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正式成立于1985年7月。于2013年院通过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后,2018年4月又成为全省首批通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创建评审的县级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服务、科研教学、急诊急救、康复养老、民族医药、预防保健、医养结合等为一体的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是贵州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实习医院,是贵州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是全国200例医养结合典型经验推广单位,是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和核心。医院先后荣获“贵州省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优秀单位”“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我院2014年7月由光明街老院区整体搬迁至城南新院区,2021年12月医院二期建设项目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现占地13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500张,开放床位800张。有临床科室38个,医技科室11个,行政职能科室23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8个(针灸康复科、肛肠科、中医儿科、脾胃病科、肿瘤科、皮肤科、妇科、肺病科)。市级重点专科3个(皮肤科、泌尿外科、土家医药馆)。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3个(产科、脑外科、普外科)。2018年9月省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现场评审,确定为省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近五年科研项目立项7项,其中省科技厅项目2项,省中管局科研项目5项。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96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38人,硕士研究生26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2.16%,省级中医名医传承工作指导老师4人。
配备了超声聚焦子宫肌瘤治疗系统、平板数字化X线血管造影系统、高压氧舱、双臂全自动酶免疫仪、钬激光系统、多功能麻醉系统、高清腹腔镜、激光光子工作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5T核磁共振、64排CT等高精尖医疗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综合疾病治疗及诊断能力,构建了领先的医院诊疗平台。
始终坚持“传承国粹、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开展中医诊疗技术有10类85项,如各类针刺技术、各类灸法技术、针刀技术、拨针技术、各类推拿技术、理筋、正骨、整脊、埋线、挂线,其中冯氏针灸、陈氏针法、何氏正骨、张氏针刀等治疗流派在县域内得以流传。注重中草药的使用,制定中药饮片使用激励机制;新开设了中医护理门诊、中医经典病房等新科室,其中火龙灸、雷火灸、火龙罐、平衡火罐、铜炳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深受德江及周边县市亚健康人群的青睐;继承和发扬民族医学,开设土家医药馆,传承推广小儿推抹、爆灯火、姜艾蒸骨疗法、土家艾灸疗法等技术。
医院还开展了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游离皮瓣切除移植术、断指再植术,气管镜下结石取出术、冷冻治疗术、球囊扩张术,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钛夹止血,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等新技术项目,填补了我院乃至我县多项技术空白。
近年来,医院提出并围绕“三区三院”(三区即医疗区、医养结合区、老年养护区;三院即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老年养护院)的发展模式。现已完成德江县中医康复医院、德江县土家医药研究所、德江县儿童康复中心的建设。
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全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开拓进取,苦干实干,奋力拼搏,谨遵“大医精诚、共创辉煌”的院训,发扬“创新、实干、奉献、团队、进取、亮剑”的医院精神,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门、急诊含发热门诊337159(其中发热74976),同比增长4.19%;住院人次31539人,同比增长19.92%;手术人次16652人,(其中手术室手术5856台,三四级占比63%,微创占比42%),同比增长49.17%;保持了我院连续20年总体正增长的强劲势头。
医院秉承“大医精诚、共创辉煌”的院训,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对病友注重服务,对员工注重培养,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良性的和谐医院文化氛围。我院目前已正式启动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创建,我们的目标是把医院建设成黔东北区域内有较大规模的、有影响的、中医特色突出的、现代化的、让老百姓满意、政府放心、职工热爱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