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高效、便捷的双向选择平台,珠海科技学院联合康强医疗人才网定于近期举办2026届毕业生医疗卫生类秋季线上双选会。在此,我们诚挚邀请贵单位参加本次活动,遴选优秀人才,共促校企双方长远发展。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珠海科技学院健康学院
承办单位:康强医疗人才网
二、服务对象
各医疗相关单位,2026届医疗专业毕业生
三、招聘会安排
形式:线上双选会
报名时间:10月20日-11月10日
活动时间:10月20日-11月10日
四、2026届医疗专业毕业生生源信息
五、学生参会流程
未在康强医疗人才网平台注册过的学生个人需要先进行注册完善个人简历后再投递报名
1.注册简历:
使用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后进行个人注册并完善简历。建议学生提前注册填写完整简历,提高简历和面试通过率。
手机端:学生注册简历入口
2.****报名参会进行双选会报名。双选会举办期间,学生可选择单位进行简历投递,用人单位完成简历筛选后 ,会将投递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我的】界面中****【面试】或【消息】,查看求职反馈。
手机端:参与线上双选会入口
六、用人单位参会流程
未在康强医疗人才网平台注册过的企业需要先进行注册完善单位信息发布招聘职位后再报名参与
单位报名参会→学生投递简历→企业登录后台查看并筛选简历→邀请通过初筛的学生参与面试→学生接受面试邀约→开始面试(可在平台选择视频面试)
报名路径:
方法一:
报名网址:https://3g.kq36.com/zph/5032(本网页最下方****报名参会)
方法二:
用人单位注册并登录康强医疗人才网(https://www.kq36.com/),选择右上角的“校园招聘会”,搜索“珠海科技学院”,选择有意向参加的招聘会进行报名和发布职位。
建议用人单位尽可能完善企业介绍、岗位职责、招聘要求等相关信息,以供毕业生提前浏览查阅并有针对性投递简历,提升供需双方对接成效。
七、服务内容
本次线上双选会期间,用人单位免费发布岗位,企业单位、学生报名参加本次招聘会均不收取任何费用。本次招聘会参会单位严禁发布含有限定院校、性别、民族等歧视性信息。
八、联系方式
学校联系人蔡老师:0756-7626012
康强医疗人才网蔡老师:13306055136
位居2025年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第二
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18日,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与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化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2021年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建校21年来共为社会输送11万余名本科生,自2014年以来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44名,已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力、办学特色鲜明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党委荣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试点单位,被认定为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获批全国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获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获批设立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以优异成绩居于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民办高校排行榜第二、综合类第一,连续五年名列广东省第一名,连续四年在广东省民办高校年度检查中获评“优秀”。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获评“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现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标杆院系3个、样板支部6个、“三型”**2个、全省高校教师**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入选全国“双带头人”教师**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面对面——助你实现成才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领导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来校调研期间,对学校把党建工作放在最核心位置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
聚力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学校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理念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联合丽珠制药、abb机器人等行业龙头,建成7个深度融通的特色产业学院,其中大健康产业学院获批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大数据与机器人产业学院分获省级示范及现代产业学院称号。建设欧洲科学院院士和全球前2%****科学家领衔的高水平实验室13间,与华为、腾讯、阿里等大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依托“实验班”“订单班”等多元载体,为区域发展培养“最需要的人才”。
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造****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珠海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现设18个二级学院、6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9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基本形成了对珠海特区“4+3+2”产业体系全对应和全覆盖。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市级优势学科3个,拥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项目2个、**********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目前正打造大健康与康养教育、工业软件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3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
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年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名中位居同类院校首位,目前拥有**********本科课程5门(含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省级****本科课程26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先后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共2项,4本教材获评广东省优秀教材。重视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中位列全国同类院校十强,近两年学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获得各类奖项39项。
积极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科研取得显著成果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对接产业需求,积极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有各级各类研究机构56个,其中国际合作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地7个、市级科研平台/基地12个。近五年,学校科研经费投入总额达2.7亿元;学校获批******项目17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合作单位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合作单位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1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159项,其中广东省科技厅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1项;市厅级项目176项。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5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3项。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引进机制和培养环境,组建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研发能力较强、德才兼备、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其中二级教授21名、博士生导师44名,省级教学名师14名。学校不断加强名师建设,现有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8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广东省三八**手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校长2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12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39名教师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2021年,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在人才队伍等建设方面取得标志性突破。
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稳步实施“海外名校+”战略
学校立足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优质交流平台,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深造,截至目前已选派3600余人次学生赴国(境)外留学、交流,已选派280多批次、540余人次教师赴国(境)外交流研修;大力培育特色项目,积极创新中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与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对接,开展“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交换生项目、硕士项目及短期交流项目等。
注重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学生屡获国内外竞赛大奖
学校注重塑造学术品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科技大师系列讲座”,定期邀请院士来校讲学,迄今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110位院士光临,并主讲了155场讲座。学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赛事,近三年获各级各类课外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1755项,自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举办以来,获国赛银奖2项、铜奖20项,省赛金奖8项、银奖26项、铜奖46项,获奖数量稳居广东省同类院校首位,并连续十年蝉联“广东省优秀组织高校奖”;同时,在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9项,获奖数量居广东省同类院校首位,是广东省民办本科院校****全国总决赛获奖的院校。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面提升文化品味
学校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共有教学楼6栋,实验楼2栋,宿舍楼42栋,教师公寓12栋,两大食堂共8个饭厅(含教工餐厅),拥有亚洲单体面积**的图书馆之一,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343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学校国学园区于2023年投入使用,项目规划用地9.6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4.86亿元,学术交流中心、教学楼、国医馆、禅茶室等作为学校教学和实习实训场所,为本科教学工作服务,未来学校将把国学院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大健康教学实习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传承基地,为老年大学建设提供优质资源,同时也将进一步满足学校教学、住宿、办公及交流接待需求,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文化品味。
被誉为国内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坐落于经济特区之一的广东省珠海市。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优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被誉为国内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努力建设****创新性、应用型大学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建设国内****创新性、应用型民办大学为总体目标定位,立足珠海、服务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面向区域尤其是珠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主,积极开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