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501-2000人 公立医院+附属医院 (三甲)

15人

 554

2024-4-19至2024-5-8

已结束

临床医技科室、实验室、产科、病理科、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心胸外科、脊柱外科
全职
硕士起
招聘要求

梅州市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为贯彻落实《梅州市实施“青梅计划”集聚优秀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梅市明电〔2022100号),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来梅工作、创新创业,经研究同意,现将梅州市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引进对象

(一)博士研究生、高级职称人才。

(二)硕士研究生、高级技师。

(三)技师或其他特殊人才。

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培养的毕业生不列入本次引进对象范围。

二、引进计划(见职位信息栏)

(一)企业人才需求374人。

(二)事业单位人才需求288人。

(三)除本公告附表岗位外,引进博士研究生可不受本公告关于国籍、岗位、专业、需求数量、报名截止时间等限制,根据应聘者专业及个人特长,由市委组织部推荐给用人单位(或应聘者自行与用人单位联系),以双向选择方式按人尽其才的原则落实单位。

(四)除本公告附表岗位外,《梅州市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试行)》内企业自主新引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高级职称人才、高级技师、技师均纳入引进计划。

报考人员可通过梅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s://www.meizhou.gov.cn/zwgk/zfjg/srlzyhshbzj/)或“梅州党建”公众号查阅招聘单位、岗位、人数和报考资格条件。

三、引进条件

(一)报考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2.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3.事业单位人才年龄要求具体查看岗位信息,年龄、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事业单位报名首日。企业引进博士研究生、高级职称人才年龄在45周岁以下,企业引进其他人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4.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须在2024930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国(境)外院校毕业生须于资格复审前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教育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函;其他报考人员须于报名截止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5.目前与我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未满2年的人员,或与我市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报考前未在市外工作满1年的人员可以报考,考取后不享受急需紧缺人才所有待遇。

6.已与我市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报考前在市外工作满1年的人员,纳入引进对象范围,引进后享受相应待遇。

7.招聘公告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名:

1.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在我市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

6.目前与我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满2年的人员。

7.曾享受过我市引进高素质人才计划或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计划优惠政策的人员。

8.组织、人社部门及用人单位认定不适宜作为人才引进的。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优惠政策

事业单位引进人才享受国家及广东省政策规定的薪酬待遇(企业引进人才享受单位薪酬待遇)。同时,符合“青梅计划”等相关人才政策规定的,还可享受如下优惠政策。

(一)人才落户奖。对35周岁(含)以下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新落户梅州(含现有梅州户籍人才回梅、本地院校当年度应届毕业生留梅)并在梅企业(国有企业除外)就业或自主创业(符合相关条件),且缴纳社保满6个月的,按博士、高级职称人才3万元,硕士研究生、高级技师2万元,本科、技师5000元,大专、高级工2000元标准给予落户奖励,每人只享受一次。博士、高级职称人才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

(二)生活补贴、购房补贴。

1博士、高级职称人才:

5年内给予我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才4000/月,企业人才5500/月生活补贴。

工作满5年后且在梅购房的,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

中央、省属驻梅单位新引进博士人才,市财政给予10万元薪酬补助(分5年发放)。

2.硕士研究生、高级技师:

5年内给予我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才2000/月,企业人才3500/月生活补贴。

工作满5年后且在梅购房的给予15万元购房补贴。

3.技师或其他特殊人才:

5年内给予我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才1000/月,企业人才2500/月生活补贴。

工作满5年后且在梅购房的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

(三)安居保障。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入住人才公寓。

(四)配偶安置。我市单位新引进博士人才,其配偶在梅待业期间发放生活补贴3000/月,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在我市企业工作的急需紧缺青年人才,其配偶在市外工作且有意愿来梅的,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岗位,按照对等对口、岗位相近、人岗相适、双向选择、适度分批的原则进行接收安置。

(五)子女入学。新引进人才的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分层次统筹优先安排学位保障就读,需从市外转入我市就读的,可享受转学优待服务。

以上补贴(奖励)均为税前。

五、引进方式、程序

(一)事业单位。

1报名。本次招聘实行网络报名。报考人员请于20244199:005816:00登录梅州市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报名系统(https://www.sydwzk.cn/gdmzzp2024,以下简称“报名系统”)报名。

