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501-2000人 学校(小/中学+中/大专+大学)

4人

 73

2025.3.11-2025.3.17

已结束

中药质量分析研究岗、中药新药研发岗、中药药理研究岗
全职,社招,应届生
博士起
招聘要求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属事业单位2025年上半年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因工作需要,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公开招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单位基本情况

二、招聘对象、范围及基本条件

(一)招聘对象和范围

202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其中,202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当于2025731日前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其他人员应当在面试资格审查截止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有关证书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或不得聘用,责任由应聘人员承担。

招考对象为“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是指截止2025311日(报名第一日),累计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已满两周年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把握详见附件《报考须知》。

(二)招聘条件

1.应聘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身体健康,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具备本公告具体招聘岗位要求的条件和资格(详见《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

2.其他条件:

招聘岗位要求了职业(执业)资格条件,相关职业(执业)资格应是社会公众可取得且国家未清理废止或者暂停的,职业(执业)资格考试合格但尚未取得资格证书人员可以报考。

3.不得报考情形:

(1)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人员;

(2)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3)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

(4)尚未解除党纪、政务处分或正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的人员;

(5)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签署备忘录明确的失信情形人员,其他政策法规明确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失信人员。

(6)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人员;

(7)尚处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最低服务期和试用期内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

(8)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三、招聘名额见职位信息栏

共计招聘36名。

具体岗位和条件见《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

四、报名

本次招聘实行网络报名,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报名时间为202531110003171800

应聘人员报名时应签署诚信承诺书,承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并承担不实承诺责任。

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网上报名

1.填报信息。应聘人员登录报名网站,查阅公告,了解基本政策和要求,选择与自己条件相符的招聘岗位,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证有关信息进行报名,并且只能选择报名系统中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如实、准确、完整填写《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考信息表》(以下简称《报考信息表》)的各项内容。

2.上传照片。应聘人员须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在《报考信息表》上传照片处下载)进行照片处理,并按网络提示上传照片。报名照片将用于准考证、考场座次表等,请上传时慎重选用。

(二)资格初审

应聘人员请在2025311100031818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如对资格初审结果有异议,可咨询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如因信息填报错误而未通过审核的,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考生应慎重选择报考单位及岗位,资格审查通过后,不得更改报考单位及岗位。

(三)网上缴费

资格初审合格后,应聘人员应于202531918:00前完成网上缴费(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规〔2023473号规定笔试1科缴费50元)。未在规定时间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符合申请办理减免考务费用的应聘人员,参照附件《报考须知》进行办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减免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考务费减免。

(四)岗位调整

实际报名人数与拟招聘岗位名额之比未达到本公告规定的笔试开考比例的,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调减该岗位招聘名额或取消该招聘岗位,调减招聘名额后,该岗位报考人数与调减后的招聘名额之比应达到该岗位规定的开考比例。

调减或取消的情况,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32516:00前在招聘公告发布网站向社会公布。

取消岗位的,所缴费用按照原支付路径退回。

(五)打印报名表、准考证

报名资格初审合格并缴费成功(含减免费用)的应聘人员,应于2025415090041824:00登录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打印本人准考证(保证字迹、照片清晰)、《报考信息表》二份(供面试资格审查时使用)。

考试当天,应聘人员须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按准考证指定的时间和考场参加考试。

逾期未打印准考证以及相关证件不符合规定要求而影响考试的,责任由应聘人员自负。

(六)提醒

资格审查工作由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贯穿招聘全过程。网络报名成功不代表应聘人员最终资格审查合格。在任何时候、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有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弄虚作假、违反回避制度等,取消考试、聘用资格,所产生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本人承担。

五、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考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50%+面试成绩×50%

(一)笔试

1.笔试科目

一般事业单位岗位公共科目笔试为《公共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测试》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公共笔试科目为《卫生公共基础》(含中医)或《卫生公共基础》(不含中医),卷面满分100分。

笔试总成绩按以下原则计算:

笔试总成绩=(《公共基础知识》×50%+《综合能力测试》×50%)或《卫生公共基础》(含中医)或《卫生公共基础》(不含中医)+政策性加分

2.考试大纲

1)公共科目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内容详见202428日发布的《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考试大纲》。

2)《卫生公共基础》(含中医)或《卫生公共基础》(不含中医))的考试内容详见2014422日印发的《四川省省属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笔试大纲(试行)》。

3)请登录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政策法规”条目查阅或下载考试大纲。

3.笔试开考比例

笔试开考比例为有效报考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招聘人数之比不低于31

4.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为2025420日(一般事业单位岗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5.笔试原始成绩查询

