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501-2000人 公立医院+附属医院 (三甲)

20人

 1434

2024-5-21至2024-12-31

报名中

人才引进(专业不限):高层次人才(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博士研究生)、优秀专业人才(学科带头人、专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专科骨干、实用型人才)
全职
本科起
招聘要求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才引进公告

医院简介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于1951年,经过7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生、保健、养老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有飞山院区、红岩院区、儿童康复中心和省委党校门诊部,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黔西南医院(黔西南州中医医院)

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单位、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

现有临床科室51个,医技医辅科室18个,编制床位1402张。其中有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中医)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优势学科1个,国家高水平中医药学科1个。

拥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人,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2个,省级名中医34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诚挚欢迎广大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专业人才!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专业人才。

一、人才分类及引进条件

()高层次人才

1.第一层次: 顶尖人才

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前沿,学术成果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2.第二层次: 领军人才

研究方向处于国内前沿,学术成果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具有成长为国家级(或世界级)杰出人才的潜力。

3.第三层次: 拔尖人才

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崭露头角,取得突出学术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4.第四层次: 优秀青年人才

申报人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技术拔尖人才的发展潜力。

备注:第一层次至第四层次引进条件参照《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23)1)文件标准执行。

5.第五层次: 博士研究生

备注:发表的论文要求是近5年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共同一作须排序为第一)或唯一通讯作者(有共同通讯须为lead contact作者发表的),分区按照论文发表时间当年中科院分区。

()优秀专业人才

1.A: 学科带头人、专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工作业绩突出,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研究成果、诊治技术、诊疗效果达省内领先水平,业内有重要影响的专家。

(1)学科带头人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正高专业技术职务,研究生导师,年龄在50岁以下。

5年来业绩符合下列条件中3项者:

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被SCI一区、二区期刊(中科院分区)收录;或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正刊发表有价值的本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10篇以上(10 )

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

作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公开出版本专业有创见性的学术专著1;或主编(副主编)编写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全国统编高校教材1部。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或同级别奖项1项。

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

()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带头人。

(2)专科带头人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正高专业技术职务,能指导并解决本专业医疗技术难题,诊疗水平省内领先,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下。

5年来业绩符合下列条件中3项者:

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原创性专业学术论著,被SCI三区及以上(中科院分区)收录;或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正刊发表有价值的本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6篇以上(6);或作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公开出版本专业有创见性的学术专著1;或主编(副主编)编写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全国统编高校教材1部。

主持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或省级一级学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

在三甲医院担任过本专业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职务。

担任省级一级学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学术职务。

国家级重点专科带头人。

()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带头人。

2.B:学术骨干、专科骨干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工作业绩突出,业内有定影响的专业技术人员。

(1)学术骨干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研究生导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年龄在45岁以下。

5年来业绩符合下列条件中3项者:

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原创性专业学术论著,被 SCI收录,单篇影响因子2分以上(2)论著2篇或累计3分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正刊发表有价值的本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3篇以上(3)

主持完成省()级及以上的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完成厅()级科研课题2项。

作为编委公开出版本专业有创见性的学术专著1部。或作为编委编写过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全国统编高校教材1部。

作为课题组成员获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或同级别奖项)1项,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市级科学进步奖三等奖(或同级别奖项)1项。

()级临床重点学科(实验室)带头人。

(2)专科骨干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在三级以上医院从事本专业工作8年以上,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至少有1项经医院专家组考核认定的能填补医院现有高精尖技术空白的,年龄在45岁以下。

5年来业绩符合下列条件中2项者:

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原创性专业学术论著,被 SCI 收录,单篇影响因子1分以上(1)论著一篇或累计2分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正刊发表有价值的本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2篇以上(2)

主持完成厅()级及以上的科研课题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项。

作为编委公开出版本专业有创见性的学术专著1部或作为编委编写过本专业或相关专业

全国统编高校教材1部。

作为课题组成员获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或同级别奖项)1项,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市级科学进步奖三等奖(或同级别奖项)1项。

担任省级一级学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以上学术职务。

获得本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竞赛奖个人奖项,国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二等奖一项。