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报名。

报考人员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注册报名,在注册前应仔细阅读本公告及附件内容,注册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并对其负完全责任。上传本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证件电子照片(格式为*JPG格式,大小为30KB以下)。填报“学习和工作经历”栏目应按时间先后顺序,从高中(中专、中职)开始,填写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地、何单位工作学习、任何职,其中,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经历,须填写清楚学校、院系、专业名称。为方便用人单位审核是否构成回避关系职位,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不得漏填,以免影响审核。

报名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材料。国(境)外院校毕业生还须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函。有工作经历的应附上社保缴交记录。目前与我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未满2年的人员,或与我市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报考前未在市外工作满1年的人员报名时须在“备注”栏写明“本人属目前与梅州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未满2年的人员(或本人属与梅州市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报考前未在市外工作满1年的人员),自愿考取后不享受急需紧缺人才所有待遇”。

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可更改报考岗位。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得再更改。

报考人员不得报考所学专业代码与招考岗位专业代码不一致的岗位。报考人员所学专业未列入《广东省202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无专业代码)的,可选择《广东省202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中的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必修课程须与招聘岗位要求专业的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并在资格复审时提供毕业证书(已毕业的)、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课程对比情况说明及毕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等材料。报考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为确保公平公正,凡与招考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存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考生均须回避,不得报考该单位的职位。

2资格初审。由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在报名系统上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初审,报考人员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初审结果。

3资格复审。面试或业务考核前,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将是否符合本公告基本条件及招聘岗位具体条件进行现场资格复审。

未按规定时间参加资格复审的,视为自动放弃;证件(证明)不全且不能在收到反馈审核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补全的或与报考资格条件不符的,取消应聘资格。

资格复审时需提供《报名表》一式三份及报名材料原件。资格复审在2024531日前完成。如遇特殊情况的,报市委人才办同意后,可适当延期。

4考试。考试主要采取面试或者直接业务考核方式(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笔试或实操考核环节)。考试具体安排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单位)或县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另行通知。

博士岗位考试时间灵活安排,可随到随考,由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根据报名情况组织实施。

考试结束后,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根据考试情况确定是否进入体检、考察环节。若某一岗位不足3人报考的,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视应聘者综合素质等情况研究确定是否引进,确定不予引进的,由用人单位反馈应聘者。

5.择优调剂。市县组织部门、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空缺情况,经报市委人才办同意后,可择优调剂。

6体检考察。按招聘岗位,根据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体检人员,体检执行《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根据体检结果确定考察人选,并按规定进行考察。

7公示聘用。对体检、考察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在招聘单位所在地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网站公示。公示期满,没有异议或者异议不影响聘用的,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

8.递补。

体检、考察不合格或放弃的,或公示结果影响聘用的,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可以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递补,是否递补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决定。

(二)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报名时间、报名方式与事业单位报名时间、报名方式一致,其他考试方式、招聘流程等事宜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与引进人才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尽快(一般三个月内)报市委人才办审批备案。

(三)其他企业。

其他企业岗位人才由用人单位自主引进,应聘者自行与用人单位联系引进事宜。与引进人才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尽快(一般三个月内)报市委人才办审批备案。

六、其他事项

(一)此次引才工作将资格审查贯穿全过程,如发现有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的,一律取消引进资格并追回相关经济待遇。

(二)报考人员务必保持手机等通讯方式畅通,因与考生无法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三)本公告未尽事宜,由市委人才办负责解释(咨询电话:**)。

(四)联系电话(区号0753

市直单位:2250302

梅江区:2196966;梅县区:2589966

兴宁市:3263761;平远县:8899336

蕉岭县:7873761;大埔县:5559239

丰顺县:6886391;五华县:4438298

附件1:梅州市情概况

附件2:梅州市2024年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表

附件3:梅州市2024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表

附件4:梅州市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报名表

附件5:广东省202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

附件6: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参考目录(技工院校)