公共科目笔试原始成绩于2025520日左右分别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公布。

对公共科目笔试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录报名网站申请核查,逾期不再受理,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

此次笔试将设置笔试成绩合格分数线。合格分数线为此次参加省属事业单位公招考试相同科目所有参考人员有效笔试成绩的平均分*100%。应聘人员笔试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低于合格分数线的不能进入下一环节。省属的笔试成绩平均分将于520日左右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适时公布。

6.政策性加分

符合加分条件的应聘人员,应于2025523日前在工作时间将以下材料交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公招办张冬梅同志(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太升南路155号蜀运大厦202011办公室,联系电话**,以便审查。

具体加分条件、提交资料详见附件《报考须知》。

7.公布面试入围人员名单

按照确定的面试人员比例和有关规定,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的人员名单。面试入围人员笔试总成绩及岗位排名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于2025528日前在招聘公告发布网站公布。

(二)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进行。笔试有违规违纪情况或有缺考、零分科目的人员,不得进入资格审查。进入资格审查人数达不到面试规定比例的岗位,该岗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全部进入面试资格审查。

面试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及人员名单于2025528日前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在招聘公告发布网站公布,不再另行通知,请应聘人员注意查阅。

应聘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相关手续见附件《报考须知》。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报考者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资格审查不合格或报考者自动放弃出现的缺额,在报考同一岗位的报考者中,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确定递补人员。递补人员,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应聘人员在《报考信息表》上所留联系电话直接通知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资格审查。

通过面试资格审查的面试人员,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给面试通知书。

(三)面试

经资格审查合格的应聘人员,凭面试通知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面试。面试的时间及地点详见面试通知书。

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75分,面试成绩低于该分数线,不得进入公招下一环节。

未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到面试考场候考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由此出现的面试名额空缺不再递补面试人选。如因面试入围资格审查或缺考出现空缺而造成实际参加面试人数与招聘人数之比低于规定的面试入围比例时,面试正常进行。

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四)公布体检人员名单

面试工作结束后,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于面试后3个工作日内在招聘公告发布网站公布面试人员的考试总成绩(含笔试成绩、加分、面试成绩、总成绩及排名),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环节的人员(含通过面试资格审查,但未参加面试的人员,并在面试成绩栏注明“缺考”)。

六、体检、考察及公示

(一)体检

各招聘岗位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体检人员。考试总成绩相同的,政策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的人员确定为体检人选,其他应聘人员依次按学历层次、面试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体检人员;若以上要素均相同,则加试面试,以加试成绩高者优先。

体检在指定的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人员名单及体检时间、集合地点随面试人员考试总成绩公布。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如有残疾应聘人员进入体检环节,以是否能正常履职作为参考标准。其中,乙肝检测项目按国家人社部、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的要求执行。

按照我省有关规定,对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免收体检费。具体减免程序详见报考须知。

除按规定应当场或当天复检并确认体检结果的项目外,招聘单位或体检人员对体检结论有异议的,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检申请。复检只进行1次,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指定到除原体检医院以外的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

某岗位因体检人员弃权或体检不合格而出现的空额,按照体检人员的确定规则依次等额递补体检人员。如该岗位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员体检均不合格或无人可递补,不再递补。

(二)考察

考察由主管部门会同招聘单位组织开展,由2名以上在编正式工作人员组成考察组,对拟聘人员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修养、能力素质、遵纪守法、日常学习工作、是否需要回避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考察组应查阅考生的干部(人事)档案,查询个人诚信记录、违法犯罪记录,审核拟聘人员提供的报名材料及其他有关材料是否属实,并采取实地考察、延伸考察、官方网站查询等方式进行查证,对其与报考相关的人事档案等材料的真实有效性和报考资格进行核实。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应据实作出考察情况说明和考察结论,并将有关情况提交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作为确定拟聘人选的重要依据。考察结论不合格的,应当向考生说明相关理由。

考察中取消报考资格以及通过考察的应聘人员在公示前自动放弃出现的空额,按照体检人员的确定规则依次等额递补,如该岗位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员综合考察均不合格或无人可递补,不再递补。

(三)公示

考试、体检、考察合格者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并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

公示内容包括拟审核确认人员的姓名、准考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学历学位、专业、考试总成绩、岗位排名等,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和举报。

拟聘人员名单公示后,因故出现的缺额不再递补。

七、办理聘用手续

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信息经核实不影响聘用的应聘人员,由招聘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备案(核准),及时通知应聘人员在规定时间报到,签订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合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取消其拟聘(聘用)人员资格。

