,占45.73%;初级职称80人,占34.19%。45岁以下专任青年教师17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160人,占89.38%。学校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国家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等优秀教授团队。现有全国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5人、全国食药行指委委员2人、省医药行业行指委委员1人、省食品安全专家6人、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专家12人、省gsp认证检查员9人。
交流合作
学校发起成立福建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有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资共建、就业创业等育人环节。与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学校、日本株式会社山本介护服务等6所境外高校或机构开展合作办学。校企共建的南武夷药博园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与永泰、长汀、柘荣等地人民政府、38家医院、137家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其中与福建省泰古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共建二级产业学院、与龙岩慈爱医院共建康复产业学院,均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本科教育和自考专本衔接班,与福建工贸学校等9所中职学校联办“3+2”五年制高职教育。“发挥区域医药资源优势,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科技研发
福建生物医药产品中试与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在我校。学校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福建健康养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健康食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协同创新中心,中草药研究所、康复技术研究所、健康食品研究所、健康养老研究中心、福建健康适宜技术中心、健康产品研究检测中心、福建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福建民间医药技术传承中心等8个技术研究平台。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省委、省政府《“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托平台优势和专业技术,主持国家、省级和地(厅)级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取得了科研成果30多项,为行业企业完成横向技术服务20多项;申报专利31项,授权7项,以中医药养生、艺术养生、膳食养生等为重点研发37项健康适宜技术;承担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建宁县、德化县普查工作任务,积极推动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
社会服务
学校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育婴员、保健按摩师、养老护理员、保健调理师、脊柱按摩师、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可食食品快速检、营养配餐员、药物检验工、化学检验工、营养配餐员、有害生物防制员、农产品经纪人等数十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助推健康产业发展,为各类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渠道。近年来,学校开展社会各类培训15万余人次,被福建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社会服务工作入选《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典型案例。2022年获批为第二批福建省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学校深入落实“科特派”制度,每年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为福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服务区域遍布福州、泉州、三明、莆田、龙岩等地市,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我校力量。
学校创新“1+n”(一场讲座和多项健康服务)社区健康服务模式,开办“社区健康大讲堂”,建设社区健康教育课程 30 多门,开展文化素养、心理辅导、音乐书法、盆栽养生、中药保健、康复理疗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知识培训,为社区提供保健服务,传播健康文化。“1+n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活动项目入选福建省终身教育优秀品牌,学校被评为“福建省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智慧助老,守护健康—1+n健康服务模式》项目成功入选福建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与成人教育处第三批省级“智慧助老”教育培训项目推介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