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医疗人才网 招聘会
浙江中医药大学
1953年 · 501以上人 · 本科 · 公办院校
详情

尊敬的用人单位:

衷心感谢广大用人单位多年来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国务院决策部署,抢抓就业关键期,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洽谈的服务平台,学校定于6月11日(周三)举办浙江中医药大学2025届毕业生“百日冲刺促就业”综合招聘会暨2026届毕业生实习推介会拟参会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请以面向2025届毕业生校招岗位或2026届毕业生的实习岗位为主(学校2025届、2026届毕业生专业及学院联系方式见文末附件)。诚挚邀请各用人单位、校友企业参会,来我校选聘优秀人才!

一、招聘会安排

(一)时间:2025年6月11日(周三)13:30-16:00。

(二)地点: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校区18号楼一楼大厅。

(三)规模:约120家。

二、参会报名

 (一)招聘单位报名

本次招聘会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即日起开放报名,各用人单位请于6月7日24:00前完成报名,报满即止。报名方式如下:

1.注册账号:登录浙江中医药大学智慧就业平台(网址:job.zcmu.edu.cn),请未注册的用人单位登录网站后****“单位登录”进行注册,等待审核(原已注册的不用重复注册,可直接登录预定展位)

2.单位登录、报名:用户审核通过后登录,进入“招聘中心”,****“职位发布”,填写发布本单位职位需求;再****“招聘会预订”,选择本场招聘会,****预订展位,填写报名表,提交后等待审核。

3.参会回执下载:单位可以于6月9日起在“招聘中心-招聘会预订-我的预订-参会通知”中下载打印《参会回执》,并加盖单位公章(建议准备多份),招聘会当天凭参会回执签到参会。

注:为避免造成展位资源浪费,已成功报名参展的企业,如因故不能按时出席招聘会,请致电就业指导中心告知(0571-86613707)。

(二)求职人员预报名

求职人员参加招聘会,请于招聘会前完成预报名:登录我校智慧就业平台,未注册的学生先注册,注册后登录账号,在首页面找到招聘会栏目,选择本场招聘会,****【学生报名参加】即可。

(三)校外人员入校

入校要求和入校流程,请扫下方二维码查看并按要求报备,就业指导中心会在入校前审核完毕。

三、其他事项

(一)招聘会不收取展位费,因受招聘会场限制,原则上每个用人单位安排1个展位,参会代表1-2人。

(二)招聘会现场向各参会单位提供标准展位(含1张桌子2把椅子)、展位单位标识(单位名称)。参会单位需自行准备招聘宣传材料,建议使用易拉宝或者x展架,大小不超过(宽)80cm×(高)200cm。   

(三)单位参会时,请携带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参会回执》(二选一),及必要宣传品准时到场参会。

(四)参会单位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我校相关工作要求,共同保障本次招聘会的运行秩序,切实维护广大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招聘过程中,不得出现虚假信息、传销信息、带歧视字眼等信息,一经发现,取消参会资格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五)校内车位有限,校外求职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校,招聘单位车辆停放服从学校统一安排。

四、联系方式

浙江中医药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联系人:贾老师 蒋老师

  话:(0571)86613707

  箱:139003707@qq.com

附件1:浙江中医药大学2025届毕业生生源信息(本科)

附件2:浙江中医药大学2025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硕博)

附件3:浙江中医药大学(含滨江学院)2026届本科毕业生生源信息表


展开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5届毕业生“百日冲刺促就业”综合招聘会暨2026届毕业生实习推介会邀请函
主办:
时间: 2025.6.11(13:30-16:00) 线下 免费
职位:内科外科/麻醉妇科/产科/生殖儿科精神科整形/美容全科医生皮肤科ICU/营养/科研护士/护理口腔/牙医中医药学+中药学影像/放射康复科/治疗/理疗公卫体检/检验助产士展开
形式:线下招聘会
费用:免费
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正式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滨江学院迁建工程(富春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设有滨文校区和富春校区。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也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单位。下设**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12个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576人(含独立学院),其中本科生11288人、硕士生1795人、博士生178人、学历留学生315人。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123人,正高职称303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0人、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卫生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浙江省教学名师7人、浙江省名中医43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博士点14个,覆盖中医、中药2个一级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二级学科;硕士点48个,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6个一级学科和生物化工二级学科以及自主设置的听力学等7个目录外硕士点;具有临床医学(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开设本科专业26个,分属医、理、工、管、文等5个学科门类,其中***特色专业5个,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新兴特色专业、国际化专业14个;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拥有国家教学团队1支、国家精品课程9门、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先后两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居全国中医院校前茅。

  学校学科特色明显,基础扎实,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医临床基础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2个,其中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重中之重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浙江省“十三五”“****学科建设工程”项目9个。建有以血液病为重点研究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10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办有《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浙江临床医学》2种学术期刊,其中《学报》是全国对外发行最早的中医学术刊物之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被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先后与丽水市、磐安县、嘉善县、甘肃省渭源县、江西省樟树市等地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

学校积极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29个国家与地区的76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招收了56个国家与地区的国(境)外学生,先后聘请了4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学校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等3个专业委员会的副会长单位,也是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及其国际针灸水平考试基地,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张德江、李鹏、李岚清等党和**********的关心和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肯定。

  当前,全校师生正秉承“求本远志”校训,坚持“学生为本、学术至上”理念,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精神,致力于建设以中医中药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优势突出,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展开
生源我校2025届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专业毕业生共计人5476人展开
招聘职位学生简历
    加载中...重新加载
    更多单位
    收起
    0 加入简历库
    性别 职位 姓名电话学号
    简历仅面向 证件已审的VIP单位开放
    上传证件办理VIP会员
    加载中...重新加载
报名参会 我的报名 发布简历 管理简历
联系 贾(老师) 在线聊
电话
0571-86613707
邮箱139003707@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导航
复制 标题/网址网址二维码
免费发招聘会 管理招聘会 报名 简历 康强客服
发布/管理招聘会 发布简历 免费报名 我的报名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注册二维码
网址二维码
QQ好友
标题/网址
职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