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为推动两岸青年充分高质量就业,激发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激情,搭建用人单位与两岸青年大学生双向选择的线上交流平台,进一步助力两岸青年追梦筑梦携手圆梦。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华侨大学,在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智联招聘的支持下,拟于近期举办2024年“百日招聘”两岸青年就业实习线上招聘会。具体活动通知如下:
01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2025年3月31日
02活动形式
线上对接、网络招聘
03组织机构
组织单位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主办单位
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华侨大学
04参会对象
有就业招聘及实习需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中小企业,以及相关央国企、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等均可扫码参会发布招聘岗位。诚邀2024-2025届中国台湾籍大学生、华侨大学境内外毕业生,以及厦门、泉州等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扫码参会,线上查看岗位、投递简历、参与面试。
05投递简历、面试安排
简历投递与邀约面试:即日起—2025年3月31日
注:用人单位可在招聘会举办期间,邀约投递简历的毕业生上线进行面试。
06用人单位报名网址
(1)企业报名链接:(即日起—2025年3月31日)
(2)学生参会链接:(即日起—2025年3月31日)
07注意事项
1. 为保证招聘会质量,我们将对申请单位和岗位进行审核筛选,若未通过报名审核,敬请理解。
2. 用人单位可在招聘会开始后发布职位并收取学生简历,并邀约毕业生线上面试。
3.根据教育部对高校校园招聘管理的相关规定,请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注意:此次招聘活动,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递积极奋进的正能量。严禁发布就业歧视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
4.联系方式【华侨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联系电话:0595-22691552
校招联络群群号:1045851875
华侨大学就业官方网站:
华侨大学2025届毕业生生源手册:
华侨大学是****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960年,学校经国家批准创办于福建泉州,首任校长为廖承志。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党****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建设高校。2019年,由****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会,庄希泉、胡平、黄长溪、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先后担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名誉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880人,研究生7706人,在校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8388人。现有教职工2964人。在174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57%,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9%,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4%。学校入选院士团队、******高层次人才111人次,入选省级高层次人才693人次,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团队。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100余个,是福建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并在《自然》《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学校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名,其中6万多名分布在港澳台及海外各地,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民间外宣和民间华文教育,与全球570多所华校开展合作,已连续举办18期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师生团队制发短视频2300多期,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智库平台,成立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研究院、台湾研究中心等机构。
学校与44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球设有148个办事或招生机构。与福建省8个设区市和重庆市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定点帮扶贵州黔西南试验区、甘肃积石山县。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侨立校、为侨服务,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国际上声誉良好的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