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衷心感谢贵单位长期以来对我校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为协助各单位招纳人才,同时为帮助我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向非毕业班学生提供更多实习锻炼机会,我校将于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面向全校学生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办“‘百日冲刺促就业’厦门大学2024年学生就业暨实习专场招聘会”,诚邀贵单位来校参加。具体事项函告如下:
01活动时间
报到时间:
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13:00—14:00
洽谈时间:
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14:00—18:00
02活动地点
报到地点: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一楼展厅
洽谈地点: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一楼展厅
03预订流程
本次大会预设120个展位,不收取展位费,各用人单位限1-2位人员现场参会,人员入校需提前报备审批,请务必按所报名单派遣人员,避免临时变更、增减。
预参会单位报名流程如下:
1. 填写信息申请展位
【截至5月6日(星期一)12:00】
****链接(或扫二维码)填写:
https://www.wjx.cn/vm/pqa1gct.aspx#
2. 发送招聘材料至邮箱
【截至5月6日(星期一)12:00】
所需材料: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扫描件+word版招聘简章+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发送邮箱:shuangxuanhui@xmu.edu.cn
邮件主题:单位全称+5月10日就业暨实习专场招聘会
我中心收齐信息、审核通过后,将通过邮件反馈贵单位。
【特别提醒】
(1)报名后如因特殊原因需取消预订,请于5月7日(星期二)12:00前联系我们(0592-2184550、2185176)并将取消参会说明(加盖单位公章)扫描件发至邮箱:shuangxuanhui@xmu.edu.cn。
(2)临时取消展位且未及时通知我中心的,将影响本单位今后入校招聘活动。
04服务事项
1.学校安排从翔安校区前往思明校区的专车,如需搭乘,请于5月10日(星期五)13:00准时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等候(具体位置待后续学生邀请函通知)。
2.每个展位长2米、宽1.5米,并提供1桌(长1.2米、宽0.5米、高0.9米)2椅,楣牌标示参会单位名称,现场展位没有展板,无法粘贴海报,请用人单位自行携带易拉宝。
3.我中心可协助企业提前在相关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05交通住宿
1.会议不安排接站,可从机场和火车站乘车至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入校后可直接前往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一楼展厅。
2.参会代表请自行安排住宿。为方便各位代表提前预订住宿地点,我们整理了学校周边部分宾馆的联系方式,仅供参考。
①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林梧桐楼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林梧桐楼(近南普陀校门)
电话:0592-3688555;13779967148
②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电话:0592-2185115
06会务联系
电话:0592-2184550,2185176
传真:0592-2188160
邮箱:shuangxuanhui@xmu.edu.cn
邮编:361005
07入校方式
1.宣讲、招聘人员确认已提前向中心提交入校人员信息后,入校时主动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说明入校事由为校园招聘。
2.所有参加思明校区招聘活动的车辆应服从校内交通规定,停至访客中心停车场(见下图),从厦大西村校门或访客中心负一层东北角入校;步行人员统一从厦大西村校门入校。
08注意事项
1.用人单位应科学派遣招聘人员,招聘会人数控制在1-2人。入校人员需提前审批,请务必根据申请提交的名单派遣人员,避免临时增减、变更。
2.招聘活动现场宣讲人员应严格遵循学校要求,自行做好招聘活动现场管理。
图1 厦门大学2024年学生就业暨实习专场招聘会位置示意图
图2 访客中心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示意图
2024届毕业生生源情况:https://mp.weixin.qq.com/s/qpxplawo2at9xmueqecnxq
展开厦门大学(xiamen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大学。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向学校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 好成绩。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74%。共有两院院士35人(含双聘18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6人,国家领军人才179人次,国家青年人才223人次;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家教学名师6人,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世家、全国杰出教学奖等一批师德典范。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建校以来,已先后为国家输送了50多万名优秀人才。现有在校学生4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9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700余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一入选高校。学校以一完成单位获2022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4个专业入选国家****专业建设点;72门课程入选国家****本科课程。学校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有6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46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以有组织科研推进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研究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创新研发中心1个。学校牵头发起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被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方案,成为碳中和领域我国一个获联合国批准的国际大科学计划。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构建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已与境外270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4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牵头发起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学校贯彻落实****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台湾师生登陆“一家园”,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12个国家建设14所孔子学院、1所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42所附属孔子课堂,是“双****”建设高校中承建数量最 多、孔子学院分布最 广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2013年9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获批建设,成为一所也是目前一一所由中国“双****”建设高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海外分校,被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已开设23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专业、6个博士专业,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校生7100余人、教职员工50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9月,学校胜利召开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明确到2035年跻身世界****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大学前列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提出建成中国高等教育东南中心、与时俱进建设世界****大学的发展目标。面向新征程,厦门大学坚持以******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领航,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大学建设的厦大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