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

 64

2025.1.1-2025.1.31

报名中

博士后
全职,社招
博士起
招聘要求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http://www.gdmudgah.com)是一所集广东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和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为一体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公立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位于东莞市塘厦镇蛟坪路42号,毗邻深圳光明、龙岗、龙华等区,临近莞深高速大坪出入口、深圳宝安机场、深圳北站、东莞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医疗服务可辐射周边约300万常住居民。

  医院环境优美,园林化布局,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开设病床1200多张,建设有近3000平方米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精准医学中心,获批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建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科研仪器设备齐全;并建立了东莞市规模最大、饲养动物品种齐全的实验动物中心。

  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引培和科研工作,近3年来建设成效显著:引进全职博士人才69人,柔性引进博士134人;获得院内外各类科研项目共214项,经费合计495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并实现了东莞市医疗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发表SCI论文355篇,其中中科院二区及以上论文209篇,影响因子总和2155.73,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5.7

  因发展需要,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招聘博士后多名。

一、医院环境

二、相关设备

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五、招聘条件

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无违规违纪等不良记录;

2.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3.首次申请入站人员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及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4.具备较好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入站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含录用)1篇中科院大类二区SCI论文,或2篇中科院大类三区SCI论文,或主持一项省级科研项目;

5.不招收其他单位在职人员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六、招聘待遇

1.基础薪酬:实行税前年薪制(含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年薪为50万元。

2.考核奖励:出站考核优秀奖励20万元(相当于年薪60万元),出站考核特别优秀者奖励40万元(相当于年薪70万元)。

3.住房待遇:博士后在站期间,提供免费单间公寓,公寓设施完备齐全、可拎包入住。

4.人才政策:出站考核优秀者有较大机会留院工作并获得广东省事业编制。留院工作的博士后人员可额外获得东莞市博士后生活补贴50万元;并可按政策申请认定为东莞市特色人才,享受购(租)房补贴(最高可达600万元)、生活补贴、医疗服务、体检补贴、税收优惠、子女入学等待遇。

5.其他待遇:获得博新计划者,其日常生活费用另外足额独立发放(28万元/年)。

七、出站考核标准

1.特别优秀:20

2.优秀:12

3.合格:6分(科研博后);≥3分(临床博后)

积分规则表

八、报名办法

请有意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gdydgyy@163.com。简历应包含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学习及工作经历、研究方向、发表论文、科研项目、获奖等个人重要信息。

联系方式:岳老师**

九、博士后合作导师信息

郑颂国

博士、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连续入选2%国际顶尖科学家和全球学术终身影响力排行榜。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学术所长、美国南加州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终身正教授/所长、中山大学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雷诺德·韦斯勒终身讲席教授/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院院长、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兼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首席科学家、东莞市高层次医学专科引进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疾病精准诊疗团队”负责人。

主要从事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是风湿,免疫,过敏和炎症性疾病领域国际引领型专家。是国际上诱导型调节T细胞主要发现者和奠基人并创建了二代调节T细胞;是齿龈间充质干细胞领域国际开拓者之一和国际研究领先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30余篇,被引用超2万次,H指数82;主编英文医学专著四本,参编英文书籍多本;拥有国际和中国发明专利6项。曾承担多项美国NIH项目(R01多项,R33,R43,R61,P30,STAR)、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多项,作为导师已培育了多位国家级青年人才。担任AmJClinExpImmunol主编、iCELL主编、MedComm副主编、FrontImmunol副主编、CytokineGrowthFactorRev科学编委、CellMolImmunol编委、MolTher编委、JMolCellBiology编委、Theranostics编委和View编委等。曾任美国NIH风湿皮肤口腔疾病R01基金评审专家组组长,是美国加州干细胞基金会专家组成员;是英、加、澳、波、捷、荷和南非等国家基金会的终审评审专家;任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863项目、国家125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顶级人才计划和教育部博士复审等二审评审专家。任多个国际科学学会和组织的理事长和副理事长,获众多国际科学奖。

王友发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国际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兼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特聘教授。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和全球卫生分会副主委、中国营养科学界首席专家;中国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2024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排名第4130位,营养领域全球第37名,中国第1名;临床医学领域中国第14名,大陆地区第8名。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儿童肥胖研究中心主任、纽约州立大学系主任、美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分会会长、北美华人营养学会会长、北美肥胖学会儿童肥胖分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的咨询专家等。

长期开展肥胖和慢性病防控研究,累计获得科研经费约3500万美元;主持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包括一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1607万美元的国际儿童肥胖防控国际合作项目(含200余万美元的中国子课题)。在JAMALancet等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2019)及5个肥胖防治专家共识及指南。

