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陇南市卫生学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05年的北京协和看护学堂。
解放后曾改名为北京市第二护士学校,1958年迁至北京通县更名为通县卫校,为支援大西北医疗卫生事业,1970年整校搬迁至武都,定名为'武都地区卫生学校',1985年更名'为陇南地区卫生学校',2004年陇南撤地设市后更为现名。2005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8年被教育部公布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2013年4月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公布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2018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示范校”。2014年12月为加快我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陇南卫校为主体整合陇南师专继教中心、武都区职业中专筹建陇南护理职业学院。2015年7月,三校整合已经完成,筹建高职院校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学校占地145.42亩,建筑面积89300m2,有东西两个校区,教职工256人,专任教师240人,其中硕士学历17人,本科学历162人;高级及以上职称73人(正高职称6人)。有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事科、学生科、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招生就业办、教学研究室、继续教育中心、保卫科、总务科、财务科等13个职能科室。东校区设有临床护理、中药、药剂、口腔工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康复技术;西校区设有幼儿保育、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服务与营销等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护理、中药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
学校现有实验实训楼4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有13个专业实训中心,其中,东校区建有九个专业实验实训中心和四个展馆:1、影像专业实训中心;2、护理专业实训中心;3、助产专业实训中心;4、口腔专业实训中心,5、中药、药剂专业实训中心;6、检验专业实训中心;7、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实训中心;8、公共基础实验中心;9、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中心,有计算机教室云课堂教室18个,教学用计算机1200多台;10、校史馆、中药标本馆、病理标本馆、解剖标本馆。西校区建有汽车、电子电工、学前教育、数字媒体实训中心。
2021年学校对实验实训及教学设设备进一步完善,利用改善办学条件项目资金413.8万,购置教学及实训设备,以中标价301.638万,完成西校区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建设,建成面积达680平方米,包括新能源汽车认知与安全实训室、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分控联动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整车实训室等四个实训室;以中标价 81.9万完成中心机房及网络升级改造;以中标价30.2735万建成3个报告厅和1个会议室音响设备。实验实训达到国内先进省内一流水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到5100万元,实验实训设备生均设备值1.2万,生均校内实训工位0.6,校外生均实训工位数1,生均实训面积和工位数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多媒体教室达到100%,其中84个教室安装86寸希沃教学一体机。学校图书馆藏书38.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8.2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超星电子图书借阅机3台,有符合要求的师生阅览室和100座位学生电子阅览室,生均纸质图书21册,图书能满足师生借阅的需求。
在陇南办学已逾50年,培养各类医药卫生人才30000余人,遍布全省及陇南各地,为陇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