中共梅州市委组织部

梅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415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梅州市情概况下载预览
  • 、梅州市2024年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表下载预览
  • 、梅州市2024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表下载预览
  • 、梅州市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报名表下载预览
  • 、广东省202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下载预览
  •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参考目录(技工院校)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职位信息(点图片可放大)
    联系方式
  • 咨询处去报名  打电话  看微信
  • www.zssyydyy.cn/
  •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新县城公园北路124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下称“粤东医院”)前身是创建于1937年的梅县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梅州市爱婴医院。近年来,医院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称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广东省药械化安全监测先进医疗机构、广东省无烟单位和梅州市优质护理服务突出单位等。

    粤东医院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250亩,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规划病床1500张,实际开放806张,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设有门诊大楼、住院大楼、肝病大楼、医技大楼、后勤综合楼、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建设中)及功能配套用房。园林式的粤东医院院内有近5万平方米的绿地,绿化率高达40%,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楼台亭榭,环境建设堪称梅州一流。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共设置地下、地面停车位近2000个,有效地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粤东医院于2014年10月8日起全权委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经营管理,按照中山三院分院区管理模式进行规划建设,共享中山三院现有60多个科室的医疗资源,有中山三院各类专家来院长驻开展工作和短期指导工作,并有中山三院专家教授作为不同学科的双聘学科带头人长期来院开展工作,全面负责粤东医院临床科室的管理和建设。此外,两院区之间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可高效地进行两院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确保两院区一体化的管理和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医院拥有一支优秀的专业人才梯队,现有职工1273人,其中,正高职称46人,副高职称151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0人。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肝脏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产科、儿科(含新生儿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手术麻醉中心、病理科、检验科、临床药学等20个梅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形成了“肝病”、“脑病”两大学科群,成立肝脏疾病联合诊治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肝癌MDT(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取得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四星级救治基地等资质。

    目前,医院拥有总值约3.9亿元的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如64排128层全身螺旋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128排CT)、1.5T磁共振成像系统、DSA、高清超声内镜检查平台、3D内窥镜摄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流水线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流水线等。此外,医院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其中包括医学影像和检验数据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

    2014年托管后至2022年,医院共有科研课题290多项,其中省重点项目1项(100万),实现了省科技立项零突破,获资助金额达19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其中,高质量论文15篇,并荣获多项梅县区科技进步奖。以粤东医院名义申请获得的专利20项。

    今后,粤东医院将依托中山大学和中山三院的品牌优势和强大的医疗资源,秉承“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院训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合力打造“立足梅州革命老区、面向粤闽赣山区,服务三省边区百姓”的区域医疗高地。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关于公开招聘结果的公示
    公示

    发布时间:2024.3.26
  • 引进博士人才拟录用人选公示
    公示

    发布时间:2024.3.21
  • 关于公开招聘结果的公示
    公示

    发布时间:2024.3.21
  • 梅州市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1、梅州市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梅州市梅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市田家炳医院、梅州市中医药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

    3、梅州市人民医院(黄塘医院、梅州市医学科学院、中山大学附属梅州医院)

    4、兴宁市妇幼保健院(兴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5、兴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6、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

    7、梅州市妇幼保健院(梅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8、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原梅州市中医医院)

    9、平远县人民医院

    10、大埔县中医医院

    11、大埔县人民医院

    12、梅州市梅江区深梅眼科医院

    13、梅州市梅江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

    14、梅州市梅江区妇幼保健院(梅州市梅江区妇女儿童医院、梅州市梅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5、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梅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16、平远县中医医院

    17、蕉岭县人民医院

    18、蕉岭县中医医院(蕉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院)

    19、大埔县妇幼保健院(大埔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0、五华县中医医院

    21、五华县妇幼保健院(五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五华县妇女儿童医院)

    22、五华县人民医院

    23、平远县妇幼保健院(平远县妇女儿童医院、平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4、蕉岭县妇幼保健院(蕉岭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5、兴宁市中医医院

    26、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卫生院(五华县第三人民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华城医院)

    27、兴宁市人民医院

    28、丰顺县人民医院

    29、丰顺县中医院

    共29家 
    广东公立医院招聘

    广东民营医院招聘

    梅州政府就业补贴

  •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