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在过去的岁月里,承蒙贵单位对我校就业工作的热忱支持与紧密协作,我们由衷感激。为了给 2025 届毕业生打造更广阔的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全方位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我校精心筹备,定于2025 年4 月20 日(周日)举办“豫荐未来 青春起航”毕业生春季就业校园双选会。
我们诚挚邀请贵单位拨冗莅临,在这场人才盛会上,挑选适配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活力,携手为青年学子搭建通往职业成功的桥梁。现将本次双选会的关键信息函告如下:
一、参会对象
1.有招聘需要的全国医药卫生行业企事业单位
2.2025届毕业生及往届毕业生
二、参会时间
1.报名时间:2025年4月2日 - 4月17日
2.举办时间:2025 年4月20日(周日)
9:00—16:00
三、活动地点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迎宾大道666号)教学楼7号、8号教学楼前。
四、用人单位参会指引
1.报名与审核:请访问“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业信息网”(http://sqyx.goworkla.cn/),按系统提示提交认证审核申请。填写单位信息、上传电子资质材料,并完成双选会报名操作。学校将实时开展资质审核,请您完整填写参会信息,包括单位简介、需求专业、招聘人数、岗位设置、薪资待遇及联系方式等,并及时登录网站查看审核结果。学校将于4月18日前公布审核通过的参会单位名单及现场展位号,未经网上报名或审核未通过的单位,将无法入校招聘。
2.招聘职位发布:审核通过后,请发布与我校毕业生专业匹配的招聘职位,严禁发布包含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内容,以及虚假、欺诈和就业歧视类信息,学校将对发布职位进行严格审核。
五、参会须知
1.参会单位请于当天携带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和身份证复印件交至会场服务台处并按照分配的展位号布置展位,参会单位不得私自搭建展位,不得随意变更调换展位位置。参会单位请自备宣传材料及招聘海报展架(宽度不超过1米),内容一般应有单位简介、招聘职位、员工福利及相关要求,招聘信息须与网上申请认证岗位信息一致,如不一致将不允许摆放。
2.学校提供面试地点(备有宣讲室、试讲室、面试室,签到时根据需要现场申请),用人单位可以与毕业生直接洽谈,签订就业协议或意向性协议。有其它特殊需求的,请提前与我校联系。
3.校企合作座谈会。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参加本次双选会的用人单位可联系我校专业相关的二级学院,参加校企合作座谈会,深入洽谈毕业生招聘、校企合作事宜,二级学院联系方式见附件2。
4.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严禁发布就业歧视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请勿在招聘现场从事与招聘无关的活动。
5.用人单位应规范招聘行为,严格按照参会流程,在预约时间、预约地点开展招聘活动,不得私自组织学生在其他场所进行人员聚集的面试活动,杜绝一切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如有违反相关法规、存在虚假欺骗等行为,将立即停止其一切招聘活动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六、会务服务
1.用人单位车辆从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西门入校,前往签到处登记报到。
2.本次双选会不收取任何参会费用。
3.我校为用人单位参会人员提供工作午餐以及1个标准展位(一桌两椅)、手写海报、饮用水、手提袋、记号笔、水笔、胶带等会议所需用品。
4.我校为参会单位配备学生助理,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七、会务联系
1.联系人:陈老师 13523833325(微信同号)
阴老师 15672833777
2.到校路线:自驾可通过导航搜索“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西门”直达;也可乘坐101、12路公交,在学校西门下车。
期待您的积极参与,携手共赴这场人才盛宴!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5届毕业生生源信息
“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圣贤文化的根脉之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商丘市,坐落着一所传承百年的医学院校——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21年的“归德圣保罗医院护士学校”,历经“河南省第五护士学校”、“商丘地区卫生学校”等阶段,是河南省开办医学类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历经百年不间断的办学传承,培育了第33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吴静芳、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宋静等数以万计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学校也成为全国培养了2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医学院校。
新校区于 2018年建设完成并实现搬迁,为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769.40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4.59万册,另有数字资源量73.18万册。具有电子图书50多万部,电子期刊5000多册,为师生的科研和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校内实习基地13个,校外实习基地392个,基本满足了师生工作学习、实习的需要。
学校现设有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11个教学院(部);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预防医学、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21个专业,专业门类涵盖医、护、药、技、管等专业大类,“大健康”专业布局基本完善,为服务“健康河南”及淮海经济区提供了完整的“大健康”专业人才链。形成了以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和药学专业(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为龙头,以“对接健康产业、依托优势专业、融入医药行业、服务生命健康”为逻辑主线,按照“产业背景相同、专业基础相通、专业领域相近、教学资源共享”的建设思路,基本形成了护理、临床医学、医学技术、药学4个专业群。
学校坚持特色制胜、争创****,形成一批优势和特色专业。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评为****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实训基地是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3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341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及河南省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常务委员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创新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中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37人。
学校是河南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天然免疫与肿瘤”、“抗病毒感染分子免疫学”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校与规上企业共建研发中心3个。学校聘任原新乡医学院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郭志坤教授为我校学术委员副主任、客座教授。近年来,学校教师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1339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98篇,参编教育部,卫生部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362部,其中主编86部。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11项;授权国家专利249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河南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学校建有先进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口腔医学、护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药学、中医及康复治疗等实训教学中心,建有国内****、功能完善的生命科学馆、校内模拟医院等。学校面向全国 27个省招生,在校生14735人,学制均为三年制。学校拥有附属医院(三甲)、附属中心医院、附属柘城医院和附属中医院(三甲)四所附属医院。与300多家医院、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是豫东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曾荣获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优秀格次。
学校加强对外合作关系,与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师资培养、专业发展、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2015年,学校与新乡医学院正式达成并签署了联合培养普通本科生的相关协议,自2016年起连续招收培养了三届本科生在我校学习。同时,加强中外合作办学,2018年我校与美国布卢姆菲尔德学院联办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21年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联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获河南省教育厅批准。
建校百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秉承“明德、至爱、励学、善思”的办学历史传统,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服务方向,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特色名校”战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着力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学校是河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卓越医生”培养试点院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河南省首批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立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第七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优秀格次。
学校正立足新起点,扬帆新征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为早日实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医学院校”进而达到升本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