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附属医院

2001-5000人 公立医院+附属医院 (三甲)

25人

 413

2024.6.13-2024.6.19

已结束

胃肠外科负责人、结直肠肿瘤外科负责人、脾胃病科(胃肠病)医师、胃肠外科医师、乳腺科医师、急诊科医师、影像科医师、实验中心科研人员、心血管病研究所科研人员、肿瘤研究所科研人员、妇科病研究所科研人员、针灸康复研究所科研人员、医学研究中心实验技术人员、组织人事部干事、麻醉科(日间手术室)医师、人工关节与髋关节科医师、医技科超声医师、心血管科(冠心病)医师、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
全职,社招
本科起
招聘要求

202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才引进公告

为打造大师平台、名医摇篮、百姓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持续推动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奋力筑就中医高峰,至今涌现了以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医大家,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依托医院、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单位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中医医院前列。

因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招聘25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见职位信息栏)

具有国家承认学历、学位的社会工作人员。

二、招聘基本条件

(一)报考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招聘公告要求的其他条件,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或者技能条件。(详见招聘岗位信息表)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名参加招聘

1.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报名

(一)报名时间。

20240613日至20240619

(二)报名方式。

采用网络报名。应聘人员请登录我院人才招聘专栏https://www.gztcm.com.cn/rczp/,进入应聘简历系统注册账号、填写个人简历,并申请人才引进岗位。

(三)注意事项。

报名时,请务必在个人简历其他说明(自我评价)栏注明所应聘的岗位名称及代码(按附件岗位表填写);请务必在个人简历的附件栏上传身份证,各级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四)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医院组织资格审查小组根据实际报名人数与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符合岗位条件的人员将通知考核。在招聘各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或发现提供的材料、信息不真实的,将取消应聘人员的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应聘人员须对所提供信息、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四、考核

医院对符合报名条件的应聘人员组织面试考核工作,对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体检

体检项目和标准按照招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进入考察程序。考察工作按照招聘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七、公示和聘用

经考核、体检、考察后确定拟聘用人选。拟聘人员名单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企事业单位调配人员申办系统网站(https://ggfw.hrss.gd.gov.cn/rydpo/)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户网站(https://www.gztcm.com.cn/)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八、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倪老师,**吴老师,**李老师(办公时间:工作日8:00-12:00,下午14:30-17:3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岗位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611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微信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附件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岗位表下载预览
  • 所有附件发我邮箱
    53222521523@qq.com发送
    职位信息(点图片可放大)
    联系方式
  • 人事处 倪老师、吴老师、李老师自己报名 代报名  看微信免费
  • 020****1831 020****1665 020****1414  免费看电话
  • www.gztcm.com.cn/gztcm/gzb.html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有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拥有中医妇科学、伤寒论、温病学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临床经典、中医肿瘤学等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拥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最多的临床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及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单位,另有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单位3个。

    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理念,注重各级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目前医院已有研究平台包括临床研究方向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广东中医临床研究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已建成生物样本库,伦理委员会通过SIDCER-FERCAP和CAP认证。基础研究方向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二级实验室2个、教育部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服务工程实验室、广州市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重点实验室和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以及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建院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5项,其中“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第2完成单位)四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大辞典》(第2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与应用”、“中医<脾-线粒体相关>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晚期肺癌中医综合治疗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三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在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岭南邓氏中医诊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岭南火针疗法、岭南罗氏妇科诊法等2个项目成为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和广东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训基地,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以“把我院打造成为既是群众就医场所,又是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为目标,形成了我院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大核心体系。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以“精诚”文化引领,不断深化“以民为本、厚德重生、精勤不倦、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将“精于术、诚于品”作为每位员工的职业追求,聚力打造“大师平台、名医摇篮、百姓医院”,努力建设百姓满意医院。医院每年在媒体上刊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等宣传报道达500多篇次,现为中国中医药报社驻广东记者站的挂靠单位。

    我们将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宗旨,以“传承创新,精诚至善”为训,大力倡导“患者至上,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风范,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岭南中医药特色的大型现代化中医医院而不懈努力。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2024年护理岗位招聘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第三批)
    公示

    发布时间:2024.9.23
  • 影像医师
    硕士起 全职 社招 应届生

    已结束 报名时间:2024.9.20-2024.9.27
  • 2024年中医住院医师(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第三批)
    公示

    发布时间:2024.9.10
  • 广东公立医院招聘

    广东民营医院招聘

    广州政府就业补贴

  •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