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

 75

2025.4.25-2025.5.16

报名中

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药化学研究中心、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P3实验室)、本草数智中心、教育管理处、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P3实验室)
全职,应届生
硕士起
只招应届
招聘要求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2025年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告(第二批)

根据工作需要,202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8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单位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于19551219日正式成立,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开展中药研究的专门机构,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我所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中药研究所下设17个研究中心、1个期刊部和2个挂靠中心。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本草文献、中药资源、质量标准、炮制、制剂、药理、毒理和新药研发等中药全产业链条的科技骨干。现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等。设有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及中药学博士后培养点。主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基层中医药杂志》《中医药科学(英文)》(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专业委员会和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二、招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应聘京外生源专业技术岗位需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4SCI论文(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需影响因子≥8)或最高学历期间获得国家级奖学金或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五)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其他条件;

(六)全国普通高等院校2025年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生、委培生、部队院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须如期取得毕业生、学位证(20251231日前取得)。京外生源需符合办理进京落户政策规定的条件;

(七)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岁(19951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岁(199011日以后出生)。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曾被开除党籍、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人员;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的,以及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三、招聘岗位及具体要求见职位信息栏

详见《中药研究所2025年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表(第二批)》(附件1

四、报名和资格审查

应聘人员请填写《中药研究所2025年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报名登记表》(附件2)及《诚信承诺书》(附件3),并将填写好的报名登记表(不能更改格式)、承诺书(本人签字的扫描件)及证明材料扫描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到邮箱zysrsc@icmm.ac.cn,请按“职位编号+姓名+毕业学校”的格式命名报名登记表、承诺书、证明材料及邮件标题。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5162400。以收到邮件日期为报名时间,逾期不予受理。

我单位将按照招聘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岗位招聘人数比例不足3:1,可取消该岗位本次招聘或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中国中医科学院批准后开考。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要求的,均应取消应聘或聘用资格。

每位应聘者限报1个职位。

五、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及面试,相关信息将提前在我所网站(www.icmm.ac.cn)及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所党建”)上公布。

(一)笔试

笔试时间:预计202556月。

笔试内容:科研综合、管理综合。

笔试满分100分,最低合格分数60分。

(二)面试

在满足笔试合格分数的基础上,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岗位招聘人数与面试人数1:7进入面试。面试人选少于规定比例人数的岗位,按实际人数进行面试。

面试时间:预计202556月。

面试内容:包括个人陈述和专家提问个人答辩两个环节。

面试满分100分,最低合格分数60分,达不到面试合格分数线者不得确定为体检考察对象。

综合成绩中笔试占40%、面试占60%

六、体检、考察

各岗位分别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岗位招聘人数1:1比例确定参加体检和考察人选。

体检时间:预计202567月。应聘人员前往三甲医院或正规体检机构,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进行体检,并出具体检报告和结论。不按要求进行体检的,视作放弃应聘资格。

考察时间:预计202567月。考察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采取向应聘人员所在院校党组织征求意见、查阅档案等多种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自律意识、能力素质、工作学习表现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同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对报考资格条件弄虚作假的将取消聘用资格。

因应聘人员放弃体检或考察、体检不合格或经考察不宜聘用等原因出现的空额,可从同一职位面试人员中按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依次递补。

七、公示和聘用

根据考试、体检、考察和资格复审等情况,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在我所网站(www.icmm.ac.cn)及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所党建”)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应届毕业生未如期取得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的,将不予聘用。

八、纪律与监督

(一)公开招聘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单位纪检部门对招聘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严格遵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应聘人员与我院工作人员有亲属关系的,应当在报名时主动报告。

(三)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公开招聘各项纪律规定,对违反招聘工作纪律规定的相关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应聘人员,视情节轻重取消考试资格或聘用资格,已经聘用的,一经查实,解除聘用合同,予以清退。

九、其他注意事项

(一)应聘人员应如实提供个人信息,招聘过程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取消考试、聘用资格。

(二)我单位将在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信息,请应聘人员及时浏览关注。

(三)招聘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接受社会监督,监督举报电话:01064093221

(四)从资格审查到招聘工作结束,应聘人员应保持报名时所留电话联系畅通,因电话联系不畅造成无法通知应聘者本人的,后果自负。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64093090

邮箱:zysrsc@icmm.ac.cn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

中药研究所2025年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表(第二批)

中药研究所2025年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报名登记表

中药研究所诚信承诺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2025425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公立医院招聘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中药研究所2025年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表(第二批)下载预览
  • 、中药研究所2025年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报名登记表下载预览
  • 、中药研究所诚信承诺书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公立报名重点
    规培、职称、证书、教育/工作/实习经历等
    去完善简历  免费制作附件简历 
    职位信息(点图片可放大)
    联系方式
  • 人事处 王老师去报名  看微信免费
  • 010****3090  免费看电话
  • www.icmm.ac.cn/
  •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国家级研究中药的专门机构。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我所屠呦呦研究员由于发现青蒿素,2011年被授予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201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屠呦呦研究员在“建国七十周年大庆”前夕,因为为人类健康和中医药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中药研究所经过六十六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文献、中药资源及品种鉴定、化学、分析、炮制、制剂、药理、毒理和新药研发的科技骨干。全所现有职工500余人,设有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生药研究中心、中药化学研究中心、分析化学研究中心、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中药药理研究中心、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数据中心、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和期刊部,以及挂靠管理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全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等。主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和《基层中医药》,承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中药杂志》。设有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中药研究所构建了中药理论、中药产业关键技术、中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等完善的中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平台。中药理论研究重点进行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原理、炮制原理等研究。中药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中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重点进行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中药炮制、中药制药工程化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为中药产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中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中药新药创制的核心环节,重点进行中药信息与数据挖掘、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化学提取与分析、中药制剂、中药代谢、药理、毒理及安全性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60项。已获科研成果奖项35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7项;开发新药33个,出版中医药著作257部,发表论文5910余篇。
    近年来,中药研究所在高水平论文发表、成果获奖、项目经费、新药研发、企业服务、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环境设备升级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五年,在国际知名杂志TheLancet,NatureMedicine,NatureCommunications,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MolecularPlant,TrendsinPharmacologicalSciences,NucleicAcidsRes等发表SCI论文760余篇。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奖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纵向课题经费创历史新高,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数量稳步增长。新药研发实现跨越式突破,金柴抗病毒胶囊、舒咽片、金草提取物、金草片、双氢青蒿素片、黄连解毒丸、保心颗粒、檵木颗粒等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我所全面深度参与抗新冠肺炎中药新药--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研制工作。两个抗疫新药均已获批上市。我所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我所横向服务合同额和到位经费快速增长,科研转化能力大幅加强。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一批具有海外研究背景的优秀科技人才,提高了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优化梯队结构。
    与WHO、美国、奥地利、挪威等8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我所作为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与荷兰莱顿大学共建“中欧中医药及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与奥地利格拉兹大学共建“中奥合作研究中心”,与澳门大学共建“澳门中医药研发中心”,与英国利兹大学共建“生物力药理学合作中心”。现拥有600兆核磁共振等3.8亿元科研仪器和设备。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杨米一课题组科研助理
    本科起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1.17-2024.2.16
  • 科研助理
    本科起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3.12.13-2024.1.12
  • 高层次领军人才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3.12.4-2024.1.3
  • 北京公立医院招聘

    北京民营医院招聘

    北京市政府就业补贴

  • 城市搜索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免费发布招聘  免费发简历  登录/注册 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