瞿介明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特聘教授、东莞市高层次医学专科引进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疾病精准诊疗团队”主要成员。

长期致力于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在CelltheLancetBMJCellResearchNCJEVAJRCCJCIPNASERJ等国际权威杂志作为第一(含共同)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6篇,IF1139余分。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中重点项目和专项各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科技部应急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子课题2项等十余项课题。获上海市科技奖进步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共9次,主编或者副主编10部专著,包括英文版《COVID-19:THEESSENTIALSOFPREVENTIONANDTREATMENT》是EIsevier出版社在新冠肺炎防治领域第一部由中国学者出版的英文专著。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上海市呼吸感染性疾病应急防控与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总编、中华内科学杂志副总编、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副总编、ScienceBulletin副主编。

课题组主要研究内容:

1.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及其临床诊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高毒力耐多药的病原体流行趋势分析与临床诊治策略。

2.干细胞及其微成分治疗肺部重症感染及其机制研究。

3.肺部感染(细菌、病毒等)的免疫作用机制原理,及新型治疗策略。

张涛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独立PI,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特聘专家、东莞市高层次医学专科引进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疾病精准诊疗团队”成员。主要研究RIPK1的调控机制及其生理病理功能,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Biology,NatureCommunicationseLife等期刊。

研究方向:细胞死亡和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而受体互作蛋白RIPK1是调控细胞死亡和炎症的关键激酶。RIPK1的激活是促进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和RIPK1激酶依赖性凋亡(RIPK1-dependentapoptosis)以及炎症发生的重要上游机制。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RIPK1介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在人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现RIPK1的活化与神经细胞死亡、神经炎症发生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课题组将综合利用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结构生物学等各种实验手段,和各种疾病小鼠模型进一步探究RIPK1的调控机制及其生理病理功能

邵义明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院长、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东莞市脓毒症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首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2021年度全国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榜专家,2022年度“东莞十大名医”之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和市厅级科研项目11项。带领团队长期针对“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损伤与保护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对脓毒症易感基因筛查、基因调控机制和临床转化等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CritCareIF=15.1,中科院1Top,通讯和共同通讯各1篇)、MicrobiomeIF=15.5,中科院1TOP,通讯作者)、MbioIF=6.4,中科院1Top通讯作者)、IntImmunopharmacolIF=5.6,中科院2Top,通讯作者)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JournalofIntensiveMedicine第一届编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糖尿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肝脏医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赖天文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常务副院长、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副院长、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呼吸医学研究所所长、东莞市免疫炎症与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哮喘、慢阻肺、肺部感染、呼吸危重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1.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包括表观修饰、免疫代谢调控气道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策略;2.生物标志物在呼吸疾病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作用。目前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NEJM),NatureCommunicationsChestCellreportsAJRCMBTheranostics,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2020年度中国学者发表的四大顶级医学期刊论文影响力Top100排名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10余项。

徐广贤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中心的主任、广东省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莞市分子免疫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东莞市二类特色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高端科技智库“中国人兽共患病防治决策咨询”专家团成员。

团队多年来紧紧围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感染性疾病、肿瘤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和分子诊疗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粤莞联合基金项目2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5项,在研经费700多万元。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授权专利15项,申请专利5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讯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40篇。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人兽共患结核病专业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临床生化与分子检验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1)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与自组装纳米疫苗、EVs疫苗、circRNA疫苗、mRNA疫苗和saRNA疫苗以及肿瘤治疗性树突状细胞疫苗。

2)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与血液瘤、实体瘤CAR-TCAR-NKTCR-T和“体内自组装”CAR-T等细胞疗法。

3)纳米抗体药物、微针递送系统、LNP核酸递送系统(circRNAmRNAsaRNA)。

4)抗体、抗原和蛋白类药物制备生物反应器等及POCT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

徐军发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现任广东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研究所所长(201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

长期以来从事免疫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抗结核免疫、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负向免疫调节与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免疫检验新技术的研究和原料创制。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001381870016815700093097277981273237,10余项省级项目的研究,曾经参与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在JAutoimmunJNanobiotechnologOncogeneClinTranslImmunolJVirolJLeukocBiolFrantImmunoCellularImmuno,MolImmuno等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获发明专利8件,授权5件,转让1件。从事高等教育工作30年,承担《临床免疫学检验》《医学免疫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等课程教学工作,主编教材4部,副主编2部、参编4部。带教硕士研究生57名,授予学位51名;带教博士研究生8名,授予学位5名。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地区项目函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函审专家和重点项目会评专家,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河南、四川、江西、贵州、河北等省科技评审专家。兼任中国免疫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POCT装备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联盟常务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实验技术专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病理学装备委员会全国病理学技术高等教育学部部长、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兼临床免疫学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高等教育医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顾问等。