3.C: 实用型人才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三级医院本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有较高技能水平,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精通本专业符合医院需求的技能。年龄40周岁以下(副高及以上职称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以下)

一、引进方式

全职引进,即将引进人才的人事关系正式转入我院。

二、引进待遇

备注:

博士住房补贴含省财政提供的住房补贴,引进时已享受过财政提供住房补贴的博士不再重复享受。

科研启动费由科研科统一管理使用,按照《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考核奖励具体办法按《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才引进考核办法》规定执行。

一、引进程序

()报名时间:长期有效

()报名事项:

1、报名地址: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飞山院区(贵阳市云岩区飞山街83)医技综合楼16楼人事科。

2、所需材料:报名时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等相关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如无法现场报名可电话联系咨询,并将上述材料发送至邮箱。

联系人:邓莹珺老师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363956452@qq.com

3、考核:由医院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4、体检:考核通过后参加入职体检。

5、入职:经考核、体检及考察程序后,办理人事聘用手续。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联系方式
  • 人事科 邓莹珺老师去报名  打电话  看微信
  • www.gzydefy.com/
  •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飞山街83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于1951年,前身为贵州省商业厅职工医院。医院秉持“传承融汇,厚德济民”的院训及“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经过7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管理理念先进、学科门类齐全、特色优势突出、人才结构合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生、保健、养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中医院,建有飞山院区、红岩院区和省委党校门诊部及包括49家成员单位的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
    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及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荣誉。是贵阳市残联助听器验配、假肢与矫形器适配等六个项目定点服务机构。
    现有临床科室51个,医技医辅科室18个,编制床位1402张。高级职称257人,硕士361人,博士59人。拥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管专家6人,省级名中医28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1人,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0个;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人,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6人;贵州省名中医及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1人,“千”层次人才18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优秀青年”1人,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2人,“黔医人才”14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贵州省百优医生10人、百优护士11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3人。
    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内涵建设,积极搭建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团队、致力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反哺临床。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中医)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一体化创新服务诊疗模式3个;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重点培育学科4个,重点专科20个,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学科1个、重点学科1个;建有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心衰中心、类风湿关节炎规范诊疗中心、痛风规范诊疗中心,贵州省中医相关专业医疗质控中心9个,是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肺病诊疗分中心,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HQCC全国小儿推拿标准化认证基地,获批通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专业认证。创伤中心、卒中中心正在建设中。
    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贵州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贵州省病毒相关损害中西医结合康复人才基地、贵州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贵州省中医风湿病临床研究基地,获得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基地2个。同时,还建有贵州省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贵州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张伯礼国家名中医工作室(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张学文贵州省工作站、省科技厅研究平台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省教育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及省级教学团队1个,是贵州省唯一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实践基地。
    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直管附属医院,每年承担10000余学时本专科、研究生理论教学,还承担本专科医护实习生、研究生及规培生等近千人临床实践带教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
    “十三五”期间,科研能力持续增强,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持续增长,成绩斐然。“十三五”期间,我院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60项,经费共计2853.5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经费1245.6万元),省部级项目39项(933万元),厅局级项目155项(经费502.07万元),校内项目132项(经费172.9万元),国家级学会课题1项。发表论文1533篇,其中SCI、EI22篇,核心论文146篇,普通论文1364篇。编写专著93部,其中主编19部,其他主编及副主编56部,编委18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级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贵州省医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贵州省护理学会科技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批专利142项。
    未来,医院将遵循“双核心、多特色”的发展战略,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为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心血管内科、体检中心、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科、放射科、脊柱骨科、急诊科、耳鼻咽喉科、医务科、医保科、肾内科、新生儿科、党校门诊、内分泌、放射科、产科技师、临床护理、水电工、木工、信息科
    中专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5.24-2024.5.27
  • 放射科医师、病理科医师
    硕士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4.26-2024.5.25
  • 临床医师、超声医学科医师、创伤骨科医师、儿科医师、麻醉科医师、神经内科医师、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技人员、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病案编码员
    硕士起 全职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4.10-2024.4.17
  • 贵州公立医院招聘

    贵州民营医院招聘

    贵阳政府就业补贴

  •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