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刘珅团队诚聘博士后
医院及科室概况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始创于1904年,其前身为上海西人隔离医院,是一家历经百余年积淀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2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目前,医院设有徐汇、临港两个院区;核定床位2556张(批复床位3426张),其中徐汇院区1956张(批复床位2226张)、临港院区600张(批复床位1200张);临床医技科室51个。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骨科、运动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足踝外科、内分泌代谢科、耳鼻咽喉科、医学影像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骨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2个(创伤骨科与骨关节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A类项目2个(脊柱疾病和创伤骨科研究中心、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先重点学科3个(四肢显微外科、内分泌代谢科、介入影像学)。医院综合实力雄厚,在多项权威评价体系中名列前茅: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最高排名全国第33位,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最高排名全国第25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排行榜”最高综合排名全国第20位,骨科、内分泌代谢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超声医学科稳居全国前十位。
在学科建设方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骨科专科,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卓越的学术影响力。科室由我国骨科事业奠基人之一、著名骨科专家陈中伟院士创立,他成功实施了世界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开创了显微外科重建和肢体功能重建的新纪元,并于1980年因在骨科断肢再植领域的卓越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六院骨科也因此成为我国显微外科和创伤骨科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断肢再植的摇篮”,在国际骨科领域享有盛誉。骨科历经70余年发展,现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骨科方向)的依托单位,建有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上海骨科新材料与修复再生工程技术中心、上海市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具备强大的临床诊疗与科研协同能力。研究方向涵盖骨发育与衰老、骨质疏松与代谢疾病、组织工程与智能仿生材料、骨肿瘤微环境调控、运动损伤修复等多个前沿领域。近5年,骨科累计承担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10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7项。发表论文1059篇,其中,SCI论文747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12篇,累计影响因子3100余分。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拥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平台4个,STEM累积专科排名全国第一,复旦大学全国最佳专科排名全国第一,并于2020年获得上海市政府质量奖金奖。六院骨科同时与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顶尖机构保持长期合作,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骨科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
合作导师简介
刘珅,医学博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手与修复重建外科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中心办公室主任。担任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显微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上海骨科新材料与修复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Nano-Micro Lett青年编委等。研究方向围绕肌腱修复及粘连治疗“无人区”,制定仿生交感神经信号的电刺激抗炎策略,揭示粘连形成的关键级联放大机理,探究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在粘连形成中的作用,研发系列专利新技术。学术成果发表在“Nat Commun”、“Adv Mater”、“Bone Res”等学术期刊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531.2分,被引2750次,国家专利授权30余项。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含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重大研究培育项目),入选国家杰青、优青、上海市学术带头人等人才项目1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3)、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R1)、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R2)、银蛇奖一等奖等。研究方向:1.肌腱修复及粘连形成机制2.软组织损伤愈合及疤痕形成防治手段3.骨与软组织修复新材料构建与验证。
导师主页:
https://daoshi.shsmu.edu.cn/Pages/TeacherInformationView.aspx?uid=79a02549-d3c7-456b-930d-4c4ebebc6c81&from=s&pId=&tId=7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
https://www.6thhosp.com/Content/Doctor/14415(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招聘岗位及要求
全职博士后
1.基本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且年龄35周岁以下;
(2)具有国内重点院校(211/985/双一流/知名医学院)或取得国外一流大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相关前沿学科博士学位;
(3)具有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进站前三年内以第一作者排位第一身份至少发表一篇5分SCI论著(综述不计)。具体进站要求按照《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2023年版)》(沪六院内科字〔2023〕第23号)执行。
2.待遇
(1)医院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不低于26万元/年),提供博士后期间住房,出站另有绩效奖励(6-18万元不等),具体面议;
(2)协助申请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年薪41万起)、国家资助A档计划(年薪56万起),国家资助A档计划(年薪44万起),国家资助C档计划(年薪38万起)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按单位规定给予奖励;
(3)按照国家和上海市政策提供各类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协助办理上海市户口;
(4)课题组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骨科学系长期合作,将支持有志联合培养者出国深造并在归国后申请国家及省市各类人才项目,助力个人职业发展。
3.工作内容和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在课题组长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并发表高水平SCI论文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协助课题组长指导研究生;
(3)协助课题组长申请科研项目,独立申请各级别科研基金;
(4)参与国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规划、定期会议和实施。
应聘材料及流程
(1)申请材料
1.中文或英文简历,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工作业绩以及联系方式;
2.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博士学位证书扫描件、代表作全文PDF等;
3.面试,需准备10分钟PPT汇报,内容涵盖个人背景、研究经历、专业技能,以及其他能突出候选人优势的重要信息。
(2)联系方式
1.此招聘长期有效,有意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457732853@qq.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材料代为保密,经初审合格者,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安排面试,期待您的加入!
2.工作地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