孙建波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科研部部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珠江人才计划”,担任东莞市慢性炎症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在美国西奈山医学院(2008-2011,博士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2011-2016,博士后/副研究员)和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2021,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学习与工作。主要从事“感染、炎症与免疫”方向研究,侧重于免疫细胞在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中的表型、功能、机制及应用,并探索中草药免疫调控机制及研发调控干细胞或免疫微环境的磁纳米药物。在JournalofNeuroinflammationCellDeath&DiseaseCellReportsGenes&Development等刊物共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0余篇,获发明专利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重点项目等项目十余项,在研科研经费400余万元。作为导师,指导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自然青年基金2项。

主要学术任职包括:DrugDesign,DevelopmentandTherapy(中科院二区)副主编、FrontiersinImmunology(中科院二区)编委、JournalofLeukocyteBiology编委、FrontiersinCellandDevelopmentalBiology编委、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国自然基金评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委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协会秘书长等职。

官成浓

医学博士、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广东医科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及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医学人文课程《医患沟通学》思政教学指南编写负责人;广东省内科学与诊断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广东省一流课程《医患沟通学》、《人体运动学》及《康复功能评定学》负责人;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及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主持教育部教学研究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中医药局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院级重点课题2项,在研经费达200多万元,长期从事肿瘤内科医、教、研、管等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常见恶性肿瘤的诊疗手段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肺癌、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多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和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有独到之处,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SCI收录20多篇。担任第六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广东省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广东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高等学校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兼委员;东莞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常务编委;《中国肿瘤临床》《临床肿瘤学》编委等职。

张静莹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口腔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口腔医学技术3D打印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东莞市口腔医学会会长、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口腔修复种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粤莞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得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东莞市最美科技女性、东莞市优秀女职工等荣誉称号。广东省一流专业“口腔医学”负责人、广东省一流课程《口腔修复学》课程负责人。指导学生获得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全国总决赛铜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近五年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0项、“挑战杯”省级三等奖2项。擅长各类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诊断及种植治疗方案设计,熟悉各类种植牙外科手术、骨量不足的GBR手术、种植二期手术及全瓷冠修复。各类全瓷冠、嵌体、贴面等固定义齿修复。

梁锐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担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普外外科学科带头人及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

主要从事普外科相关疑难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担任“国家卫健委普通外科内镜医师培训导师”、“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大连医科大学首批英才工程后备人才培育计划(第一层次)”等。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教育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注册专利2项。发表专著3本,发表手术录像2部,被德国外科协会收录为专业教学片。

丛延广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技师、硕导、博士后合作导师。检验医学科主任、检验学教研室主任、东莞市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实验诊断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博士后和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临床检验专业的医、教、研工作。科研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与防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等十余项,发表论文八十多篇,其中SCI论文2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副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1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个省级项目函评专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VACCINE》等十余个国内外杂志审稿人。担任东莞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实验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检验分会常委、广东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学检验专委会常委。

董传江

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细菌耐药机制和抗感染病原先导药物及新靶标筛选及泌尿系肿瘤发病机制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卫健委科研基金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盆腔肿瘤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盆腔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尿路修复重建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泌尿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医疗机器人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前列腺疾病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泌尿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尿控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郑彪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全球卫生后备人才、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C类)、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任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甲状腺、甲状旁腺科负责人,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1.甲状腺癌精准微创诊治相关研究;2.肿瘤微环境在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3.医工交叉研究。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ACSNanoTheranostics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等高影响力国际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面上项目、市科创委面上项目等研究课题,曾获得省级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一等奖和二等奖。目前兼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分会青委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甲状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甲状腺肿瘤微创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甲状腺疾病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熊重祥

医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岭南名医,附属东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2018年获“广东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2023年获评“东莞市医学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肾脏再生、修复以及肾脏纤维化的表观遗传学药物筛选研究,是最早在国际上开展表观遗传学在急性肾损伤以及慢性肾脏病及腹膜纤维化以及尿酸性肾病肾脏纤维化领域机制研究的团队之一。主持广东省粤莞联合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东莞市科技局重点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并发表SCI论文18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已先后在FASEBJBMCNephrolJPharmacolExpTherDiabetesMetabSyndrObesFrontierPharmarcology等期刊发表,2016ASNkarenCampbellaward2017年获ASNKidneystarAward奖。主编出版专著一本《肾脏病基础与内科治疗方法》,获国际专利1项。目前担任广东医科大学学报,FrontierinPharmacologyTherapeuticApheresisAndDialysis以及ScientificReports杂志的特邀评审,广东省科技厅基金评审专家。担任亚太生物免疫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等。

