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启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交流平台,满足用人单位的招才引智需求,现决定举办“留厦来·更精彩”华侨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一)用人单位签到时间: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14:00-14:30
招聘时间: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下午14:30-17:00
(二)地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后勤综合服务楼三楼)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华侨大学学生处、华侨大学团委
三、参会对象
(一)厦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校友用人单位
(二)华侨大学两校区2025届毕业生及各年级在校生
(三)华侨大学台湾青年学生、毕业生(现场设立专区)
四、参会事项
(一)参会优先条件
1.校友创办或担任中、高级管理人员的企事业单位;
2.企业员工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
3.原则上招聘的实习岗位薪资≥2000元/月(或日薪120元/天),就业岗位薪资≥4000元/月的企事业单位,以上岗位薪资不包括提成;
4.招聘岗位与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结合紧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企事业单位;
5.其他能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实习就业岗位的企事业单位。
(二)参会报名方法
1.本次招聘会为公益性质。统一为招聘单位安排展位、用水。请有意参会的企事业单位,在报名时间段内登录厦门人才网报名(即日起至3月17日17:00)本场招聘会报名链接:https://www.xmrc.com.cn/meeting/publicmeeting?projectid=c9580e84bbe249cfb5096af96c9ca896
2.有意向招收台湾青年学生、毕业生的企业,请登入厦门人才网(企业端)“招聘会/校招”栏目,在“职业模版”中“新增”或者“编辑”职位模版界面,在“职位名称”中备注(招收台湾青年学生、毕业生)。
(三)参会注意事项
1.本次入校信息统一由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收集,入选参会名单的企事业单位请按要求提交入校人员材料给厦门人才。学校将依照校外人员入校预约访客系统的有关审批流程,进行登记、审批,请确保提交登记的电话号码准确无误,审批通过后登记的招聘人员将收到入校登记短信凭证,凭本人的入校登记短信凭证进入校园。
2.本场招聘会统一制作宣传展架,入选参会名单的企事业单位无需自带易拉宝或招聘简易展架。
3.请注意做好携带入校宣传材料的审核工作,避免出现可能引发学生负面舆情的不文明用语、俗语、网络用语及招聘信息。
五、其他事项
1.招聘单位人员入校后,请立即前往会场。非必要情况下,请勿前往其他校内公共场所活动,以免影响正常教学管理秩序。驾车者,请按保安引导将车辆停放在相应指定地点(根据学校管理规定,未提前登记及服务器在境外的车辆暂不能入校,敬请谅解)。
2.招聘活动过程中,招聘单位应协助维护好现场秩序。请严格审核招聘宣传内容,严禁出现反动、违法、歧视等不良内容,请勿从事与招聘无关的其他活动。
六、联系方式
华侨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厦门校区)
联系方式:0592-6160358 杜老师
用人单位报名咨询
联系人:方先生 刘先生
电 话: 0592-5335750
展开华侨大学是****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960年,学校经国家批准创办于福建泉州,首任校长为廖承志。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党****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建设高校。2019年,由****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会,庄希泉、胡平、黄长溪、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先后担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名誉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880人,研究生7706人,在校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8388人。现有教职工2964人。在174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57%,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9%,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4%。学校入选院士团队、******高层次人才111人次,入选省级高层次人才693人次,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团队。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100余个,是福建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并在《自然》《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学校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名,其中6万多名分布在港澳台及海外各地,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民间外宣和民间华文教育,与全球570多所华校开展合作,已连续举办18期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师生团队制发短视频2300多期,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智库平台,成立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研究院、台湾研究中心等机构。
学校与44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球设有148个办事或招生机构。与福建省8个设区市和重庆市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定点帮扶贵州黔西南试验区、甘肃积石山县。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侨立校、为侨服务,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国际上声誉良好的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