八、纪律与监督

本次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川人社规〔20243号)等规定,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严禁徇私舞弊,若有违反规定或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并对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九、其他

1.公招过程中如有调整、补充等事项,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上公告。因应聘人员不主动、不按要求登录相关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导致本人未能按要求参加笔试、面试、体检、考察、递补、聘用的,责任由应聘人员自负。

2.请应聘人员确保联系方式正确、畅通。因无法与应聘人员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负。

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不举办、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4.本公告由招聘单位及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招聘岗位的资格条件,由招聘单位及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十、有关咨询、监督电话

1.报名条件及政策咨询电话:

四川省中医管理局人事教育处:**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公招办(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网站技术咨询电话(主要解决报名网站技术问题):

****(省人事考试中心)

3.公共科目笔试考务咨询电话:

**(省人事考试中心)

4.纪律监督电话: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机关纪委:**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纪检审计办公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纪委办公室:**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纪检审计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纪委审计办公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纪检审计办公室:**

1: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

2:报考须知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537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公立医院招聘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下载预览
  • 、报考须知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公立报名重点
    规培、职称、证书、教育/工作/实习经历等
    去完善简历  免费制作附件简历 
    职位信息(点图片可放大)
    联系方式
  • 组织人事部去报名  看微信免费
  • 028****3428  免费看电话
  • www.sacms.com.cn/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51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集中医药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临床医疗、产业推进、高端智库服务于一体,是四川实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动中医药强省的科技力量省级队,国内建院最早、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中医药综合性科研机构。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的前身是,包括国药研究在内的原国民政府工商部中央工业实验所,1930年在南京水西门成立。1937年11月,抗战烽火中内迁重庆,更名为重庆工业试验所。1956年,更名为重庆科学实验所,1957年、1958年先后更名为西南中药研究所、四川省中药研究所。1958-196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中医中药研究所。1963-2006年,定名为四川省中药研究所,1987-1990年间,加挂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984年,成都中医药研究院成立,1985年更名为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为全国六大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由重庆搬迁至成都。2006年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和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合并,成立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2007年,更名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全院设置党政办等8个职能处室、中医药临床基础与文献信息研究所等7个业务所(中心),下属独立核算的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三个法人单位。代管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药创制专委会、四川省药理学会等学术团体和《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建有四川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西南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申报中医药硕士授位点3个。
    全院现有干部职工172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4人,天府青城、峨眉计划专家9人,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5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2人,四川省名中医3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7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首席专家2人、领军人才7人,四川省卫健委突出贡献专家3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4人。
    突出科研链条化,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中医药科研重点平台,推进大批国家和省级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面世,连年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研制青蒿片、免疫抑制剂火把花根片川射干总黄酮及其制剂咽喉康胶囊、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藏药然降多吉胶囊等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中药60余个,其中毒素中药热毒平胶囊、川产紫杉醇原料药及其注射液是国内首个抗内新药,风湿平胶囊(昆仙胶囊)获得“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奖。主持四川省第三次、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探明四川中药资源数量9035种,川产道地药材86种,数量居全国第一。建成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四川基地与四川广安基地,建立四川省级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技术服务中心和动态监测站,构建省级中药材溯源体系、种植规范化体系、标准化体系。跨区域、省际推动成果转化,加强院企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分院,加大科研链条化、系列化、品牌化集成,推动内江、乌蒙山等地产业化转化。推进国际合作,提升川派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以“三名”建设,推动科研型医院打造,两家“三甲”医院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7个。
    站在新发展新起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中医药强省战略推进的新部署,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抓改革、强团队、建智库,实施“十四五”战略,瞄准“一年夯基、两年见效、三年提质、四年跨越”“四步走”目标,推进“三年攻坚行动”,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积极贡献科学院力量!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科技产业综合管理岗、中药制剂开发岗、中药质量研究岗、临床基础研究岗、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岗、中药资源与栽培岗、菌类药材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岗、菌类药材活性物质基础及药理药效研究岗、菌类药材活性物质及中药创新制剂研究岗、菌类药材育种与栽培岗、公共服务岗、中药新药研发岗、新药模型研发岗
    硕士起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5.4.21-2025.5.6
  • 编辑岗
    硕士起 全职 社招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12.16-2024.12.20
  • 关于2024年公开考核招聘工作人员拟聘人员公示
    公示

    发布时间:2024.11.29
  • 四川公立医院招聘

    四川民营医院招聘

    成都政府就业补贴

  • 成都热门招聘单位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免费发布招聘  免费发简历  登录/注册 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