招满为止,有意请电话咨询,具体招聘时间以官网公告为准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公立医院招聘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联系方式
  • 岳老师自己报名 代报名
    康强老师一对一为您代报名
     看微信免费
  • 076****90686  免费看电话
  • gdmudgah.com/
  •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蛟坪大道113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等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前身为1958年创立的东莞市塘厦医院,至今已经65年的历史。2019年,医院升级为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2020年,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医科大学签订校地共建合作协议,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华丽转身,蝶变为广东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近三年,医院在大学和地方政府的双驱驱动下,发展势头强劲,院内名医荟萃、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成为东莞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医院区位优势明显。院区坐落在东莞市塘厦镇蛟坪路42号,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毗邻深圳龙岗、龙华、光明等行政区,临近莞深高速大坪出入口、东莞南站、深圳北站、深圳宝安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规划中的东莞地铁1号线支线和深圳地铁22号线北延段将在医院设站,构建起“一小时交通圈”,医疗服务可辐射周边约300万常住居民。
    医院诊疗实力雄厚。围绕“一急一慢”两个学科群体系(急危重症救治、慢病健康管理),医院已构建了25个大的临床中心、42个临床专科、36个共享护理单元,搭建起学科建设的“四梁八柱”。多个临床科室成功获批省、市重点专科,微创手术、四级手术翻倍增长,先后开展代表国内或行业领先的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实现东莞地区首台腔镜机器人手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医院陆续引进320排超高端螺旋CT、80排CT、3.0T磁共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直线加速器、主动脉球囊反搏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激光光子工作站、激光治疗系统、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超声(ABVS)、移动方舱CT等高端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实现飞跃式发展。
    医院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医院坚持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要素,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院内现有在职职工近1400人,结合医院现状及发展需要,搭建了“引、培、服”的全链条人才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人才管理办法和奖励制度,深深栽下“梧桐树”,推行“头雁计划”“百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累计达126人,并柔性引进方驰华、黄国志、刘小虹3个名医团队,推动医院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才聚集效应得到彰显。
    医院科研氛围浓厚。依托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大型实验动物中心、公共科研平台、科技大楼等科研平台优势,医院大力推进科研项目培育工作,院内外科研立项经费合计3058.7万元。其中设立院内各层次科研项目共81项,科研项目经费合计2446.5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53项、广东医科大学青年科研培育项目3项,总经费612.2万元。医院累计共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70篇,含中科院二区及以上论文30篇,影响因子总和365;申请专利7项,获授权专利1项;出版译著、教材等著作16部,科研成果屡创新高。
    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助力医院荣获东莞市2022年度五一劳动奖。医院与周边医疗机构共谋发展,牵头构建医联体,推动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已和东莞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开展对口帮扶、医护人才培养,开展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风正潮平,自当破浪扬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品质东莞建设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深入贯彻广东医科大学“1133”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目标,以推动现代化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以现代化医院管理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着力打造莞深融合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和医疗高地,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更新至2023年03月)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创伤骨科医生、儿科重症病区医生、耳鼻咽喉科骨干医生、妇科医生、肝胆胰外科医生、肛肠外科医生、高血压病科医生、冠心病科医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急救中心医生、甲状腺科骨干医生、甲状旁腺科医生、介入治疗科骨干医生、老年医学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泌尿外科医生、脑血管介入科骨干医生、皮肤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肾脏内科医生、疼痛科医生、胃肠外科骨干医生、消化内科医生、心电图科骨干医生、心律失常科医生、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眼科医生、医学美容中心骨干医生、医学美容中心医生、针灸科医生、肿瘤中心骨干医生、肿瘤中心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
    本科起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11.1-2024.11.10
  • 创伤骨科医生、骨外科医生、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急诊科医生、静脉配置中心药师、科研人员
    本科起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9.9-2024.9.20
  • 肝胆胰外科医生、妇科医生、儿科重症病区医生、麻醉科医生、疼痛科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急救中心医生、放射影像科医生、针灸科医生、药学部药师
    博士起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8.12-2024.8.23
  • 广东公立医院招聘

    广东民营医院招聘

    东莞政府就业补贴

  •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免费发布招聘  免费发简历  登录/注册 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 看邮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