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一、医院介绍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84年,2011年评定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西部急救、医疗、康复、教学、科研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目前开放床位1097张。医院二期改扩建项目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300张,将于2025年开始逐步交付使用。现有职工2600余名,其中硕士、博士723名,博士后6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8名。创建了省级重点学科2个,已建成5大急救中心。
2023年10月,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开展消化系统学科群合作共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分中心深圳站”落户宝医。
2024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签署学科帮扶协议,宝安区人民医院挂牌“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医院”。
医院拥有3.0TMRI3台,256排螺旋CT1台,64排螺旋CT2台,直线加速器1台,DSA2台,高档四维彩超仪多台,可实现术中CT导航的O型臂系统1套,骨科手术机器人1套,神经外科及骨科手术导航系统1套,全自动生化流水线等多种高端大型先进医疗设备。
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1998年被评定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15年建立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8年成为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4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学三方共建,为中国科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深圳先进院已重点布局医学成像设备与科学仪器、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集成电路材料与封装三大主攻方向,和脑机接口与智能系统、脑解析与灵长类模型、医疗器械与医疗装备、智能医药与健康数据、先进材料与碳中和等五大新兴方向。
牵头新建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参与共建集成电路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脑认知与类脑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牵头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参与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建设;牵头建设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三大基础研究机构,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牵头建设深圳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光明科学城并投入使用。
19年来,深圳先进院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产业、人才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一大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累计承担各类经费超250亿元,发表论文超2万篇,申请专利1.6万件,其中PCT专利3千余件,转化率达27.5%;与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体团队260支,合作金额超17亿元,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难题,获得了国内外各界认可,展现了新型科研机构的特色与活力。
三、博士后岗位招聘方向
神经科学或神经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后1名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1.核心研究方向
机制探索:基于2015年《自然》揭示的脑淋巴系统理论,结合动物模型(如AD小鼠颈淋巴功能障碍研究),明确LVA手术对脑内AB/Tau蛋白清除、神经炎症调控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技术优化:改良超显微吻合技术(如淋巴管-静脉吻合精度提升),建立手术适应症评估体系及术后康复方案。
临床验证:联合国内已开展LVA的中心,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估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2.创新性突破点
-填补“脑-颈淋巴循环”在AD病理中的机制空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新靶点。
-推动LVA从经验性治疗向循证医学转化,制定中国主导的AD外科诊疗指南。
五、博士后支持政策
进站博士后每人给予20万的博士后启动基金;博士后科研立项、论文等学术成果奖励及科研配套与本院在职职工等同,市级科研立项按下拨经费1:1匹配经费,省级及以上科研立项下拨经费按1:2匹配科研经费、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形式审查者即可以获得1万元的科研绩效奖励并享受科研假等等优惠政策。
六、相关待遇
1、享受在编职工的福利待遇,享受上级生活补贴;
2、提供单间宿舍(免租金);
3、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享受上级的科研资助;
4、博士后在站期间表现优秀者,出站后可根据我院的岗位需求考虑留院聘用。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老师**(微信同号)
❖邮箱:szbyHR@baoan.gov.c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井二路118号
☎邮编:518101
招满为止,有意请电话咨询,具体招聘时间以官网公告为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