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佛山市技师学院创立于1963年,是广东省办学历史最长的技工院校之一,是一所由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公办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地处高新企业云集的佛山高新区,毗邻广州市,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占地面积426亩,已建成约17万㎡,其中教学、实训、行政办公室场室等建筑面积9.4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8栋,面积5.86万平方米;建设有集实习实训、教研科研、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实践、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训场地,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设有电工新技术实训室、数控加工中心实训室、模具快速成型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数控车床实训室、数控铣床实训室、网络技术实训室、汽车新技术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金融财会实训室、语音室等各类实训实验室113间,实训实习工位近4800个,实训设备2600余台套,其中配备有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五轴联动加工中心、ABB工业机器人、西门子S1500工业自动化、三坐标测量仪、激光3D打印机、新能源汽车实训平台、财务实训系统等国内外先进装备、软件系统共1000余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5亿元,且与企业行业接轨,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极大地满足学生专业实习实训需求。
1650895925491803.png
undefined
学校办学规模为8000人,现有教职工389人,教师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62人,高级技师75人,研究生/硕士53人;拥有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全国技术能手等拔尖人才,世界技能大赛铜奖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7人、南粤技术能手2人、省技术能手 20人,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南粤优秀教师4 人,佛山大城工匠3人、市技术能手 20 人,还有大批教师获得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佛山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办学定位为:立足佛山,面向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产业集群,通过政校企行、校企联动、产教深度融合,服务佛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和工匠人才。
二、专业对接产业 服务地方经济
学校设立有智能制造学院、交通运输学院、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学院三大重点专业学院,以及艺术与设计学院财经商贸学院人文学院三大特色专业学院;开设有数控加工、3D打印技术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无人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广告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健康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幼儿教育等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的新专业集群和社会领域紧缺专业32个,基本形成了“6(学院)+N(专业)”高水平专业发展格局。
学校数控实训工厂拥有大批一流的数控加工及精密检测设备,为同学们提供现场一体化教学。
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650894809121673.png
undefined
1650894848637919.png
1650894909155808.png
1650894922374473.png
学校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色、企业培训需求与学校技能培训及评价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成果,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工作,创新拓展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精准度,承接了26个佛山市第一批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项目,为广大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以及职业学校提供师资培训和学生实训,每年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认定量逾20000人次。
三、抢抓机遇 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校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的“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着力打造了“佛山市厨艺学院”“工匠学院”“佛山南粤家政护理学院”等新型产业示范服务平台,集教学、培训、比赛、研讨、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发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粤菜文化展示馆
家政护理学院
学校以强专业适应强产业,新产业引领新专业,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广泛与一汽大众、美的集团、科勒中国、联塑集团、众科联、中南机械、中海万泰、隆深机器人、南海餐饮协会等逾100家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或行业协会开展深度合作,挂牌成立了数十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技术服务工作站,在冠名班、订单班、产业学院、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制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佛山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双高”(高水平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建设,一如既往坚持内涵发展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精心规划学校各项事业,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创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情操、精湛的技能技术、扎实的专业基础、开拓的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和工匠人才,为地方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