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温岭市中医院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融医疗、教育、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第四周期评审/浙江首批、台州首家),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台州分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医院作为温岭市中医院卓越绩效管理联盟理事长单位,联盟成员单位覆盖全省11个地区。成立浙江中医药大学弘中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院,持续向全国各地输出中医药管理先进经验。
医院建立了石学敏院士工作站,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推拿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肛肠科、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学(专)科脾胃病学、胸外科和护理学,台州市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妇科、脑病科、针灸科,温岭市医学重点学科群中医内科,上海龙华医院托管科室中医肿瘤科、中医肾病科。医院还成功创建“卒中”、“胸痛”两大中心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救治基地”,急救能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医院荣获了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单位、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等十余项国家级荣誉。医院连续多年位列香港艾力彼全国县市级中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前八强。
医院目前设本部和南屏两个院区,共开设18个病区、30余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开放床位753张。医院年门急诊病友服务人次突破105万,年出院病友服务人次3.1万。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下辖3家分院。医院拥有西门子等多台核磁共振、西门子64排等多台螺旋CT、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一大批进口高档医疗、检查设备,还配备了百余台中医诊疗设备。
医院坚持实施“二三四”战略,紧紧围绕“浙江中医名院”、“全国同级中医院内部运营标杆”、“全国示范中医院”发展愿景,首发推广基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的七步闭环工作方法,通过提质“‘温岭版’的中医药发展体系、差异化的学科建设体系、数字化的质量安全体系、高效能的运营维护体系、人性化的暖心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医院内涵升华。
医院始终坚持人才立院的理念。现有职工1059人,其中卫技人员909人,高级职称245人,硕博研究生95人。其中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人,省卫生创新人才1人、省首届医坛新秀1人,台州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4人;拥有省、地、市各级名中医26人;担任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15人,省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33人,地市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65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导6人,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导1人,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23人。
医院始终坚持中医为本的理念。建立健全系列中医扶持政策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举措和考核制度。中医药各项指标全省领先,其中年中药饮片业务量近亿元。医院中医针灸推拿、理疗小针刀、康复等中医诊疗项目,已成为辐射台州各县市的拳头诊疗项目,被列为国家级中医农村重点专科项目。中医“治未病”开展近百种中医特色明显、形式多样的技术项目。
医院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理念。核心指标引领医院发展之路,医院CMI值连续多年在全省三甲中医医院排名第一。平均住院日、均次费用、均次药品费用和均次耗材费用等指标值领先全省中医系统。以核心技术带动学科发展,医院十余项重点监控术种在全省三级中医医院中名列前茅,其中前列腺恶性肿瘤手术例数在全省中医医院排名第一。近五年,医院共立项省部级、厅局级、县市级科研项目 90余项,多项课题获省、地、市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医院结直肠癌诊治中医药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成功入选浙江省中医药创新团队(县市级唯一),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研究实验室成功创建台州市级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160余项。
医院于2025年1月12日顺利实现整体搬迁,就医环境大幅改善。二期工程(温岭市中医药创新发展中心)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保健为一体,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中医特色医院。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医院将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重要论述,坚定中医药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奋力打造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高质量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岭中医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